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以广东金融学院为例

2017-03-08 18:11陈浩芬萧施洁黄奕敏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校园网校园大学生

陈浩芬,萧施洁,黄奕敏

(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系, 广州510521)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以广东金融学院为例

陈浩芬,萧施洁,黄奕敏

(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系, 广州510521)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的快捷性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是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要求,如果网络监管跟不上网络的发展速度,那么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的快捷性便是一把双刃剑;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的上网现状及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各种影响,为教育工作者做出相应的决策提供参考,以达到建设文明及和谐校园的目的。

大学生; 上网需求; 网络文化; 网络教育

一、广东金融学院大学生上网情况现状

(一) 广东金融学院大学生以获取知识和娱乐为上网的主要目的

随着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它对大学生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等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获取知识和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大学生占了74 %。然而,12.2 %的大学生上网是以学习为主要目的,所占的比例较小。

(二) 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及主要的上网地点

本次调查的349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上网占了84.91 %,逃课及上机课上网的同学极少上机课上网的同学甚至于为零。被调查的349大学生中,每天上网时长为1~3小时的学生最多占了56.6 %,然而上网时长为一个小时以下的最少仅占5.66 %,几乎全部的学生均选择在宿舍上网而非网吧等地方。

(三) 大学生对校园网的关注程度及希望的交流方式

从调查问卷中可得知: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3个学生会每天浏览校园网,经常浏览校园网的学生占26.42 %,66.04 %的学生会偶尔浏览校园网,还有3.77 %的学生没上过校园网。学校的论坛及社区绝大多数学生也漠不关心,仅有7.55 %的学生会每天逛论坛及社区,60.38 %的学生会偶尔去逛一下论坛及社区,还有22.64 %的学生甚至没上过校园论坛及社区。以网络的方式与老师进行聊天、沟通交流,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其中37.74 %的学生希望用QQ、飞信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32.08 %的学生选择了微博、微信等微渠道,仅有11.32 %的学生希望用短信与老师进行沟通。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渴望用网络交流的方式与老师进行沟通,这说明了网络正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

二、网络对广东金融学院大学生的影响

YOUNG在关于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的研究结果显示,网民过度使用网络会导致其减少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参与,严重的将会导致其社会行为能力的退化;我们可以从过度使用网络的大学生中意识到他们存在紧张的人际交往关系、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和学习成绩下降等方面的问题,甚至会导致大学生在就业及经济方面的困难,DEREVENSK 如是说。熊涛在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指出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导致了一些大学生网民在网上的消极、不道德乃至犯罪的行为。

(一) 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及身体健康

网络的便利性致使许多大学生将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在电脑上,玩游戏占据了学习及阅读上的大量时间。更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手机的智能性使他们能在老师眼皮底下上网、打游戏、看电视剧等,以至于不专心听讲,荒废学业,给大学生的学业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此外,熬夜通宵上网或是长时间上网,导致大学生睡眠不足甚至扰乱生物钟,致使内分泌失调,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极易引发各种可能性疾病。

(二) 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网络的快捷性,促使大学生在任何时间及地点都能接触到网络,导致大学生不愿参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活动,而更宁愿时刻对着电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与网友进行交往互动,从而导致班级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少,造成班级不团结、凝聚力不够的情形。甚至导致绝大多数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发泄内心的不满和压力,他们觉得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帮助,因此他们由最初的喜爱网络聊天转为沉迷于网络交友不能自拔,从而更进一步对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 网络亚文化的影响

在网络黄色“环境”的熏陶下,性犯罪大学生中接触过黄色音像制品及浏览过黄色网站的占了较大的比例。黄色音像制品及黄色网站等不健康的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大概有100万个黄色网站文件流传于现代网络之上,黄色网站正以2万/天的增速在全球繁衍,色情小说及黄色影片占了绝大部分。处在性意识的萌发期和成熟期的大学生,面对由于黄色亚文化的消极影响而引发的性冲动是强烈并且难以自控的,因此导致了未婚先孕时有发生。

(四) 易导致网络成瘾,并导致大学生犯罪率的增加

大学生上网者一旦网络成瘾,就会开始把网络当作学习及生活的中心,忽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校园活动,并把网络作为宣泄、发泄自身情绪的一种主要方式,不愿面对并且逃避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烦恼与困境。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消极影响,网络成瘾不仅会引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还会引发大学生性心理的扭曲与性行为的失常,更有可能引发大学生犯罪心理倾向与诱发犯罪。

三、针对不良上网行为的对策

Kyung-Sun Kim—— 一位美国的情报学认知学派的学者认为,高校教育工作管理者应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优越、高效、安全、无不良信息污染的良好的理想校园网络环境以及网络文化氛围,努力给广大学生创造锻炼网络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的实践机会,使其能把在专业课上学到的相关理论与实际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得到加强和完善。随着网络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的日渐提升,我们要关注、重视互联网这一把双刃剑,如何取长去短,加强和完善高校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如何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是高校教育工作管理者所面临的主要的困境。

(一) 加强校园网络信息的管理

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改变枯燥乏味的传统教育模式,使我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拥有相应的指导力、感染力。 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好学校校园网站增添绿色主页,设立校友交流、学习的园地;学院大事件等网络交流板块,以文字、图像、影片、音频为主,借以动态、逼真传神的方式来高唱校园生活的主题曲。

(二) 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教育

对于部分大学生上网的不良行为,学校不仅要在技术层次方面渡过校园网络信息管理的难关,还要强化对学生正确的网络教育引导。 学校教育工作管理者可以在优秀学生中选出网络信息管理员及网络道德管理员,及时获取班级及宿舍学生的上网情况,特别关注相关不良上网行为,对于沉迷网络、荒废学业且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且时刻留意他们,帮助他们走出网络误区。

(三) 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

网络的隐密性和虚幻性,能让人们在虚拟的世界和真实的现实生活的行为表现有极大的差别,乃至判似两人,致使真实的“本我”和虚构的“自我”没办法完美重合。在校园的日常生活中,有些学生不愿意和同学或老师、辅导员交流沟通,反倒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因此, 大学生应该清楚明白自身的主要任务,尽自身最大努力学习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多参与校园各种文化活动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尽可能培养自身广泛的兴趣爱好,使自身注意力集中于现实生活而非虚拟的网络世界,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抵制网络误区的诱惑,形成良好的网络文明习惯。 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上增设心理咨询的论坛板块,给师生交流沟通开辟网上渠道。

(四) 多组织积极健康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风格迥异的网络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借以提高学校的网络文化品位。 积极组织思想类文化活动,组建各类文化小组, 举办互动沟通、美文征集赛、辩论赛等;积极组织娱乐休闲类校园活动,举办校园网络歌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读书评书活动,要求师生交流互动参与整个比赛的过程;积极筹办创造类校园活动,组织“挑战杯”、拍摄MV 比赛、大学生创业大赛,鼓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积极组建服务类的校园活动,增设学生心理指导、生活及就业指导的网络渠道,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

[1] 熊涛.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5):27-30 .

[2] 张华强.不良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犯罪[J].山东省团学校报,2008(1):32-34.

[3] 周正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44-46.

[4] 刘慧瀛,程相喜.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 (3): 25-26.

2017-04-17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项目“大学生上网需求及其引导路径分析——以广东金融学院为例”(项目编号: 201511540034 )

陈浩芬(1994-),女,广东揭阳人,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电话:18826243851。

G641

A

1671-4733(2017)04-0035-02

猜你喜欢
校园网校园大学生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VRRP和MSTP协议实现校园网高可靠性
大学生之歌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