小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

2017-02-24 21:36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阮立萍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班语言表达水果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阮立萍

小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阮立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本文试图以小班幼儿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班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一、小班幼儿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象

现象一:重视教师的教,弱化幼儿的学。

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传统小班幼儿的语言教学中,通常会出现有的幼儿不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问题;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想回答教师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可是请他回答时又答非所问。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教师关注是否能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而如何让幼儿愿意开口说、如何让他们言之有物通常会被教师们忽视。

现象二:重视内容学习,弱化语言运用。

在小班幼儿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常会留于口头上的说,觉得小班幼儿语言活动的可操作性不强,基于此,很多教师在活动中会给幼儿提供一些平面的图片让幼儿说,其实,这只是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故事或诗歌内容罢了,对幼儿语言的运用无益。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会说这幅图上的内容了,可是换张图又不会说了。

现象三:重视言语理解,弱化想象力培养。

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我们知道,小班幼儿的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传统的小班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大都使用实物或图片来帮助幼儿理解活动内容。长期这样的教学给幼儿造成的结果是缺乏丰富的想象力——有图片提供给幼儿时,他可能会说,没有东西提供给他时,他就不会说或是词汇贫乏,长此下去,对幼儿将来的阅读和写作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班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对当前小班幼儿语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梳理和分析,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语言发展的要求,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我们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班幼儿的语言教学中,给小班幼儿的语言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它焕发新生机。笔者试以“水果宝宝去旅行”这一小班语言活动为例,阐述多媒体技术在小班幼儿语言教学中运用。

㈠运用多媒体音效,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小班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

小班幼儿年龄小,有效注意维持的时间较短,如何让小班幼儿维持较长的注意力呢?多媒体技术凭借生动形象性、趣味性强很快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传统幼儿语言教学中使用的图片是静止无声的,而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不仅有色彩艳丽的图片,还有优美动听的音乐、活灵活现的动画,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小班幼儿的感官,牢牢地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

1.火车音效,为小班幼儿营造语言学习的氛围。

“水果宝宝去旅行”在PPT课件的制作上,教师一开始插入火车的鸣笛声,通过播放火车音效,不仅为幼儿营造了游戏的氛围,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而且也为接下来的旅行做铺垫,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旅行的意思。

2.成功提示音,让小班幼儿获得语言表达的成就感。

在验证幼儿说的短句“××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表达是否准确环节,教师设计了成功与失败的不同提示音:当幼儿表达准确,声音响亮时,就可以请幼儿上来点击下白板上的水果,这时的水果会发出掌声,表示回答正确;当幼儿表达不完整或声音很小时,幼儿点击白板上的水果,水果就会发出失望的声音,提示幼儿要重新讲或请他人帮忙。当听到成功的提示音时,幼儿们就会更积极地思考,踊跃地发言,表现出了想说、喜欢说的愿望;虽然有时也会有失败,但幼儿并没有气馁,在大家的帮助下马上就能正确表达了。

㈡运用图片工具,增加活动的神秘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

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帮助幼儿连接个人的经验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愿望,他们可以不断获得学习的快乐,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在“水果宝宝去旅行”这一活动中,为了调动幼儿关于水果的已有经验,教师结合多媒体技术设计了猜水果的游戏环节。先将要用的水果图片找出,然后运用图片工具中的“颜色”选项,在颜色选项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水果的阴影效果。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将水果影子设计成了灰色,因为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设计地太花俏反而会干扰幼儿。隐身的水果让幼儿觉得很神秘,感觉像玩捉迷藏,不仅让幼儿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而且激发了幼儿探索表达的欲望。虽然水果宝宝们都隐身了,但这并没有难倒幼儿,看着水果宝宝的影子,幼儿的积极性就来了,都想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水果。找到水果宝宝后,就请幼儿点击水果影子让水果现身,幼儿可开心了。这个设计满足了幼儿“猜”与“找”乐趣的同时,调动了幼儿对水果外形的认知,并用丰富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如当出示香蕉的影子时,幼儿能说出这是香蕉。你怎么知道这是香蕉呢?因为香蕉是弯弯的,像小船,像月亮……伴随着问题的回答,幼儿们的词汇也丰富起来。

㈢合理使用动画效果,实现人机互动,提高小班幼儿语言教学的可操作性。

我们知道活泼好动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具体形象是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小班幼儿对事物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知的,思维依靠行动进行。因此在小班幼儿的语言教学中,不仅要让幼儿有活动的主动性,而且要让活动有可操作性。

1.动画设计“移位”效果

“水果宝宝去旅行”的课件设计,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效果。教师事先设计好多张图片的叠加,安排每张图片出现的先后顺序,计算图片出现的时间间隔,操作时只需点击图片就能完成水果的“移位”。这一功能的使用让幼儿完成了对“××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句式的学习。当幼儿能够用所学短句将水果宝宝请上火车,教师就邀请他来点击水果,幼儿只需轻轻地点击下白板上的水果,该水果就能跑到火车上。这种幼儿与多媒体的互动,建构了小班幼儿通向语言学习的桥梁,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整个活动,幼儿始终保持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语言活动的目标。

2.用连续动画图谱巩固语言学习

“水果宝宝去旅行”活动最后环节,教师设计了一列循环跑动的火车,这就好比一张动态的图谱:随着火车的跑动,会出现不同的水果,幼儿可以根据画面的提示自己进行句式的练习,实现语言学习的巩固。

动画效果的使用使得小班幼儿语言教学的可操作性变强。动画效果用在集体教学中的个别示范,或分组活动中的个人操作中都很方便。

㈣利用多媒体资源库,创编短句,实现小班幼儿语言学习的创造性。

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是积极互动的,也是富含语言表达机会的。多媒体技术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并且集图、文、音、像为一体,为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水果宝宝去旅行”活动的延伸环节,教师让幼儿对短句进行创编。由于小班幼儿还处于直觉行动思维,他们需要具体形象的实物来帮助其进行语言的表达,这时多媒体资源库就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资源库中找到不同时节不同地方的水果。有了资源库的帮助,幼儿的话茬顿时打开了,开动他们的小脑袋,想出了许多词汇,如红红的苹果、甜甜的樱桃、酸溜溜的柠檬等,此时幼儿创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被激发出来了。可见,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班幼儿的语言教学,是符合小班幼儿的需要的,能够极大地调动小班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小班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以它独特的魅力,运用到小班幼儿的教育教学中,为小班幼儿的语言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并且为小班幼儿练习语言表达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猜你喜欢
小班语言表达水果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