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

2017-03-08 06:18
关键词:管党党风廉政理想信念

赵 爽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试析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

赵 爽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的反腐倡廉形势,持续深入开展了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习近平系统成熟反腐倡廉思想的形成,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廉政文化和马列主义著作的精华、借鉴了优秀共产党人廉政建设经验及长期从政提供的实践基础。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具有语言的生动性、内容的丰富性、标准的明确性及态度的坚决性等鲜明特点,包括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抓好作风建设、加强管党治党、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及制度防腐等重要内容。

反腐倡廉;思想;内容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腐败现象的极端危害性,重提党风政风“生死存亡论”,将腐败问题上升到“亡党亡国”的高度。在新的形势环境下,习总书记针对如何建设党、如何继续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创见,这些富有辩证思想的系统阐述对加强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针,值得深入思考贯彻执行。

一、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来源基础

习近平同志全面系统反腐倡廉思想是在吸收中国优秀传统廉政文化和马列主义著作精华、借鉴优秀共产党人廉政建设经验及自身长期从政实践基础上逐步完善形成的,这些内容提供了理论基础、经验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理论基础

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为官从政的廉政文化。早在周朝时期就提出了“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六廉标准,对官员的为政之德进行了有效的约束规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的孔孟、老庄、墨子等也从“义利观”出发倡导了“以德养廉”、“以法促廉”、“制度促廉”及“勤政为民”等一些列保民、安民、为民的从政品德。从《礼记·大学》中提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发展到明朝郭允礼系统明确提出的三十六字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吏不敢慢;廉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是官员对廉政思想做出了最充分的阐述。传统廉政文化精华对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源泉,使优秀的廉政思想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在习总书记的论述中得到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论述也为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经验基础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对腐败现象有着清醒的认识,也开始了不断的实践探索,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法规,严厉惩治了黄克功等一批严重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害群之马。在全面夺取解放战争胜利初期,毛泽东同志富有先见之明的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还在建国后针对党员干部的党风政风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十年动乱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在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后,针对改革开放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提出了法制反腐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三位一体惩防腐败方略;胡锦涛同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十六字方针强化反腐倡廉建设。历届领导人的廉政建设实践为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借鉴,并得出制度防腐的科学结论。

(三)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实践基础

习总书记当知青时在农村的一线岗位上长期与群众打交道,对人民的困难和腐败对群众利益的严重损害有着切身的认识和感受。之后,在福建、浙江担任地方领导职务期间,在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在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树立和努力践行“八种良好风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的鲜明方针和新路子[1]。2003年2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纪委二次全会上作出庄严承诺:“我代表省委向大家郑重承诺,在廉洁自律问题上,要从我做起,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落实责任,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2]2004年7月15日,习近平同志代表浙江省委常委会向全省人民作出六条廉政承诺:“坚决抵制跑官要官”、“坚决拒收钱物”、“坚决反对以权谋私”、“带头坚持 ‘两个务必’”、“带头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3]。习总书记还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的思考,出版了《摆脱贫困》、《之江新语》等著作,对党风政风等建设问题做出深刻回答。这些长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为当下在全国进行有效的反腐倡廉建设打下实践基础。

二、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主要特点

纵观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形成了语言的生动性、内容的丰富性、标准的明确性及态度的坚决性等鲜明特点。

(一)语言的生动性

语言是一门具有强大思想武器的艺术,是能力水平和思想表达的集中展现,鲜活的用语能够产生醍醐灌顶般的吸引力、作用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习近平同志早年在陕西省延川县插队当知青,经常与村民打交道、处理问题,需要用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解释,这种长期的一线工作经历造就了习近平生动的艺术的驾驭语言的风格和特色,充分彰显了个人魅力。在谈到腐败的危害性时,习总书记列举了苏共亡党亡国的现实例子进行有力论证,“苏共早年,在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当有200万党员时,成功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在拥有2000万党员的时候,丢失了政权。……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4]在讲到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时,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5]通过将理想信念喻化为精神上的“钙”使抽象概念的重要性变得立体活泼起来,拉近了与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理距离,加深了思想认识。

(二)谋略的智慧性

腐败作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颗毒瘤,本质上是权力的异化,彻底消除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持久耐心和不变恒心。因此,在与腐败现象斗争时要具有战略家般的智慧进行近期、中期及长期的规划和谋篇布局,以此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反腐和防腐的效果。针对复杂的反腐倡廉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的明确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使反腐倡廉工作更加科学有效的深入推进,坚定不移的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体现了谋略的智慧性。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首先,猛药治标。以“零容忍”的态度“打虎拍蝇”,大力查办发生在全国及群众身边的有影响力的腐败大要案,且加大国际外逃贪官的追逃追赃力度,通过一些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治标措施和反腐动作,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群众与腐败现象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为深入改进党风,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赢得时间。其次,长期治本。在治标的同时,治本上也有同步动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汇报,审议通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央巡视工作规划 (2013-2017年)》、《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等,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整体设计、系统规划、跟进监督,还组织开展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长期抓,使全体党员干部加深认识,思想得到净化,实现了党风政风的逐步转变。最后,经过短期治标与长期治本的有机结合,最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长远目标。

(三)标准的明确性

在广大党员群众的惯常思维中,觉得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问题务虚而不务实,具体标准很难把握和拿捏,在具体判断上全凭个人的主观感受,建设的效果也很难体现出来,造成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和行为的无序性,最终也使某些党员干部因为理想信念动摇和逾越规矩走向人民的对立面,踏上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道路。对此,习近平对理想信念的深刻内涵进行科学把握,鲜明提出有无坚定理想信念的客观标准,对党章等党内规章制度的增删修改,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设定党员干部行为的红线和底线,阐明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标准,以此明确党员的规定动作及责任意识,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打错,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四)态度的坚决性

我们党对腐败现象的对立惩治立场是一以贯之的,从诸多表述中更能表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腐败问题惩治的决绝态度和打击到底的坚强决心,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谈到反腐败的严峻形势时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要经常抓,一个要长期抓……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6]在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7]

三、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主要内容

(一)“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群众的心中都有一个度量反腐工作质量和成效的标尺,只有重拳反腐,铁拳惩腐,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通过采取强力措施查办一批有影响力的贪腐案件,才能使民众意识到党中央反对腐败态度的决绝性,是动真碰硬,真切感受到反腐的强大威力,凝聚起全体人民的反腐力量,增强打赢反腐攻坚战的必胜信心,继续赢得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习总书记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8]坚持打“老虎”,是因为身处高位的领导干部位高权重,却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对党和人民的利益的侵害也最严重,往往在一个区域甚至全国都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坚持拍“苍蝇”,是因为小官小吏与群众打交道最多最直接,群众受到利益侵害时感受最强烈最真切,对“苍蝇”也有切肤之恨。只有“拍蝇”,才能使民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平正义。从腐败的危害性角度考虑,“老虎”和“苍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牢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下狠功夫“打虎拍蝇”。十八大以来,“打虎”实现了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人数早已超过百人,“拍蝇”也数量众多。这些鲜活的数据说明我们党在反腐成绩中给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抓好主题教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风简单说就是在工作生活上表现的态度和行动的方式。党的作风反映的是党的形象,体现了一个政党为人处事的精神面貌,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党风优良,党员干部就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洁身自好,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风不正,党员干部就会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徇私枉法、以权谋私,造成贪污腐化蔓延,最终亡党亡国。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9]党的作风本质上是内在精神的和整体素质的晴雨表,党风的转变需要从实际出发采取针对性的举措。2012月12月4日,党中央做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对党员干部的行为做出规范,以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减少铺张浪费,使党风焕然一新。据统计,八项规定出台近四年来,全国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46431起,处理19694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8836人。[10]从2013年到2014年,我们党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针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及奢靡之风”持续开展了“反四风”活动,取得重大成果。2015年,又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成果进行了巩固和拓展。2016年组织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全体党员的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党性修养不断得到提升。经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的教育的洗礼,全党同志的思想高度集中统一到党中央的指示上来,使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变化和成效。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要建立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驰而不息的抓下去。

(三)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治党管党不能松懈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当前,我们党面临着许多新的历史使命、新的国内国外形势,肩负着重大任务,也必然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习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11]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那么全党就将失去凝聚力、战斗力,无法恰当正确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就会失去先进性,不可避免会被淘汰。只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能始终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经受住各种考验,走在时代的前列。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就要靠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规矩予以保障。作为拥有87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会造成人员散漫、思想懈怠、行动无矩,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是一句空话,没有任何拘束力。只要把党的纪律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纪在法前,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才能统一全党的团结统一,把全体党员结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和洪流,实现上令下从、令行禁止的良性循环局面,将党中央的思想、意志、路线、方针和政策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朝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严明纪律,就需要严格遵守党纪条规,从严执行纪律,对一切违反党纪党规等纪律要求的行为要严肃处理,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四)增强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

理想信念就是一个人对一种事物的追求并为之奋斗的过程,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当前,在各种不良思想及外来事物的侵扰下,虽然大多数党员都经受住了各种诱惑的考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可靠的,但仍有某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迷失,不信马列信鬼神,热衷于从封建迷信、卜卦看相、烧香拜佛中寻求精神的慰藉;某些党员干部是非观念不分、颠倒黑白,浑浑噩噩混日子,糊糊涂涂当官,将单位的风气搞的乌烟瘴气;某些党员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觉得这是虚无缥缈、无法企及的幻想,沉迷于西方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在党的原则等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不敢亮剑……理想信念产生了滑坡。针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和缺失问题,习总书记指出:“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12]要补足精神上的“钙”,需要全体党员干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积极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论的认同上和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在大风大浪面前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艰苦朴素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政治本色。

(五)制度防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制度是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界定活动的范围和权力运行的边界。权力行使如果不受控制,不受约束,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最终会发生异化,因此需要制度进行管控。制度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是我们从严治党的有效手段。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重要方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做到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集成,是实现权力监督的常态化和全面化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治党管党的科学化和有序化,使权力在安全的轨道上切切实实为群众的利益服务。实现制度管党,就是要依法依规治党,法律法规是治国理政的最大规矩和总开关,要求党员干部的一切行动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设定的范围内活动,任何人都没有逾越法律法规的特殊权力。实现制度管党,就需要织密法网,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处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通过制度对权力的强力规范,实现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最终达到制度防腐的目标。习总书记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建好笼子。笼子太松了,或者笼子很好但门没关住,进出自由,那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13]

四、结语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新时期应对新挑战的制胜法宝,是建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最终取得反腐倡廉胜利的重要保障。在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指导下,当前的反腐和防腐工作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党风政风潜移默化中发生的巨大的转变。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不断回升,必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愿景不懈奋斗。

[1]张伟斌.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与实践[J].浙江学刊,2015,(1).

[2]朱立毅.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郑重承诺:廉洁自律从我做起[EB/OL].(2003-2-25)[2016-12-05].http://news.sohu.com/37/61/news20 6606137.shtml.

[3]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为官应算“三笔账”.[EB/OL].(2004-7-16)[2016-12-05].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7/16/con tent_1604360.htm.

[4]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3-5.

[5][8][9][11][12][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06,122,113,104,108,117.

[6]池强.反腐倡廉制度汇编[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3:212-213.

[7]池强.预防职务犯罪前沿报告[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4:413.

[10]八项规定4年,超过19万人被处理.[EB/OL].(2016-12-04)[2016-12-05].http://news.ifeng.com/a/20161204/50361487_0.shtml.

赵爽(1992-),女,河南南阳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德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管党党风廉政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新中国70年执政党管党治党研究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研讨话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否严过了头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下好管党治党的另手棋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