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娇杏形象探析

2017-03-11 00:35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脂砚斋贾雨村丫鬟

吴 伟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红楼梦》中娇杏形象探析

吴 伟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娇杏是一个仅在《红楼梦》前两回中出现的小人物,然而其功用却不容小视。文章通过分析娇杏这一形象由模糊到清晰的发展历程,揭示其所蕴含的深层意蕴。

红楼梦;小人物;娇杏;形象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究其原因,除了丰富的文化意蕴、诗化的故事情节外,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也是其广受赞誉的要因。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人们的目光往往聚焦在贾宝玉、金陵十二钗和几个重要的大丫鬟上,而对于同样鲜活的小人物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殊不知,正如海涅所云:“在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里根本无所谓的配角,每一个人物在它的地位上都是主角。”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看到了小人物对于理解《红楼梦》全书的重要价值。如第一回便出场的娇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对于娇杏形象的分析,大多流于即兴式漫谈,缺少全面而细致的论述。为此,笔者就娇杏这一形象做深入的探究。

一、娇杏形象的研究历程:由模糊到清晰

娇杏原是甄士隐家的一个丫鬟,因机缘巧合,最终成了贾雨村的妻子。娇杏出现在第一回文末,第二回开始不久便消逝。全书与娇杏相关的部分不过千余字,然而,在近年来的红楼影视、戏曲改编中,娇杏形象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辞书中关于娇杏的介绍以及与娇杏相关的研究性文章也由粗略变得详细。

(一)影视、戏曲作品中娇杏形象解析

随着影视、戏曲的改编,《红楼梦》的许多故事情节被搬上荧屏或舞台,不仅展现了小说中最为经典的红楼片段,以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而且许多小人物也得以登上荧幕。

在1987年央视版电视剧《红楼梦》中,便出现了娇杏的戏份。在这部经典电视剧里,娇杏虽已出现,然而不过打了个照面,诸如与贾雨村会面等场景都没有呈现。在2010年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红楼梦》中,增加了娇杏的戏份,故事情节也较为丰富,讲述了娇杏与贾雨村从相见到迎娶的全过程。以上两部电视剧中,虽然都有娇杏的戏份,但娇杏不过是一个近乎跑龙套的小配角。

在潮剧《葫芦庙》中,娇杏则跃居为主角地位。这部戏剧中,并非以贾雨村迎娶娇杏收尾,而是讲述了娇杏如何劝诫从政的贾雨村,并最终促使贾雨村选择离开的全过程。显然,这部潮剧增加了许多小说以外的故事情节,从而使娇杏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二)红楼辞典中娇杏形象解析

关于娇杏这一人物,在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中,将其解读为:“谐音‘侥幸’,甄士隐家的丫鬟。无意中回头顾盼雨村,被认作风尘知己。娇杏于雨村得官后即被娶作二房,随即生子扶正。所谓‘命运两济’。见1、2回。”[1](P304)在这里,仅是就小说中的情节客观概述,没有做主观的评价。而在孙逊主编的《红楼梦鉴赏辞典》的人物部分中,除了故事情节简要叙述外,还配有一副娇杏回顾的插图,并有如下评述的文字:“在封建时代,即使是女侍也有着严格的内外之分,然而这个丫头却因偶一回头,对一个不相识的男人——贾雨村看了一眼,就定下了她的终身大事。”[2](P7)“作者用前后两回的篇幅,把时间压缩在极短的范围内,从而显示了命运的无情的拨弄。”[2](P7)

(三)红楼研究性文章中娇杏形象解析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与娇杏这一人物相关的论文有三篇:一是张乘健的《“偶然一着错”的深层意义》(《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3辑);二是梓州刀客的《关于娇杏的“虽无十分姿色”》(《廉政瞭望》2004年第3期);三是李锋军的《偶因一着错 便为人上人——简析〈红楼梦〉中娇杏形象的意义》(《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由这些论文不难发现,研究者经由对小说中某一词句的辨析到娇杏这一形象的全盘考量的研究过程。

除单篇论文外,许多红楼著述中也有不少谈及到娇杏。如蔡元培所云:“作者于汉人之服从清室而安富尊荣者如洪承畴、范文程之类,以娇杏代表之。娇杏即侥幸”;[3](P321)胡文彬主编的《红楼梦人物谈》中“惟有娇杏自侥幸——娇杏之‘侥幸’”;[4](P229)杜贵晨主编、何红梅编著的《红楼女性(下)》(中华书局,2005年版)中亦收录“娇杏”一条,并收录了脂砚斋、刘履芬等相关述评。

二、娇杏形象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红楼梦》前五回是小说的“序幕”部分,也是全书的关键。在这五回中,作者将天上的爱情搬到了人间,由远及近地引出了各类人物,交代了全书的宦海沉浮。而作为小人物的娇杏,竟在第一回即已出现,其中寄寓了作者的深意。

(一)引出第一回“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的回目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中心人物,而是写甄士隐和贾雨村的一段荣枯起伏的故事。“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是将超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联系。而“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则是为了点明全书的主题。

“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的呆了。”[5](P11)这一段文字,是贾雨村初见娇杏的场景描述。从叙述中我们不难推知,娇杏不过是甄士隐家的一个丫鬟,似乎也无惊人的美貌。从闺秀一词的释义上看,闺秀当指那些出身名门望族有着良好才貌的千金小姐,而娇杏几乎全然不合乎这一标准。贾雨村之所以“不觉看的呆了”,并且时时放在心底,除了与其寄居僧房凄苦的经历相关(脂砚斋甲侧批语为“古今穷酸,色心最重”)外,还当有作者寄托的情感。

关于作者的寄托,在第一回中有明确的交代:“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5](P1)“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5](P1)由此,不难发现作者的目的实则是为了“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甲戌本《红楼梦》凡例中脂砚斋的批语也可谓颇中肯綮,其云: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作也。[6](P79)由此可知,作者安排娇杏这一角色的目的是为了借其与贾雨村的故事,浇自己心中块垒,交代全书“为闺阁昭传”,“大旨谈情”。

(二)充分体现《红楼梦》的谐音命名手法

利用谐音命名的方法为文中角色安排姓名,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手法。在《红楼梦》之前的《三言二拍》中,就有不少的典型。然而,像《红楼梦》这样因事随时巧妙的运用倒是并不多见。

仅就《红楼梦》第一回中,就有许多精彩的谐音命名。比如贾雨村一段,脂砚斋就深谙作者谐音命名之意。试举如下:姓贾名化(【甲戌侧】假话,妙),表字时飞(【甲戌侧】实非,妙),别号雨村者(【甲戌侧】雨村者,村言村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原系胡州(【甲戌侧】胡诌也)[6](P92)人氏也。其他如甄士隐谐音“真事隐”,甄英莲谐音“真应怜”,霍启谐音“祸起”,等等。

按照脂砚斋的批语,娇杏,则为侥幸也。细读文本后,不禁赞叹作者设定侥幸情节的精彩构思。一次因寺庙炸供致使油锅火逸,“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5](P16)这几个家人里由后文得知包括娇杏。从一场突然降临的大火里死里逃生,这是娇杏的第一次侥幸。“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5](P16)大火之后,甄士隐只得去投靠其岳丈封素,只携了两个丫鬟,而其中之一即为娇杏,这是娇杏的第二次侥幸。升任新太爷的贾雨村打从封素门前经过,“因见娇杏那丫头买线”,[5](P10)便让门子找到了封家。贾雨村在喝道之声的拥挤大街上,一眼竟认出前去买线的娇杏,这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也是娇杏的第三次侥幸。之后,贾雨村便“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5](P22)在看中门第出身的旧时代,贾雨村全然不顾娇杏的丫鬟身份,这是娇杏的第四次侥幸。“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她扶侧作正室夫人了”,[5](P22)这是娇杏的第五次侥幸。

透过娇杏这五次的侥幸经历,可以深切感受到《红楼梦》中的谐音命名并非简单地利用字音的相近,而是在一点一滴的具体描述中进行自然有机的贯彻。

(三)通过娇杏的眼睛和心理活动,写出贾雨村的个性特征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关键人物,然其个性特征等在作品中并非采用直接描述的方式写出,而是透过娇杏的眼睛和心理活动加以点出。

“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膀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5](P12)这是娇杏看到的贾雨村。虽然生活艰难,然其外貌却给人一种不俗之感。脂砚斋评语其“是莽、操遗容”,可见贾雨村内心深处的抱负不浅。

“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并非久困之人。”[5](P12)这一段文字,是娇杏心中所思。透过这段描写,点出了贾雨村与甄士隐的关联,为下文甄士隐资助雨村做铺垫。

贾雨村在得到甄士隐的帮助后,倘不是因为对娇杏的念念不忘,怕不会再与甄家发生关联。因迎娶娇杏之故,贾雨村得知甄士隐一家的遭遇,“那太爷倒伤感叹息了一回,又问外孙女儿,我说看灯丢了。太爷说:‘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5](P22)在第四回发生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贾雨村并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在明知被牙子拐卖的就是英莲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把旧日恩人的女儿救出苦海。

由此可见,作者安排娇杏是为了塑造并展现贾雨村的忘恩负义的性格。故而后文中得到贾府不少帮助的贾雨村,在贾家败落后狠狠踢上一脚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运用“真与假”的艺术手法,富含寓意

《红楼梦》与其他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把小说坐实,用作者的话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假作真时真亦假”。

关于“真与假”,小说中的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两大关键人物。甄士隐是将神话与现实相联系,他梦中遇到一僧一道,也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贾雨村则是一头联系甄士隐,一头联系贾、林、薛三人。贾雨村与甄士隐后来的联系,很大程度上都与娇杏有关。

第二回中,贾雨村派公差去传唤甄士隐。然甄士隐早已随一僧一道而逝,那封肃忙陪笑道:“小人姓封,并不姓甄。只有当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不知可是问他?”[5](P21)那些公人回答的最妙,他们也不知什么是“真”“假”。娇杏原为甄士隐家的丫鬟,后来成了贾雨村的妻子,会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娇杏这一身份的变化,实则印证了由真入假的艺术手法。

(五)运用对照写法,揭示人物命运

1.英莲与娇杏主仆对照

娇杏原是甄士隐家的丫鬟,而英莲则是甄士隐视为掌上明珠的千金小姐。然最后的结局却是娇杏偶因一回顾,而成了贾雨村的夫人;那个千金小姐却屡遭不幸,被牙子拐卖,受悍妇夏金桂欺凌,最终惨遭殒身。

关于二者命运为何形成如此反差,可从文本中找到原因。一日,那僧看见甄士隐抱着英莲,不禁大哭起来并称英莲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而娇杏则是“因偶然一顾,便弄出这段事来,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缘”。[5](P22)脂砚斋在这句话之后的点评,可以说道破了其中的三昧:【甲眉】好极。与英莲有命无运四字遥遥映射。莲,主也。杏,仆也。今莲反无运,而杏则两全,可知世人原在运数,不在眼下之高低也。【觉双】妙。与英莲有命无运四字遥相照应。[6](P103)

由脂砚斋的这段批语中,我们发现作者在人物建构时就蕴含着一定命运观。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见的各种册子,实则就是后文各色人物命运的张本。

还需论及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娇杏赞的那两句,在现有的版本中存在着“偶因一回顾”(甲辰本、程甲本、甲戌本)、“偶然一着错”(庚辰本)、“偶因一着错”(乙卯本、列藏本)、“偶因一着巧”(梦稿本)的争议。不过笔者倾向于“偶因一回顾”之说,对于其原因胡文彬先已生通过前后文本比较、历代诗歌中“一回顾”词语的使用具体论证。

2.娇杏和贾玉春初见与宝黛初会的对照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她?’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她,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5](P51)这是宝黛初会时的一个精彩片段,然而类似的场景在娇杏身上就发生过。在贾雨村新任太爷从路上经过时,“丫鬟倒发了个怔,自思这官好面善,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于是进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5](P19)

对比发现,娇杏和贾宝玉都有一种“看着面善”“好像在哪里见过”之感。然娇杏看罢,也就随即丢掉并不放在心上,而贾宝玉则发出“久别重逢”之慨叹。其原因在于,娇杏与贾雨村的相见不过尘世间最为普遍的一面之缘,而宝黛会面则是在灵河岸边的三生石畔。相似的场景,不同的感受,这是《红楼梦》描述的又一特色。

总之,娇杏这一人物形象寄托了许多深意,并非作者随意为之。通过对娇杏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窥探出《红楼梦》中人物处理的独特手法,有助于把握作者传达的思想,深刻理解“曹雪芹以《红楼梦》这样一部爱情、家族、社会的悲剧史,再现了末世最后的欢愉,为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盛世高峰,谱出一曲哀切动人的挽歌”。[7]同时,也有助于对红楼梦小人物的进一步研究。

[1]冯其庸,李希凡.红楼梦大辞典(增订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孙逊.红楼梦鉴赏辞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

[3]一粟.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6]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7]杜毓婕.《红楼梦》成书的历史背景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2).

责任编辑:谷晓红

The Image Analysis of Jiaoxing in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WU Wei

(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00,China)

Jiaoxing is a small potato in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but sh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story. The analysis shows Jiaoxing’s developing process from a vague figure to a clear one,and reveals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this figure.

“A Dream in Red Mansions”;a small potato;Jiaoxing;the image

2016-10-20

2016年温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3162016015。

吴 伟(1991-),男,安徽涡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004—5856(2017)07—0079—04

I207.411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7.020

猜你喜欢
脂砚斋贾雨村丫鬟
《红楼梦》中小人物的爱情对人性的启示
《红楼梦》中丫鬟的明争暗斗
论贾雨村《口占五言一律》的诗语叙事
《红楼梦》中平儿的人物形象分析
明传奇中丫鬟形象的文化意义及文人的女性观
偶笑
脂砚斋是曹雪芹的什么人
脂砚斋是曹雪芹的什么人
金圣叹、张竹坡、脂砚斋点评中“犯”概念的探讨
红楼茶馆·脂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