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临床分析

2017-02-26 05:37李中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钝性胸骨结节性

李中华

河南汝南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汝南 463300

Ⅰ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临床分析

李中华

河南汝南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汝南 463300

目的 探讨Ⅰ型结节性甲状腺肿(不完全型坠入性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治体会。方法 选取2012-01—2016-04收治的16例Ⅰ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取低位“领口状”切口实施 “带状肌帘状开窗术”。其中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4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7例;一侧腺叶、峡部全切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5例。结果 本组1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1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低钙症状,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胸骨后甲状腺肿易压迫气管、食管和颈深部大静脉,故需手术治疗。Ⅰ型结节性甲状腺肿均可通过颈部低位“领口状”切口和“带状肌帘状开窗术”完成手术,不需劈开胸骨。应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探查情况,个体化选择术式。

坠入性;胸骨后甲状腺肿;诊治体会

病程长久,体积巨大的甲状腺肿,可向胸骨后延伸生长,形成胸骨后甲状腺肿,称为坠入性胸骨后甲状腺肿。由于易压迫气管、食管和颈深部大静脉而引起相关症状,故一旦确诊应及时实施手术治疗[1]。2012-01—2016-04,我们共手术治疗16例坠入性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患者中男5例,女11例;年龄25~70岁,平均46.3岁。病程2个月~15 a。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和喘鸣,其中6例伴有吞咽不畅及异物感。颈前均可扪及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的肿物,但不能触及肿物下缘。颈胸部气管正侧位片和CT检查提示甲状腺下极位于胸骨切迹下3.0 ~4.0 cm。以一侧腺叶为主11例,双侧5例。均有程度不等的气管移位及管腔狭窄。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探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依据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分型标准[2],本组患者均属于Ⅰ型结节性甲状腺肿(不完全型坠入性胸骨后甲状腺肿)。

1.2 手术方法 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取低位“领口状”切口,行 “带状肌帘状开窗术”[3]。(1)肩部垫高头向后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胸骨切迹上1横指取横弧形切口,两端达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皮肤后用电刀切开皮下和颈阔肌。分离并牵开皮瓣(下至胸骨上窝,上达甲状软骨)。(2)先后切开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的筋膜,钝性分开胸锁乳突肌与带状肌群。距胸锁关节上2 cm在两侧颈前浅静脉的远、近端各缝扎一针,针距2 cm。充分牵开胸锁乳突肌后,缝扎线间横断颈前带状肌群并在其深面钝性分离后牵开,完成带状肌帘状开窗术。此时整个甲状腺上部便显露在手术野内。在甲状腺内、外被膜间作钝性游离。(3)紧靠峡部上缘以超声刀横断椎体叶,并紧贴气管前壁切断峡部,显露气管前壁。(4)切断腺体较大侧的甲状腺悬韧带并向下牵引,紧贴甲状腺结扎、切断甲状腺上血管和中静脉,推开甲状腺外被膜,在胸骨后钝性游离并牵出坠入的甲状腺。直视下保护甲状旁腺并避开喉返神经[4],结扎、切断甲状腺下血管。(5)同法将对侧腺叶从胸骨后钝性游离并牵出。(6) 一侧胸骨后甲状腺肿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双侧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可根据具体病变行一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全切术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或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将切除的标本送快速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良性病变后,缝合切断的带状肌。放置“Y”引流管,逐层缝闭切口。1个月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服用甲状腺制剂及服用剂量。

2 结果

本组1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1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低钙症状,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

3 讨论

甲状腺肿体积的50%以上位于胸骨上缘以下,或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骨入口以下至少3 cm,称为胸骨后甲状腺肿,大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依据甲状腺下极深入胸骨后的位置并结合影像学表现,将胸骨后甲状腺肿分为三型。Ⅰ型为不完全型胸骨后甲状腺肿,Ⅱ型为完全型胸骨后甲状腺肿,Ⅲ型为胸内迷走性甲状腺肿[2]。前两型系因病程长久、体积巨大的甲状腺肿,向胸骨后延伸生长所致,故称为坠入性胸骨后甲状腺肿。其血液供应来自甲状腺上、下动脉,多呈膨胀性生长,很少与纵隔发生粘连;而Ⅲ型发生于迷走或异位甲状腺组织,于胸腔内开始生长,其血液供应来自胸内血管,故与纵隔关系密切[5]。其中以I型、Ⅱ型最常见,占98%以上,而Ⅲ型极少见。由于肿大的甲状腺首先压迫气管,造成气管移位及管腔狭窄,导致患者出现胸闷及呼吸困难。所以,胸骨后甲状腺肿一经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

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有颈部、颈-胸部及胸部三种入路。颈部入路手术创伤小、操作相对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对于很少与纵隔发生粘连的I型、Ⅱ型患者,绝大多数能够经颈部入路将甲状腺由胸廓入口牵拉至胸骨上切除。但对于Ⅲ型患者或体积大、下极位置过深,尤其是与纵隔有粘连的I、Ⅱ型患者,需通过颈-胸或开胸途径手术[6]。

本组16例患者均为Ⅰ型结节性甲状腺肿,我们采取颈部低位“领口状”切口行 “带状肌帘状开窗术”。通过术中仔细分离、上提胸骨后甲状腺组织,均顺利完成了手术。其主要特点为:(1)低位“领口状”切口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2)带状肌帘状开窗术,可充分显露颈部甲状腺的全貌,有利于手术操作和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7]。(3)术中先用超声刀切断峽部并显露气管前壁,有利于胸骨后甲状腺组织的分离及上提而且可减少术中出血。

注意事项:(1)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胸骨后甲状腺肿进行分型,以确定手术入路及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2)术中先切断甲状腺峡部,必要时先将颈部甲状腺内的巨大结节剥除,以获更大的手术操作空间,便于将甲状腺从胸骨后牵出。(3)整个分离过程应紧贴甲状腺被膜以手指轻柔钝性分离,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4)术前须与胸外医生进行沟通并作好劈开胸骨的准备。若术中在发现粘连明显难以分离或分离时有较严重的出血时,应果断请胸外医生劈开胸骨实施手术。

[1] 陈孝平,汪建平. 外科学 [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9-240.

[2] 薛新波,于愿.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6):368-370.

[3] 王庆兆.现代甲状腺外科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90-396.

[4] 刘长礼,孙伯承,罗琳荣.甲状腺手术显露与不显露喉返神经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40-231.

[5] 李胜龙,张好刚,佟柏峰,等.胸骨后甲状腺肿切除术102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9):692.

[6] 李杨,王亚军,海涛,等.腔镜辅助下经颈部胸骨后甲状腺肿切除1例报告[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10):804.

[7] 朱信强,张明,丁闯,等.颈前肌群胸骨端离断入路在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20(1):77-81.

(收稿 2016-11-28)

R653

B

1077-8991(2017)01-0013-02

猜你喜欢
钝性胸骨结节性
胸骨柄体脱位一例
显微再植术在手指钝性离断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板型胸骨固定系统与爪型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手术中胸骨固定中应用效果比较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急诊超声对钝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的诊断与研究
老年患者正中开胸术后胸骨哆开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双侧胸骨肌与胸锁乳突肌相连变异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