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

2017-03-08 18:11孟玲云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社区政治思想

孟玲云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621000)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

孟玲云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621000)

高校社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除课堂学习外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这一空间中活动,只有对这一区域进行文化建设,才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高校社区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相关知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社区文化两者之间相统一的关系,在探究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社区文化; 影响

“处于高校之中或高校周围,主要由高校学生组成的,辅以必要的指导和管理人员,以学生宿舍为主,包括文体活动场所、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等在内的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生活区域,就是高校社区。”在这一区域内,形成的一切文化现象就是高校社区文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着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对其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校社区文化无形当中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社区文化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社区文化两者的概念虽然具有差异性,但由于他们都担当着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责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两者相互融合、彼此影响。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导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高校社区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们的行为习惯,使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使学生的人格品质、道德修养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良好的高校社区文化的建设,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发挥高校社区文化培养人的功能,从而,塑造出身心健康、品德优异、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作用的发挥是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各高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但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有些学校的文化呈现出一种鱼龙混珠的状态,这就使得高校社区文化的建设困难重重。这些问题的解决,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先进的理论,具有高瞻远瞩的功效,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因此,它主导着高校社区文化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正是适应高校社区这一社会存在而产生的,并在一定条件下指引着高校社区文化的建设,主导着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起着引导和把握的功效。反过来,高校社区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 高校社区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高校社区文化是通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它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对大学生住宿的场所加强建设。学生们在此进行休闲娱乐、生活交往、思想交流。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改革,学生住宿场所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的进展,并且相应的管理模式也不断的完善,构建出文明的住宿文化;其次,高校社团作为高校社区的关键部分,是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建的,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的社团。学生社团通常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加强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提高学生们的认可度;再次,高校内的生活娱乐设施不断完善。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文体活动,使得身心愉悦并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以生活娱乐设施为载体,促进自己的身心发展,活跃自己的思想。同时,学生最基本或者最基础的素质得到完整的、充分、自由、而又和谐的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提升。在我国,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中,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空间的载体作用,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这两者密切的配合,共同构建出和谐的校园。

二、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社会化也在不断的革新。虽然高校不断完善了对社区文化的建设,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具有自主性,在其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仍存在不足。

(一) 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的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之中,虽然在其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总体趋势是好的,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但在发展过程中,其建设仍有一些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解决。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各种文化在高校传播,尤其是一些网络热词更是层出不穷,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词语都会在高校引起广泛的传播。这些热词在使得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充满活力的时候,也给学生们的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为高校一般课程较少,学生们的自由时间较多,一些学生松散懒慢,浑浑噩噩的度日子,在学校里磨洋工。有的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四年,到毕业时只能两手空空感慨万分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无疑给其造成相当大的阻力,使得高校社区文化的建设相当困难。高校社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发展不成熟的产物,因此,它的建设势必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社区文化建设总体趋势是好的,但在建设时会出现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由于高校社区文化是多种力量作用的产物,所以在其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也纷繁各异,追本溯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学校的重视度不够

目前,学校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的重视度较低。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主要由高校委拖的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管理,高校则把重心放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些学校与后勤管理部门职责不分,使得社区自我管理队伍的建设还很落后,社区内的各种设施还有待完善等等一些问题。即使有些学校进行社区文化建设,也只注重学生公寓、活动娱乐场所的建设,却始终没有把高校社区看作是培养人的重要阵地,忽视了这一场所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这类学校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有待提高。

2.学生对建设社区文化的认同度不高

大学生不仅是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主要的参与者。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这就造成他们对高校社区文化的参与度不同。在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大多数学生都是贯彻执行学校的方针政策,他们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只是一味的执行命令却很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变成了任务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失去了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在集体中的参与意识也随之下降,他们甚至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社区内的共同利益关心淡漠,只是寻求一时的安逸。因此,这些学生对社区内的各种活动关注较少。

3.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近些年来,各高校交流频繁,高校社区文化建设还处在发展阶段,其发展也千篇一律/相互模仿,使得高校社区文化犹如一潭死水。由于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中缺少创新型人才,创新思维僵化,创新能力不足,使得社区文化建设长久徘徊在原地。现有社区文化的形成都是在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中建成的,几乎没有自己的创新思维。有些高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缺乏内在动力的驱使,没有对社区文化进行建设的主动性,他们只是迫于形势的变化不得不进行创新,但其创新也不外乎于照搬别处的经验而已,很少有本校自己发展的一套模式。总之,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高校的创新性人才还很短缺,文化建设的自主性不足,使得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独特性,发展相对缓慢。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 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制度方式,规范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实现高校社区和谐的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需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高校社区内的规章制度应不断的完善,成为学生们的行为准则。在规章制度中理顺管理关系,明确职权,各司其职,做好自己范围之内的事。高校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完整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各部门的职责,各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做好各项工作,为高校社区营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氛围。为了更好的培养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用制度形式这种强制性的方式在学生们中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育人的效果。高校的规章制度是建立高校社区文化的需要,是规范指引高校社区文化的发展和学生行为习惯的需要。但是过于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得学校死气沉沉,缺少活力,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各方面才能的提高,高校社区文化的建设也缺少动力,不利于百花齐放景象的出现。因此,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同时,我们必须发挥创新能力,实现多元化的管理模式,让制度参与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社区文化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化解社会各种矛盾,协调社会各种利益,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毋庸置疑,各种力量的参与对社区文化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应发挥其领导的功能。学校应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全方面的整体规划,并且学校应该对管理高校社区的专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其次,后勤管理部门应承当起自身的责任。为社区提供贴心的服务,使得各项设施更加健全,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在社区内构建起优美的文化环境;最后,在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应认识到高校社区的生活是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一阶段,高校社区是他们锻炼自己能力的最好空间。因此,对于社区内的活动学生们应积极主动的参加,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 加强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

“实践活动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益面,将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理论和行动的有机统一。”其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功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加强实践活动势在必行。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社区文化的建设主要通过扎实推进精神文化建设这一实践活动来实现。精神文化通过渗透性的原则无形当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培养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因此,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良好的高校精神文化是衡量一个学校德育成败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意识。

校方应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让学生在这一空间中健康成长。首先,应培养学生们的集体主义观,反对利己主义的倾向,养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气。集体主义观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养成的一种思想,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其次,在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时,不能脱离学校的客观实际,不能脱离学生自身的素养。在进行创新时,既要关注形式的创新又要注重本质和内容的创新,养成良好的创新精神;最后,高校要注重民族精神的推广。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既有修身养性的一面又有伦理道德的一面,这些精神文化对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1] 李娜.我国高等院校社区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6.

[2] 李晓兵.论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3] 陈实.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2.

[4] 董高信.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5] 马宁,毛晓红.高校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124-127.

2017-03-24

孟玲云(1991-),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电话:15182373068。

D641

A

1671-4733(2017)04-0045-02

猜你喜欢
社区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社区大作战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