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障碍及对策研究

2017-03-11 00:35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户籍制度务工人员城乡居民

辛 远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当代中国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障碍及对策研究

辛 远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随着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阻碍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的因素也很明显,表现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居民经济权利的不平等、城乡居民社会权利的不平等,这些因素阻碍了城乡居民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城乡居民;障碍;对策

一、当代中国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障碍

1.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影响城乡居民身份平等

自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颁布以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在中国生根发芽,把中国人口分为农民和城镇居民两大类。进入21世纪,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人们习惯称为“农民工”,这一身份具有双重性,他们在职业上是工人,在户籍身份上仍是农民。农民、农民工和城镇居民由于户口性质的不同,在享受权益时受到区别对待,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在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到不同的待遇。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使进城务工人员遭到更多的歧视。[1]进城务工人员处于城市中的低端劳动力市场,从事一些城市人不愿意干的工作,特别容易遭到城里人的歧视。这些歧视的存在会使城乡居民在身份认同上存在差异,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元户籍制度还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机会平等和资源分配。在现实生活中,城乡居民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实惠时,表现出城乡居民在机会和资源面前的分配不均,这种不均等分配也会影响城乡居民的身份认同感。

2.经济权利不平等影响城乡居民的身份认同

首先,城乡居民就业权利的不平等。[2]由于自身能力和素质的限制,农民工只能进入城市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从事一些体力型的劳动及劳动时间较长的工作,经常受到就业歧视,被一些行业拒绝。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能力和素质明显提升,但有时依然会遭到城镇居民的歧视,城乡居民在就业方面依然会表现出不平等。其次,同工不同酬。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城乡居民在面对同一劳动岗位会出现不同的工资待遇,外来务工人员工作不稳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和就业环境差,这些都是由城乡居民经济权利的不平等而造成的。由于工作待遇的不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出现差异,这也会影响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的实现。最后,工作环境和职业安全会影响城乡居民的身份认同。进城务工人员进入城市工作生活,经常会面临生活条件差、待遇不稳定等情况,[3]与城市居民相比,进城务工人员更具较快的流动性,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减少社会管理成本,采取两种不同的安置办法,提供的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也不一样,而且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时间一般较长,收入较低,工作安全措施不严格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也会严重影响城乡居民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3.社会权利不平等阻碍城乡居民之间的身份认同

首先,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不平等。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资金主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社会保障覆盖到城市中的每一个居民。而农村社会保障虽然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下,社会保障覆盖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工由于工作不稳定,许多单位或企业不愿意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障资金,而农民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这部分人根本无法缴纳社会保障金,参保率一度很低。其次,城乡居民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使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受挫。我国法律规定,城乡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但实际生活中,城乡居民受教育机会表现出一种不平等性。具体体现在:国家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不平等,乡村中小学校舍建设以乡、村自筹为主,中小学教师工资较低,而城镇中小学校舍建设大多以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中小学教师工资较高且社会保障待遇好;城乡居民子女入学标准是以户口为依据,把居民子女分为农民子弟和城镇职工子弟,相应地进入农村中小学和城镇中小学;近年来出现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城乡居民的教育不平等导致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最后,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不平等。当前,虽然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即城乡居民在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不平等,具体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等,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居民生活设施比较健全,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待遇的不平等,城镇居民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待遇,而农村地区实行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者在医疗硬件和医疗服务以及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居民文化事业发展也不太平衡,这对于丰富农村村民的精神生活很不利。

二、当代中国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对策

1.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是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的制度保障

城乡二元户籍制使城乡居民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面临诸多限制且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而要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使城乡居民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能够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改革使城乡居民身份不平等的二元户籍制度。首先,实行准入制和积分制,实现居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对等。只有实行准入制和积分制,实现进城务工人员义务与其享受到的权利相一致,才能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为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提供良好的基础。其次,实行户口统一登记和管理,我国所有户口登记原则应以实际居住地为依据,[4]同时取消农业户口、非农户口的限制,实现城乡户口登记和管理的一体化发展,这样使全体城乡居民首先能够在身份认同上取得一致,不用再因户籍问题而遭到一些歧视,从而让广大城乡居民能够在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平等地享有权利。最后,让资源和机会在城乡居民之间平等流动和分配。二元户籍制度是一种户口分类制度,但附着在二元户籍制度之上的一些权益使城乡户籍有很大的不同,其本质是城乡居民在机会和资源的平等分配上的不均等分配,要使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必须让机会和资源能够在城乡之间平等地流动和分配,只有这样,城乡居民才能在资源和机会面前平等地参与竞争。

2.确保经济权利平等为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提供物质保障

首先,确保城乡居民就业机会和就业权利的平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是每个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而居民平等就业是缩小城乡差距,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应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能够在每一个城乡居民之间平等地流动和分配,使城乡居民树立一种平等的择业观,减少就业歧视。其次,建立公正透明的工资增长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同工同酬。必须建立公正透明的工资制度以及工资增长制度,使人们的工资能够有一种合理透明的增长空间,只有这样,城乡居民获取同等劳动报酬的权利才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最后,提供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工作环境及确保城乡居民的职业安全。城乡居民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会对城乡就业人员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应该为城乡就业人员提供平等的就业环境及工作条件,不能因户籍类型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使进城务工人员能够与本地城镇户籍人口享受到同等的就业环境,同时应该加强城乡就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为就业人员提供一种安全的就业环境,让进城务工人员能够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城镇的发展与他们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

3.公民社会权利的平等是推进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的社会基础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权利,使之与城镇居民能够平等化的享受社会权利。首先,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地享受社会保障的福利待遇。[5]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短缺,参保率低及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等问题,让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避免因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待遇的不平等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从而增加城乡居民的身份认同感。其次,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确保城乡教育资源能够均等化配置,确保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配置。最后,实行城乡居民公共服务一体化,使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地享受社会所提供的各项服务。[6]要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必须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乡居民能够平等的享受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能够平等化,把农村合作医疗能够纳入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水平以内;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因素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事业而努力,充分挖掘农村的文化潜力,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让农村居民能够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这对于推进城乡居民身份认同具有重大意义。

[1]俞玲.户籍制度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俞德鹏.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崔传义.农民进城就业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

[4]韩业斌.户籍制度改革与迁徙自由权入宪路径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2).

[5]付舒.公平理论视阈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层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

[6]钱源.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思 动

Modern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dentity Equalization:Obstacles and Solutions

XIN Yun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rural and urban,have been improved obviously. At the same time,the obstacles of people’s identity equalization are also obvious,including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s,unequal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unequal social rights. These obstacles are negative for urban and rural people to share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obstacles;solutions

2016-12-09

辛 远(1992-),男,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004—5856(2017)07—0029—03

D601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7.008

猜你喜欢
户籍制度务工人员城乡居民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户籍制度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三国吴简中的户籍制度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