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结扎术术中膀胱损伤的临床分析

2017-03-07 05:48朱明亮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结扎术耻骨导尿管

朱明亮

(湖北省蕲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湖北 黄冈 436300)

输卵管结扎术术中膀胱损伤的临床分析

朱明亮

(湖北省蕲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湖北 黄冈 436300)

目的 探讨减少输卵管结扎手术中引起的膀胱损伤。方法 我中心14年间输卵管结扎手术中,12例并发膀胱损伤,经过及时发现,及时行膀胱修补手术。结果 在此12例对象中,除1例伤口感染胱延迟拨除导尿管,其余11例对象均按时拆线按时拨除导尿管,12例膀胱损伤经手术治疗后,无1例出现尿外渗及膀胱造瘘。结论 ①术前询问病史至关重要;②术式选择要合理;③局部解剖关系要清楚;④不盲目手术,这样才能杜绝或减少膀胱损伤的发生。

输卵管结扎手术;膀胱损伤;腹膜;病史询问

膀胱是机体内负责储存尿液的器官,为平滑肌构成的囊性结构且位于骨盆内部,当膀胱膨胀时容易发生损伤情形,常见的致伤原因包括外界暴力、火器伤、手术误伤三种。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永久性避孕方式,避孕效果确切,深受女性的钟爱。然而,该术式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临床医务人员在处理局部解剖关系时操作不妨,及其容易诱发膀胱损伤,继而影响整个输卵管结扎术的手术效果。如何遏制输卵管结扎术所致的膀胱损伤发生率成为当务之急。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输卵管结扎术术中膀胱损伤12例展开深入分析,现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14年间因输卵管结扎手术所致的12例膀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无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无输卵管结扎术、膀胱修补术禁忌者;临床依从性好者。排出标准:哺乳期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

1.2 确诊时间

在12例因输卵管结扎手术所致的膀胱损伤患者中有9例于输卵管结扎术实施过程中发现,具体探查确诊步骤如下:于患者下腹部耻骨联合上2.5 cm左右位置,采用1.5%利多卡因实施局部浸润麻醉,随后做一个大小为3 cm的纵形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后利用钳夹将患者的腹直肌前鞘轻轻向两边牵拉,锐性分离腹膜前的脂肪组织,进入到腹腔之后临床医务人员触感腹腔内的腹膜内壁光滑,直视条件下未发现肠管以及人网膜组织,在探查过程中不断有清黄色液体渗出,采用右手食指深入到空腔之内后可触及膀胱内口位置,患者自诉有尿意,故此确诊为膀胱损伤。其余3例为术后出现血尿、排尿困难以及腹痛症状,对其实施膀胱镜检所获悉。

1.3 治疗方法

12例膀胱损伤患者在确诊之后均采取膀胱修补术予以治疗,具体手术步骤如下:首先将患者尿液彻底吸净,随后采用将膀胱壁全层予以钳夹处理,并对膀胱损伤创面止血。用医用肠线对创面予缝扎,继续采用肠线对全层实施连续缝合处理。经由膀胱损伤患者的尿道将双腔导尿管插入其膀胱,随后利用导尿管注入适量的0.9%氯化钠溶液,仔细检查损伤部位以及周围是否存在着渗漏点,最后固定导尿管并将其紧贴于大腿根部妥善固定。膀胱修补术后视患者实际情况预见性使用抗生素药物予以抗感染、抗炎处理。

2 结 果

2.1 术后随防

此次研究中12例因输卵管结扎手术所致膀胱损伤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7~20d,平均留置时间(7.25±0.25)d,其中11例患者术后7d拔除导尿管,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正常排尿期间无血尿情形发生。1例患者导尿管留置20d,原因在于膀胱修补术后发生较为严重的切口感染,加之其体质偏胖,故此采用引流条、抗生素药物予以抗感染治疗,术后10d实施腹壁切口减张缝合术对手术切口进行减压处理并叮嘱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15d后将减张缝合线拆除,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继续实施导尿管引流至20d时撤除,患者恢复自主排尿能力。

2.2 术后并发症

12例膀胱损伤患者经膀胱修补术治疗,术后仅有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于20d拔除导尿管。其余11例均在7d时间拔除导尿管,切口愈合良好。

3 讨 论

膀胱位于骨盆之内,在未充盈之下其顶部低于耻骨联合平面,当膀胱内蓄积尿液后高度渐渐超过耻骨联合平面并且与前腹壁相接触。输卵管结扎手术则是女性较为常用的避孕方式,可实现永久避孕。故而受到了分娩后女性患者的普遍青睐。然而,由于分娩后女性子宫尚处于恢复期,使得膀胱在子宫体积增大的影响下突出于耻骨联合。实施剖宫产的患者不仅存在着膀胱高于耻骨联合的情形,还伴有明显的腹膜粘连情形,所以在实施输卵管结扎术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发生膀胱损伤的情形。因而在临床中实施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往往被要求至少处于18个月以上的恢复期方可实施输卵管结扎术。

本次研究中12例因输卵管结扎手术所致膀胱损伤患者均实施膀胱修补术治疗,导尿管留置时间7d~20d,平均留置时间(7.25±0.25)d,其中11例患者术后7d拔除导尿管,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正常排尿期间无血尿情形发生。1例患者因发生切口感染使得导尿管留置时间延长,在经过对症处理后于20d拔除导尿管。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由此可见,膀胱修补术为膀胱损伤最有效的处置措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关于预防措施,本次研究总结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必须充分掌握腹腔的生理解剖结构以及各脏器之间的关联性。其次,良好的术野为输卵管结扎术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通过扩大术野范围可提高手术的精度,降低膀胱损伤发生率。第三,术前尽量将膀胱内尿液排空,如等候时间>15 min则应再次排空膀胱,术中应尽量避免过度的头高臀底位。

[1] 王秀英.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14).

[2] 唐晓明.输卵管结扎术中并发症12例原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09).

[3] 刘拴锁.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原因的探讨和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25).

本文编辑:吴玲丽

R252

B

ISSN.2095-8242.2017.018.3425.02

猜你喜欢
结扎术耻骨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锥状肌及耻骨前韧带的解剖学观测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正常妊娠期耻骨联合间隙宽度变化临床观察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腹部输卵管结扎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