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17-03-08 18:11范雨超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王 侗,范雨超,汪 漾,张 龙

(1.西京学院, 西安710123; 2.丽水学院, 浙江丽水323000)

基于创业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王 侗1,范雨超2,汪 漾2,张 龙2

(1.西京学院, 西安710123; 2.丽水学院, 浙江丽水323000)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视角,指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与双创时代要求存在难以适应的问题,提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通过对创业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从创业教育层面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大思政格局构建的现实需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落实好高校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以期探索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一、基于创业教育视角的思政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和多元化思潮的兴起,经济高速发展下成长起来的95后大学生,生活富足、个性突出、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渴望获得认可,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强烈。在经济新常态下,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逐渐抬头、网络时代背景下碎片化的阅读氛围,也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难以适应新要求,只有建立大思政教育格局,结合创业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克服传统思政教育方法简单、手段单一、说服力和吸引力不足、一刀切式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要充分考虑时代特征和学生个性特点,正确处理受众的真实体验和效果反馈,从创新创业需求的社会实践作为突破口,利用好思政教学中的案例分析,紧跟时代脉搏,广泛选取新、正、雅、广等特征的教学案例,增进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教育的目的是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选用社会现实案例,把大学“出口端”前置到校园课堂,再现社会的真实图景,以便于提升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增进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此时,通过创业教育融和思政教育内容,利用创新精神深化思政教育效果,用思政理论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双促进共赢的交互发展、同生共长的教育模式,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创业教育应时刻关注学生需求,重在启发唤醒学生创新意识,从仅仅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切入式教育,便于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转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全程化建设,激励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未来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1]。

两者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教育出发点、落脚点等都有着内在的契合点,陶慧就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首先,两者教育的落脚点具有一致性。创新创业素质中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品质等与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相适切。其次,两者教育内容具有良好的融合性。创新创业教育不单是针对有创业需求学生而开设的教育内容,更是一种塑造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全人格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涵盖着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的成分[1]。

思想政治教育中渗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调动其探索欲望和思辨精神,增进其社会实践能力,做到学用结合、学用相长,以达到更直接、更深刻、高效的教育目的。接触社会现实,学生更加了解党情和国情,有助于提升其思辨精神、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创新来自于个性发展,创业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而95后大学生从来不缺乏鲜明个性,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潜能,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渠道,也为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开辟了新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因此,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将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二者良性互动、互相促进、双赢共赢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创业教育的内在实践性要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创业教育内容包含诸如:良好的诚信和道德品质,资源分配和优化能力,优异的人际沟通能力,健康的身心条件,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等方面。而这些内容,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和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达成"双促进共赢"局面,能够很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紧扣大思政格局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脉搏,用参与式的体验启发人,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用成就的实例鼓舞人,会增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探索欲和成就感,进而增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认同。

三、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效能的有效对策

(一) 创新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

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在教学法上相生相长,在保障第一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要积极引入第二课堂,把创新创业的相关元素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来。通过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园和德育基地等方式,组织学生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社会,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和社会认知。在创业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具体化,知行结合,双管齐下,产生思政教育的倍增器作用,这样富有吸引力的参与式德育教育更接地气,易于学生理解和内化。在创业实践中,让学生直面问题,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教训、合理分配资源,对个人理想信念的形成、诚信教育、品德教育、人格完善、职业素养提升等都有良好的促进。

(二) 创新学校思想政治育人模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利用好“处处教育,时时引导,步步渗透”的网络平台和自媒体教育新形式。同时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介质,把创业教育作为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一次重要契机。深度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既集成了传统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功能,又适应了当代95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特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强化的倍增器。创新创业教育提倡参与式和体验式教学,教师功能从传统的“知识教授者”,变为了“知识共建者”,教师作为引导者,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在思政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如此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充分互动,教学相长,也使得教育教学内容更入脑、入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和责任意识。

(三) 依托创业教育理念,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

创业教育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心向,形成教育外在助推和内在提升的合力。创业教育着力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要达到教育目的,必须督导学生发挥主体性,而这个过程,无疑也是德育养成的过程。

(四) 创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提倡创新创业,就要时刻关注创业实践活动,为此,要广泛开展校企互动,积极促进企业和学校双促进共赢局面的形成,助推学生成长成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大学生思政教育涉及多数家庭,关乎祖国未来发展方向,是一个广泛而影响深远的社会课题,只有将大学生思政教育和社会实践相衔接,行知结合,才能为思政教育成效的提升增加可靠的保障。让企业走进校园,才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社会需求,心中有方向,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让学生走进企业,才能深刻理解创业经历和创新理念,深刻了解企业文化,积极参与企业项目运作,深刻领会企业家精神,便于精准务实地做好职业规划和创业计划。双向互动交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形神兼备"的效果。

(五)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大思政格局下的多元化思政教育团队

高素质人才的培育离不开强大的师资队伍,基于创业教育的思政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思政教育理论知识,还要有相应的创业经历。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体系应注重多元化和专业化建设,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或自主创业,通过开展广泛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活动,培养一批“创业型教师”和“教授型企业家”,并使之成为学校思政教育骨干教师,促使高校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良好融合,同生共长,相得益彰。

[1] 严宗泽.从贴近式到全程化: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论略[C].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8:917-921.

[2] 陶慧.基于创业教育视角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5(8):95.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ANG Tong1,FAN Yuchao2,WANG Yang2,ZHANG Long2

( 1.XijingUniversity,XianShanxi710123; 2.Lishuiuniversity,LishuiZhejiang323000)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est of the era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of optimiz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systematically researching o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od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new patter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realistic needs to constru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attern include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and implementing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new mode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2016-03-11

王侗 (1974- ),男,河南封丘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1-4733(2017)04-0027-02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