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倾向及主题变化

2017-03-08 18:11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狄更斯浪漫主义经历

曹 卉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510520)

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倾向及主题变化

曹 卉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510520)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从小生活在贫苦家庭中的他,经历了英国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和黑暗生活;他的创作中充满了多种意蕴主题,并且在批判现实的同时又具有浪漫主义倾向;基于此,以《远大前程》为例,对狄更斯的浪漫主义倾向进行研究,并且深入的探讨其主题变化。

狄更斯; 《远大前程》; 浪漫主义倾向; 主题变化

浪漫主义创作思潮,出现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初,英国文学和欧美文学都深受其影响。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运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华丽的辞藻、遐想的情节以及夸张的创作形象来对事物和场景进行渲染,进而展现理想化的事物,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而与现实主义文学相比较,浪漫主义强调塑造儿童形象、回归自然以及主观的感受,凸显作者内心的热情和追求理想的决心。《远大前程》是狄更斯后期创作的成熟作品之一,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较,更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揭露了现实丑恶的一面,展现出了多变的主题意蕴以及戏剧性的场面。

一、狄更斯作品中出现浪漫主义倾向的原因

首先是狄更斯童年生活的独特经历。狄更斯在儿时所经历的不幸遭遇对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成为其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在狄更斯的作品中,主人公的童年经历都是不幸的。比如,《远大前程》中的男主人公皮普,狄更斯对其儿童经历倾心塑造和刻画,进而展现出自身对儿童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儿童形象的塑造能力,充满了狄更斯的浪漫主义创作特征,进而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次是受到欧洲18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18世纪的英国诞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例如拜伦、雪莱、布莱克等等。并且当时狄更斯正处于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繁荣时期,所以在创作特征和风格上或多或少受到其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狄更斯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无法避免浪漫主义对其的影响;最后是受到英国浪漫主义传统文学影响。传统的英国文学主要强调现实主义创作,但这种特有的现实主义是与浪漫主义相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他们都是典型的通过二者相融合进行创作的作家,受到了英国浪漫主义传统文学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其作品具有特色的同时彰显个人个性,在批判现实的同时充满浪漫。

二、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倾向

(一) 关注儿童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儿童是人类的最原始的状态,是人们应该爱护和关注的。而塑造儿童形象、关注儿童以及描写儿童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所强调的创作主题和创作特征,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继承了这一理念,将“儿童是成年人父亲”的观念发挥到极致。狄更斯痛苦的童年经历也对以后的情感和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父亲由于拖欠债务而入狱,狄更斯在十二岁时就进入一家工厂做童工,赚钱还债,进而在他的作品中儿童形象都具有一种哀婉和感伤的情绪。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所塑造的皮普和艾斯黛拉是典型的例子,是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牺牲品,同时他们自身的童年经历也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在描述皮普和艾斯黛拉的不幸童年经历时,精心地刻画各个细节和其内心的感受,塑造一个真实生动的儿童形象,进而体现出浪漫主义倾向。

(二) 回归自然

《远大前程》中主人公皮普的经历展现了狄更斯的回归自然观点,形成了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自然人的整体过程。皮普最开始是一个生活在乡下过着快乐和勤劳生活的自然人,而后在庄园遇到艾斯黛拉,并为了追求她而选择成为一个社会上的上等人,在神秘人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却被社会的虚荣逐渐吞噬,进而变得吝啬和忘本,开始堕落。后来自食恶果,失去了一切。随着其远大前程的破灭,皮普开始反思自己和面对现实,回归原本的生活和自然之中,进而找到自己,获得心灵的升华。

(三) 追忆过去

在19世纪,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通过成年人回忆童年的形式进行创作。在《远大前程》中,狄更斯也运用了回忆过去的浪漫主义形式进行描写,例如主人公皮普介绍自己姓名和身世的时候。小说中是通过第一人称来叙述皮普的成长经历,开篇描述了皮普的童年往事以及心理感受。这种手法不仅仅再现了皮普儿时的内心感受,塑造一个具有童真的儿童想象,也通过成年人的声音表达当时童年的感受和经历。在这种情况下,作品诞生了两个皮普,一个经历故事,一个叙述故事,通过浪漫主义手法展现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的批判。

三、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主题变化

(一) 死亡主题

《远大前程》的开头就营造出死亡的氛围,呼啸的寒风、昏暗的沼泽地以及荒凉的公寓,同时也描写了许多人物的死亡。乔大嫂由于性格暴躁惹怒了残暴的奥立克,被其偷袭打致重伤,最后不治而亡。郝薇香也在受重创之后性格变得扭曲和乖戾,在被康佩生欺骗和抛弃后,一直过着与人隔绝的生活,甚至可以用活死人来形容。她在自己荒废的庄园中埋葬了她的生命和青春,同时也毁了两个青年人的情感和生活,虽然在老年时有所悔悟,但最终死在了一场大火中。马格维奇由于生活困苦成了小偷,在康佩生的教唆之下成了罪犯,由于被康佩生诬陷判了重刑。后为报答皮普而将自己在澳洲养羊所赚的钱汇给皮普,帮助其成为一个上等人。马格维奇的命运就是对资产阶级社会中下层人民的写照。最终的安详、平静离世,也体现了爱的力量。

(二) 善恶主题

狄更斯善于运用童话模式和儿童心理去描写现实生活,带有儿童心理特征的故事体现当时扭曲变形的英国社会。《远大前程》不仅仅描写了善与恶的矛盾,还描写了皮普自身善恶的变化,进而描述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皮普在郝薇香的设计下爱上了艾斯黛拉,将成为上等人作为生活目标,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善良的皮普逐渐被虚荣所改变,开始出手阔绰,享受生活,无所事事地过日子,同时抛弃了自己以前的朋友。皮普的变化可以说明名利和金钱对青年人有着多大的伤害。在皮普受到现实生活的打击时,原来的朋友给予他无私的帮助,进而帮助皮普找回自己的人性,并且认清了社会,进而经历了一个善战胜恶、由悲到喜的过程。《远大前程》的童话式结局展现了其以爱与善为核心的思想。

(三) 爱情主题

作品阐述了两段让人为之动容的爱情故事:郝薇香小姐在新婚之日被抛弃以及皮普对郝薇香养女艾斯黛拉的追求。郝薇香小姐在年轻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名叫康佩生的上流社会绅士,他疯狂地追求郝薇香,声称会永远地爱她,从来没爱上过谁的郝薇香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一心想要嫁给他。但是郝薇香万万没想到康佩生是为了财产与自己同父异母弟弟一起串通好欺骗自己,在结婚的当天康佩生并没有出现,财产到手后彻底地抛弃了她。这个故事描写出上层社会的人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的行为。郝薇香将所有的怒气和怨恨都发泄到男人的身上,让自己的养女接受上流社会的教育,使其成为了肆意玩弄男人的无情高傲的女人,而皮普也成为了她的报复对象之一。皮普一心想要成为上等人,进而得到艾斯黛拉的爱情。但由于艾斯黛拉从小受到郝薇香的影响已经形成了等级概念,最终嫁给了一个很有钱但性格暴虐的男人,皮普的感情也因此伤痕累累。郝薇香由于感情受挫而报复男人的行为表达出她的冷酷和自私,而皮普即便知道艾斯黛拉玩弄他的感情,但依旧深爱着她,可见其对爱情的忠诚和执着。

(四) 女性主题

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塑造了多种的女性形象,例如抱有贵族幻想的卜凯特太太、凶悍粗暴的乔大嫂、朴实仁爱的毕蒂、无情美丽的艾斯黛拉以及最为复杂和独特的郝薇香小姐。艾斯黛拉在被郝薇香小姐收养之前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她的父亲是一个囚犯,而母亲是一个杀人犯,在被收养之后成为了郝薇香小姐报复男人的工具。而郝薇香小姐则是当时父权社会的牺牲品,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她遭受康佩生的抛弃和欺骗,丢失了金钱的同时沦为他人的笑话。这两个女性形象从不同角度上展现出当时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

四、结语

狄更斯作为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家,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的现象给予批判,向读者们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真实情况,但狄更斯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浪漫主义,在他的作品中能够看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儿童的关注、对童年的回忆。除此之外,文学作品包含多种开放性的主题,它既是客观世界的反应,也是作者情感的体现,其主题的变化呈现出统一和对立之间的复杂性,同时让读者的主观性随之产生阅读的多样性。

[1] 陈柳青.论狄更斯《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倾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5):61-63.

[2] 文伊莎.“Great”理想的幻灭之旅——比较视野中的《远大前程》和《了不起的盖茨比》[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7-148.

[3] 刘艳.刍议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倾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6):96-98.

[4] 周道凤.查尔斯·狄更斯名著《远大前程》中皮普性格变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65.

2017-03-31

曹卉(1984-),女,湖北孝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电话:13131151838。

I561

A

1671-4733(2017)04-0143-02

猜你喜欢
狄更斯浪漫主义经历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