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研究

2017-03-06 23:10张艳庆
湖北体育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间新课标体育

张艳庆

●学校体育●

新课标视角下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研究

张艳庆

目的探索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与新《课标》视角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方案等进行积极研讨。结果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之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但目前的现状还存在种种问题,改革势在必行。结论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各方需高度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参与性,加大时间和经费的投入,切实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新课标;体育活动;现状;实施方案

近几年随着《新课标》的提出,许多专家和学者针对新课标视角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标、开展现状和实施方案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学校需高度重视、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大实施经费的投入,积极开发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资源等,使学校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随机抽取的2-3个学校为研究对象,考察新课标视角下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进行检索,查找学校相关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新课标要求等方面的书籍、文献,并进行整理归纳,为本研究供理论依据。

1.2.2 现场调查法

随机抽取2-3个学校进行实地调查,搜集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为本研究提供实证资料。

1.2.3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专家学者、教授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目前学校体育与新课程实施现状与效果的分析和对所存在问题的见解。

1.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知识进行汇总、整理,并对所走访调查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总结。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分析

2.1.1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含义

很多学者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定义都有自己的看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1)在《以人为本,高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王旭指出: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以健身强体、育德促智、审美悦心、发展个性为宗旨,以群众活动为基础的体育活动[2]。

2)在《浅析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大课间》中罗强提出: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一种新的体育组织形式[3]。

3)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张文宏讲到: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对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4]。

综上所述,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在传统课间操发展的基础上,内容形式更加多样,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的一种体育活动。

2.1.2 学校体育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1)大课间体育活动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现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近几年学校体育中蓬勃发展起来的形式多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了学生枯燥学习生活的调味剂。它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能增强学生体质,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5]。

2)大课间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重点强调学生在学校体育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进一步学习和巩固体育知识与技能,并且轻松愉悦的环境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

3)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自90年代在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终身体育这个新概念以来,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一直追求着这个理念。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追求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应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来实现群众终身体育这一目标。

2.1.3 大课间体育活动与学校素质教育的关系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其不单单抓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7]。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也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时间,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2)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切入口是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需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使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锻炼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发展该体育活动,必须打破从前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条条框框,加强学校各方面的重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新教学手段,创造和开发多种玩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2.2 新课标视角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对当地几个学校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到现阶段学校体育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实际开展的并不很理想,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2.2.1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1)开展内容

活动内容是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有利于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通过当地学校实地调查发现,一些学校还是以传统课间操的形式进行,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8],学生都是被迫集体参加课间体育活动,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没有达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2)参加主体

通过调查发现,大课间体育活动参加的主体非常单一,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老师只在旁边起监督作用,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其中。同时由于活动内容枯燥简单,场地器材缺乏,学校重视不足[9],一些学生在开展某些大课间体育活动时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体育活动,因而达不到教学效果。

3)受干扰情况

经过对当地学校的走访调查发现,大课间体育活动受干扰的情况比较严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比较有限,有时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每周的升旗仪式、全校性的会议、上级领导的检查参观等情况下基本上占用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使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无法连续进行,无法保障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使学生丧失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达到大课间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目的。

4)场地器材设施

自《新课标》提出以来,一些学校对体育活动的开展逐渐重视起来,但是总体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小,一些学校都没有标准400m运动场,学生数量多,导致学生活动的地方有限,只能安排一些跳绳、踢毽子、打沙包等对场地要求较小的运动项目,而无法开展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同时,学校体育器材设施也非常缺乏,有限的器材设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受到限制,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一般。

5)安全隐患情况

部分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由于学校体育场地有限,学生人数较多,使得学生在活动时容易造成人员拥挤,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其次,一些学校的器材设施已经老旧,室外的器材因为下雨、下雪等原因变得不牢固,容易发生危险。再加上学校对体育活动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不足,使部分学生安全意识不强。

2.2.2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指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而开展的。通过对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走访调查发现,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不重视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一些学校在教学方面只重视文化课学习,过分强调升学率[10],有的学校甚至在临近学期末考试或对即将升学的学生,取消了他们的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从思想上未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此举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组织与管理形式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仅开展一些广播体操、眼保健操、跑步、跳绳等简单的活动,以学生集体活动为主,教师在一旁监督管理。这种单一的组织与管理形式使学生丧失了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动性,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小、条件差

大部分学校学生人数众多,但是体育活动场地小,器材设施有限,每个班级的活动场地范围和领到的器材不能满足需求。同时,器材种类有限,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无法开展,使其只能被迫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因需求无法满足,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很难保障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

2.3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通过对学院专家学者、教授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目前学校体育与新课程实施现状与效果的分析,并针对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整理和概括,提出制定方案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3.1 全员必须高度重视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校各方面都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包括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内的学校体育活动。同时,学校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开展意义的宣传教育,加强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并且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2.3.2 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项目[11]。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体育活动中学习巩固体育知识与技能、增进健康。同时教师应积极研发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如开展游戏类、球类、健身操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从而实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的。

2.3.3 保障体育活动的时间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学校每天至少需安排30min来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因外界原因随意占用或不开展体育活动[12]。只有大课间体育活动得到保障,学生才能有效地进行体育活动,既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2.3.4 必要的经费支持

学校活动的场地、器材设施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大多数学校由于场地器材有限,开展的活动内容较为单一,无法满足部分学生的体育需求。因此学校应加大对体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多进购一些体育器材,扩建体育活动场地,为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一系列支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拓展学生的运动潜能。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大课间体育活动一般安排在每天上午第一、二节课之后,时间约为30min左右。坚持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同时也可以激活学生的身体,调节身体姿态,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2)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还不完善,开展的内容单一,活动经常受到限制,组织机构分布不均匀,体育教师工作量较大。3)影响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校领导思想上不重视,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小、器材设施有限,组织管理形式单一等。

3.2 建议

1)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教育性价值,既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也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发扬学生鲜明的个性。所以将传统的课间操转变成形式多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健康水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2)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力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领导,特别是体育考研组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高度重视,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促进其更好地开展。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王旭虎.以生为本,高效开展体育大课间活[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3(16):151-151.

[3]罗强.浅析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大课间[J].中国市场,2013(29): 199-200.

[4]张文宏.中小学如何有效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J].中学时代,2013(10):200.

[5]杨优进.《学校开展大课问体育活动的探讨》[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4(4):199.

[6]曲宗湖.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N].中国教育报第三版,2001.

[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8]张蕾.关于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若干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3(6):6-7.

[9]陈旺霞.浅析影响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因素[J].考试周刊,2015(1):129.

[10]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1]俞涛.职业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J].科技视界,2012(29):233.

[12]唐建英.高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性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3(30):88.

Implementation of Break-time Physical Activities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ZHANG Yan -qing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break-time physical activity implementation plan.Methods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field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s,this paper explored the present situation,meaning,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of break-time physical activity.Results Physical activ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and forms of school physical exercise.It is helpful to promote students'health,relieve study stress and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However,the current situation still has various problems,reform is imperative.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and requir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development need to be attached by each side,fully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participation,and invest more time and money to promote student health,develop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sports.

Break-time Physical Activity;New curriculum standard;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G80-05

:A

:1003-983X(2017)08-0719-03

2017-03-21

张艳庆(1993~),男,山东滨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济

宁,273165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ience,Qufu Normal University,Jining 273165,China

猜你喜欢
课间新课标体育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