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故事教学策略塑造幼儿鲜活个性

2017-02-24 21:36甘肃省玉门市第二幼儿园于海颖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班内容幼儿

甘肃省玉门市第二幼儿园 于海颖

巧用故事教学策略塑造幼儿鲜活个性

甘肃省玉门市第二幼儿园 于海颖

幼儿语言领域中的故事教学是以鲜活的角色形象来反映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是幼儿发展语言交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幼儿表达情绪、体验情感、塑造个性的重要手段。幼儿在语言故事活动中受到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将直接影响幼儿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要用有效的语言故事教学策略达到语言教学的目标要求。

一、故事教学选材要适合幼儿语言认知特点

大、中、小班幼儿年龄不同,语言认知水平不同,幼儿的情绪、情感调节能力不同,语言故事活动目标的制定难易度不同,所以故事教学方法方式也相应有所不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小班幼儿认知水平有限,语言表达不完整,关注事物表面的、浅显的、感性的特征。教师需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所以小班语言故事教学要直观、简洁、温馨有趣,以轻松快乐的游戏为主;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对周围事物有积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与多种形式的表演、表现活动,在语言故事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利用多种学习方式,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语言环境,特别是提供幼儿仿编学习的机会,激发幼儿自主表达的愿望;大班幼儿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活动中表现为更爱说话,感情逐渐丰富,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喜欢各类自由活动,能创造性地使用所学到的语言。因此,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调动大班幼儿各种感官,提供交流与表达的机会。

语言故事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故事文本,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多。有的内容涉及到深奥的科学知识,如故事《月亮船》《小鼹鼠找食物》;有的涉及到生活品德教育,如《会爆炸的苹果》《狐假虎威》;有的涉及到生活健康常识,如故事《勇敢的小黄狗》;有的涉及到礼仪礼貌教育,如故事《小熊让路》《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有的涉及到幼儿内心情感教育,如故事《逃家小兔》《快乐是什么》等等。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题材相当于一个个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场景,从各个方面启迪、教育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不同题材的故事文本,指明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方向。

二、故事教学环节巧设置使教学活动高效化

语言故事教学活动进行得能否有趣有味,能否吸引幼儿表达情绪、情感和愿望,这必须就应突破以往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就要融入教师灵巧的设计智慧。教师围绕语言活动目标,抓住切入点,突破重点,解决疑难、揭示深意,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体现教学环节的高效化,切忌环节走形式。这样一来,再长、再单调的故事,教师也能生动有趣的和小朋友互动交流,轻松快乐的学习。如大班语言故事《月亮船》,教师巧妙的通过引导幼儿画面猜想,进入故事内容,围绕故事重点“蒲公英说: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世界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峰,那儿有最大的广场,那儿有最长的城墙”——在故事情节的吸引下描绘祖国河山的若干亮点,引导幼儿将知识传授变为艺术感受,拓展幼儿知识视野,发展幼儿思维能力,进而解决疑难“蒲公英的家叫中国”;再如中班语言故事《北风和太阳》,教师从一开始和幼儿玩北风与太阳的游戏,通过游戏幼儿知道,北风爷爷会让人很冷,人们要穿上衣服,太阳公公让人很热,人们得脱掉衣服,减化了故事的难点。再通过欣赏动画、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小朋友很快就理解了故事内容,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幼儿充分进行交流,探讨北风和太阳的其他长处,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三、故事教学要营造情境和氛围,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幼儿园故事教学总体目标中指出:在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不仅要学习重点语句的完整表达,还要进行语言创编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拓展能力,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围绕故事的生活化特点,做好幼儿“说”的镜子和向导,对幼儿的语言表达给予及时地关注、支持和认可,营造亲和的语言交流氛围,创设幼儿想说、敢说的环境。如小班语言故事《小熊的哈欠》,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活动设计上巧妙递进。前半部分教师精心营造温馨小床画面,通过幼儿简洁直观地观察图画,语言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主要内容,后半部分通过色彩鲜明的温馨小床背景,一一出示小动物,引导幼儿口语创编:小熊的哈欠,飞到了×××家,×××睡着了,这样,既知道了故事本身内容,也潜移默化的创编了内容,尝试了说话练习;再如小班语言故事《唱歌比赛》,教师根据故事内容,设计轻松有趣的唱歌比赛和情景剧手偶表演,降低了幼儿学习故事内容的难度,让幼儿在当好观众的同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词汇:“轻、响、慢、快”的实际意义,理解故事内容。课堂上静动结合,教师和幼儿和谐互动,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使整堂课轻松而愉快。如大班语言故事《小鼹鼠找食物》,教师能围绕小鼹鼠找食物这条路线图,引领幼儿展开小动物之间的语言对话和大胆猜想,从而知道小动物准备过冬的不同方式。不仅很快的揭示了故事内容,还在此基础上默默地进行了内容的拓展延伸,而且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故事教学中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幼儿语言故事教学中教师也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以幼儿为主体,变教授为引导。一是注重有效的提问,并要有层次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避免无效提问和集体应答的虚假问题;二是教师有效倾听并回应,促进幼儿进一步猜想;三是教师有效引导,引导幼儿在语言生成的基础上表达情绪情感;四是教师要要根据幼儿交流的具体情况给予真诚的评价,还可以将评价“让权”给幼儿,起到发展和激励作用。

五、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幼儿兴趣

如何将故事内容化难为简,直观、简洁、有趣地呈现给幼儿,需要教师用心挖掘故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讲故事,音乐情景渲染,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充分营造故事情境氛围,还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和肢体动作充分感受故事情节和角色动态。如大班语言故事《快乐是什么》,教师引导幼儿逐图理解故事内容时,在欣赏小老鼠和妈妈看樱花雨的图画时,让幼儿真实体验感受漫天花瓣飘落时的欣喜;在欣赏小老鼠和妈妈荡秋千图画时,老师准备荡秋千场景音乐,让孩子们陶醉在荡秋千的轻松与愉悦中,感受小老鼠的快乐时光;在欣赏小老鼠和妈妈看夕阳落下图画时,老师和小朋友身体紧紧挨在一起看夕阳,体会温暖的时光和亲情的快乐等等,每个环节都以幼儿的亲身体会为铺垫,感受“快乐到底是什么”。小班语言故事《巴掌树》通过引导幼儿模仿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以及跳起来伸手摸树叶的动作,和小树叶握握手,把小朋友爱护树叶、保护环境的教育无声的融入到故事的引导和情境中,将教学知识点无声的融入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再如中班语言故事《小熊让路》中,通过幼儿参与角色对话表演,理解和感受故事中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和动作体验,让幼儿通过故事表演知道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谦让,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六、巧妙取舍故事内容对幼儿进行正面的生活情感教育

有些语言故事内容太长,教师把过多的课堂时间消耗在理解故事内容上,忽视了故事主旨,教学活动显得沉重,教育意义肤浅。所以故事内容的理解上要有取有舍,突显重点,抓住故事主旨,最后达到对幼儿思想教育的升华和渗透。如中班语言故事《会爆炸的苹果》,故事内容多,老师不应把过多的时间消耗在理解内容上,应该把幼儿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应轻信谎言以免受骗上当,作为重点内容;还有小班语言绘本故事《我妈妈》也一样,故事内容长而抽象,教师就要把故事的重点放在情感内涵的教育上,如:“我不管她是魔术师还是园丁,不管她是好心的仙子,还是凶猛的野兽,不管她像猫咪一样温柔,还是像一个大超人……我爱她,她也爱我”。幼儿不难理解因为是我妈妈,所以我爱她,她也爱我。

人们常说“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抓住幼儿语言活动的点点滴滴,用心倾听、用心对话交流,定能在简单的故事中体味到特别的生活快乐和幸福,用自己的热情、自己的参与、自己的创新来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润泽孩子心灵,塑造一个个独一无二、个性鲜活的生命,真正达到语言故事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小班内容幼儿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主要内容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