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2017-03-08 18:11蒋维西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职业院校互联网+

蒋维西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重庆401331)

“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蒋维西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重庆401331)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趋势进一步加速;作为培育高级技术应用人才的职业教育也需与时俱进,从各个层面加快与互联网的合作与融通;互联网的加盟,使得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得以突破传统建设中的困境,促进实现信息化校园,提升学校竞争力;以加强基础硬件设备和资源建设,实现“互联网+物质文化建设”;依托互联网媒介,促成“互联网+精神文化建设”;发扬互联网蕴含的开放、人性化理念,生成“互联网+制度文化建设”。

互联网+;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也成了学界热议的焦点。教育学界不乏有很多学者探讨论述了“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及推行机制探析。本文拟就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如何与互联网融合以及融合的路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互联网+”的内涵

面对“互联网+”,有人将其理解为一种“理念和趋势”[1],也有人把它定义为是一个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2],还有在政策文件中,“互联网+”成为了“传统领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3]。尽管各界对“互联网+”有不同的解读,但就教育领域而言,笔者认为,“互联网+”在当前阶段依然是以一种“理念初步应用于实践”的形式呈现和存在。可以说,“互联网+”是“微课”“慕课”等众多案例身上总结出来的经验性的抽象理念,这个理念包含着人们欲将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度融合的诉求。同时,“互联网+”更是一种脱离了空洞并指导于实践的理念,秉持这种理念不仅会促使“微课”、“慕课”的实践朝着深层次发展,更会促进教育领域生成更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形态产物。因此,所谓的“互联网+教育”并不只是传统教育与互联网的低端切合,更是一种“从形式到内涵、从思维到行动、从要素到结构的全面叠加与互构”[4]。因此,可以看出,“互联网+”与“微课”“慕课”的关系就是理念与实践的关系,正确的理念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经过完善后的理念又指导更多的实践、创造更多新的实践产物。

在信息化时代,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化离不开互联网的助力。互联网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就是依托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方式,让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细胞核”与互联网这个“细胞膜”纵深有机的融通,凭借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立体式多维度系统变革,形成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互联网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必要性

(一) 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校园的必要保障

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理应与时俱进、迈向现代化。因此,实现数字校园、信息化校园成为了各个职业院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事实上,“数字校园的本质不是信息环境的优化及数字空间的拓展,而是基于此引发的教学和管理过程的重构”[5]。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化校园的实现尤其需要课程与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重构,而重构更需要稳步科学的措施。互联网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科学的数据分析与高端的智能还原,通过互联网技术与课程的融合,会最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传统的“授-受”的教学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学情的科学分析,教师可以快速准确的掌握每位学生的知识缺陷与学习习惯特点,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 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师生产生积极影响。人本主义的制度文化可以减轻管理者的压力,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姿态面对师生。乐观向上的精神文化能够激发师生的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形成共同的追求。因此,优质的校园文化自然是职业院校吸引学生和师资的关键因素,是自身吸引力的本质体现。互联网的加盟,通过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校园环境文化散发着时代的气息;依托其开放包容理念的渗透,让校园制度文化更加严谨和人性化;凭借多元技术手段,让校园精神文化得以更好的凝聚和弘扬。正是互联网的融入,使得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焕发了新的活力,有利于提升职业院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 有利于突破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关注,面向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经费大量投入,西部地区的职业院校基础设施逐步健全。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实施等层面依然与东部院校存在差距。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又有自身的缺陷,“留不住”管理人才,“用不了”优质管理信息资源,“引不进”成功管理经验。如今,借助互联网的超时空性使得西部地区的职业院校得以和东部地区一样可以获得更加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建设经验,原先先进经验难获取的问题得到了一部分缓解。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很多优质管理信息资源大部分以免费的形式呈现。另外,依托“互联网+”,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式,使得文化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激发师生参与热情,提升文化活动的质量。

三、“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寻

(一) 加强基础硬件设备和资源建设,实现“互联网+”物质文化建设

雄壮的校园使人胸襟开阔,有历史沉淀的校园启发人的心智,便利通达的校园建立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同样,数字化的校园带给人的则是开阔的眼界和海量的学习资源。2016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因此,学校进行物质文化建设,实现数字化校园,就必须加强基础信息化硬件设备的投入和建设。首先,加大设备投入,学校在配置信息化设备时,要根据新老实际需要,解决校园网络主干设备问题,进行设备有效配置,达到设备最大限度;其次,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巧用社会力量开发信息软件,搭建课程、管理、考试评价等资源平台,使师生获取课程资源更便捷、学校管理更严谨、考试评价更科学。

(二) 依托互联网媒介,促成“互联网+精神文化建设”

学风和校风虽然无形但却有着巨大的作用,不但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还塑造着学生的态度和个性。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本质境界,是影响一个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当前,互联网的加盟为良好学风、校风的萌芽培育了肥沃的土壤,为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和宣传拓宽了路径。首先,凭借“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通过互相点赞、转发评论的方式弘扬校园“正能量”文化,把校园积极的价值观向社会推广;其次,利用互联网平台,有效利用校外资源,达成紧密的校内与校外文化合作机制。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互联网领略优质的企业文化,形成对各个不同企业的文化有所辨别,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自媒体,向企业弘扬职业院校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推广校园文化。

(三) 发扬互联网蕴含的开放、人性化理念,生成“互联网+”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的宗旨在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和育才的功能,即让师生乐于遵守制度,并自觉将制度所规定的逻辑范式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知行的高度一致。但以往的制度建设常常存在着规定脱离实际、人性化缺失的弊病,导致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感慨互联网技术的先进和便捷,更赞叹其深入精髓的“人性化理念”,如果说,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需要与互联网融合,那么将互联网蕴含的开放、人性化理念融入校园制度设计则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为,“真正的变革并不在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与各领域融合的技术,而在于人们在互联网融合背景下所持的理念”[6],毕竟所谓“理念先导”,制度文化的建设也源自先进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探索。

因此,“互联网+”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工具理性视域下的技术型融合,从某种程度上看更是价值理性范式下的一种理念的交汇共融。我们理应充分运用互联网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趋势,秉持互联网开放包容的核心理念,革故鼎新、形成健全又富有人性化的学校制度,摆脱脱离实际、刻板的制度设计理念,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校园制度。首先,依托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为校园制度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其次,内化互联网人性化的理念,在校园制度设计中秉持以人为本的制度观,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特征和心声;最后,健全校园互联网管理制度,完善学生在校使用互联网的制度规范,促进互联网与学校教育的有序融合[7]。

[1] 张意轩,赵展慧,朱少军.互联网正深度改变生活[N].人民日报,2014-04-21(009).

[2] 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R].2015-4-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2015-07-04.

[4] 李宏亮,赵璇.基于“互联网+ 教育”的课堂教学重构[J].上海教育科研,2016(5):81.

[5] 唐盛昌.数字校园引发的教学重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3(5):93.

[6] 蒋维西,杜萍.“互联网+课程”理念的内涵、价值与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6(31):1.

[7] 裴根,孙波.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6(10):93.

[8] 刘瑞麒.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0-22.

2017-04-12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复杂性思维视域下教师教学智慧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YJA880015);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3050)

蒋维西(1992- ),男,浙江温岭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学论, 电话:13752824548。

G641

A

1671-4733(2017)04-0043-0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职业院校互联网+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