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母学说”RhE溶血病一例

2017-03-07 05:48韩雪梅李亚婷罗寒依谭鸿双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血型胆红素抗原

韩雪梅,李亚婷,马 楠,罗寒依,谭鸿双

(广元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四川 广元 628017)

・病例报告・

“外祖母学说”RhE溶血病一例

韩雪梅,李亚婷,马 楠,罗寒依,谭鸿双

(广元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四川 广元 628017)

患儿,女,20小时,因“发现皮肤黄染半小时”入院。社会因素剖宫产娩出脐带、羊水、胎盘无异常,出生时Apgar评分正常。

新生儿溶血病

1 病 例

患儿,女,20小时,因“发现皮肤黄染半小时”入院。患儿G1P1,胎龄40+3周,社会因素剖宫产娩出,产重3150g,脐带、羊水、胎盘无异常,出生时Apgar评分正常。母亲血型B型,无流产、引产、输血史;入院前经皮测胆红素18.6 mg/dl;入院查体:T36.6°C,P142次/分,R45次/分,血压68/35mmHg体重2910 g,成熟儿貌,生长发育可,面色欠红润,全身皮肤重度黄染,躯干少许红色皮疹;前囟平软,唇周无发绀,咽部无充血,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不大,腹部无包块,肠鸣音4次/天,脐带未脱,脐轮无红肿,脐部干燥,四肢暖,肌张力可,吸吮、握持等原始反射顺引。入院后立即完善血常规WBC22.42×109/L,RBC3.64×1012/L,PLT355×109/L,N73.7%,L21.8%,HB131 g/L;血型B型、RhD(+);肝功:血清总胆红素252.79 μmol/L,间接胆红素235.12 μmol/L,肾功、电解质无异常;入院诊断:1、新生儿溶血病?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理性)3、新生儿贫血 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病?立即予以双面蓝光光疗、静脉输注白蛋白降低游离胆红素、碱化血液、口服肝酶诱导剂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立即完善溶血性疾病筛查、网织红细胞计数、G-6-PD酶活性测定及输血前检查全套;6小时后复查血胆红素:TBIL263 μmol/L;溶血性疾病筛查检查结果提示: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ABO系统:游离抗体阳性,放射试验阳性;ABO外系统:游离抗体弱阳性,放射试验阳性,抗体筛查Ⅱ、Ⅲ阳性;立即予以丙种球蛋白输注阻止进一步溶血、增加碱化血液药物剂量;12小时后再次复查血胆红素:TBIL226.44μmol/L,血色素120 g/L,黄疸下降理想未达到换血指征,但贫血进一步加重,再次采集患儿及其母亲血液送华西第二医院进行Rh血型分型鉴定及相关抗体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ABO外系统:游离抗体测定(IAT)、放散实验(ELU)、新生儿血型抗体筛查实验阳性,证实ABO血型系统外溶血;新生儿血型抗体鉴定实验抗-E;母亲血浆中检出抗-E和抗-c,其他不规则抗体待排,患儿血型RhCcDEe,母亲血型CCDee;确诊为RhE溶血病;继续予以双面蓝光光疗、碱化血液、静脉输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口服肝酶诱导剂等治疗;同时备(洗涤红细胞)纠正贫血,但患儿一般情况尚可,生命体征相对平稳,临床观察暂无输血指征;住院第5日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未见异常;1周完善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治愈出院。

2 讨 论

本例患儿血型RhCcDEe,母亲血型RhCCDee;母亲血浆中检出抗-E和抗-c及其他不规则抗体,新生儿血型抗体鉴定实验抗-E;诊断RhE溶血明确;Rh溶血病大多发生在第2胎或以后,且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多记忆B细胞所产生的IgG抗体也逐渐增多抗体效价增高,患儿的溶血症状也随胎次的增多而加重[1];但此例患儿发生在第一胎,且母亲无引产、流产、输血史;说明Rh阴性孕母在胎儿时,被其Rh阳性的母亲的少量Rh阳性血经胎盘进入体内而发生了初发免疫反应,当孕母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便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IgG,这就是Tailor提出的“外祖母学说”[2];该例患儿出现溶血后发现及时,未造成严重贫血及黄疸,并得到了及时治疗,避免了换血治疗及并发症的出现,降低了治疗成本,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Rh溶血病主要发生在Rh阴性母亲和Rh阳性的胎儿,但Rh溶血病也可发生于母婴均为Rh阳性时,因为传统上红细胞缺乏D抗原称为Rh阴性,而具有D抗原称为Rh阳性,中国人绝大多数为Rh阳性,但由于母亲Rh阳性(D),也可缺乏Rh系统其他抗原;其中以抗E较为多见(母亲没有E抗原而胎儿的红细胞有E抗原);因为在我国汉族人群中无E抗原者几乎占半数,其他如抗C或e、c也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2];目前Rh系统可检测到的抗原有D、C、c、E、e5个抗原,抗原强弱不一,这5个抗原均可致敏孕母导致胎儿发病,其中D抗原最强,目前一般实验室仅对D抗原进行检测,在临床工作中由于RhE抗原并非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因此RhE引致的HDN极易被忽略,虽然RhE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概率较小但其后果严重,易造成除RhD以外的Rh溶血病的漏诊耽误治疗;因此当新生儿出现HDN的相关症状时若排除了ABO RhD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则需立即进一步做Rh其他血型抗原的相关筛查。

[1] 张勇萍,苏小光,杨世明,等.微注凝胶法检测Rh血型免疫性抗体的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0,23(8):449-453.

[2] 邵肖梅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ISBN978-7-117-13072-1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22.18

B

ISSN.2095-8242.2017.018.3535.01

猜你喜欢
血型胆红素抗原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