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探析

2017-02-24 21:36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常旭辉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7年9期
关键词:骨干幼儿教师课题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常旭辉

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探析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常旭辉

随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与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与提升策略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园作为公办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引领、帮扶着周围14所民办园。为激发教师的进取意识,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承担起公办园的社会责任,从2006年起我园就启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行动,教师们在个人发展规划中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现我园又成立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组,成为2015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在研究中,我们按照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对我园幼儿教师进行了划分:新手型教师(1~3年)、发展型教师(4~10年)、骨干型教师(10年以上),并努力挖掘幼儿教师“专业”的内涵,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不同特征,有的放矢地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一、新手型教师特点与专业成长提升策略

新手型教师们年轻、有活力,但因缺乏经验,不能独立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针对新手型教师特点,我们不仅要让她们尽快地掌握基本的保教工作技能和方法,还要让她们尽快融入团队,在工作中端正心态,脚踏实地的面对未来。

㈠加强职前专业培训

专业培训是促进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主要包括幼儿园园外培训和园本培训。园外培训主要是通过教育培训、交流、专家讲座等形式,使新教师了解幼儿教育的动向和最新理论,开拓其视野,提高教学认识。园本培训是就职的幼儿园专为新教师度过入门关而进行的各种培训和指导,如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导》等等。

㈡上好上岗课

为了提高新教师在半日活动各个环节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让新教师在实践中尽快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我们在新教师入职一个月后让其上一堂精心准备的上岗课,通过上岗课来检验和提升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㈢钻研教材 写好详尽教学方案

新教师面对孩子要想有事可做,就必须深入的钻研教材,领会教学目的,掌握教学方法,然后参照教材备出详细的教案。在熟悉了教学内容之后,新教师要尝试自己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不能一味依赖教材、网络资源或他人。

㈣师徒结对传帮带

师徒结对是帮助新教师成长最实际、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幼儿园要根据新教师的特点,为新手型教师选择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一对一、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我们在“师徒结对”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中还发现,新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专业师傅的细致传与带,同时需要多方面的帮助。如,面对班主任、教研组、年级组等不同教师,多进行交流、学习,可以从中寻找到更多的成长助力。

㈤经常进行总结反思

对于新教师,我们经常会鼓励他们自我总结分析,把自己的教学感受、思考以及教学方法上遇到的问题、失误等都记录下来,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回顾、梳理和反思,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请教,以此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发展型教师特点与专业成长提升策略

发展型教师在经历了3年的工作实践后,对幼儿园保教工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能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组织与实施活动。然而,发展型教师的经验总结和教学反思还不够成熟、全面。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让发展型教师扎根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鼓励她们大胆开展教学研究,在自己的领域内积极创新,形成自己专业优势和教学特色。

㈠根据自身优势和特长制定发展规划。

根据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成长制定一个既有长远目标又有现实目标的规划,包括自己的发展优势分析、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及方法、专业化发展评价与核验等。发展型教师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以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园内的设备明确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

㈡经常参与竞赛课,不断提升自己。

竞赛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面对发展型教师的实际需求,园里鼓励她们积极承担各级各类比赛、展示、观摩以及交流活动,期望通过不断的历练帮助发展型教师在竞赛模式中、在适度压力中,寻找到自我提升的途径以及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

㈢构建学习共同体,在交流探讨中提升。

发展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自己的见解,园里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就可以组建发展型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共同学习、研讨为形式,组织发展型教师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从而促进整体成长。

㈣虚心求教,加强沟通与合作。

发展型教师需克服只埋头苦干的障碍,努力与幼儿、同事、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加强沟通与合作,特别是与同事的沟通与合作,当遇到教学困惑时,要善于向同事求教。

㈤参加各种外出培训活动。

全方位地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还要“走出去”不断的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幼儿园就应该努力创造机会为发展型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如组织他们外出听专家讲座、参观培训等。

三、骨干型教师特点与专业成长提升策略

通过多年的工作历练,骨干型教师已经积蓄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这部分教师也因工作年限较长,形成思维定势,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针对骨干型教师特点,我们不仅要为这批教师搭建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让她们在通过“传、帮、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而且更要重新认识和认同自我,实现从教师到教育专家的转变。

㈠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

骨干型教师的专业能力略高于发展型教师,在一日活动的组织与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骨干型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

㈡专家引领

骨干型教师已经具有熟练的技能和相对完善的专业知识,需要的是更加专业的引导和支持。因此,针对骨干型教师应该多参加国家级的培训活动,寻求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专家引领,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并深刻地认识儿童观、师幼关系、课程观等。

㈢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从事课题研究有着引领和带动的推波助澜作用。骨干型教师通过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促使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我园在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基础上,根据探讨的问题和开展的特色活动申报了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并立项,成立了课题小组。骨干教师在几年的课题研究中,从学习科研的基本理论,到研究方案的实施,再到撰写研究报告,直至最后的结题验收等,都让骨干型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总之,通过“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的开展,我们不仅寻找到一些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也在这些策略的实施中使幼儿园品牌和内涵得到了发展。因此,期望我们的这一课题研究在促进不同发展阶段教师自身不断提高的同时,能为孩子们幸福快乐的童年和一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资料

[1]李丽,陆军,殷世东.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6(4):20-24

[2]徐途琼,刘歆,黄利飞等.分层园本研修构建幼儿教师团队的实践研究[J].儿童与健康,2014(07-08):16-19

猜你喜欢
骨干幼儿教师课题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骨干风采展示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
我军第一支航空兵骨干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