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德育的“三位一体”教育策略研究
——基于对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案例解析

2017-03-11 00:35慈兆泓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幼儿教师口语

慈兆泓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8)

幼儿德育的“三位一体”教育策略研究
——基于对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案例解析

慈兆泓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8)

幼儿教师的职业口语包括教学口语、教育口语和交际口语三种。在一日在园活动中,除了教学口语以外教师使用最多的就是教育口语了。学龄前幼儿的有意注意、逻辑思维和道德评价等方面都还没有发展完全,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使用不同类型的教育口语来帮助幼儿规范德行、塑造品格。然而,很多幼儿教师在使用教育口语时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只关注教育语言的使用,忽略了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示范。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策略,即在思想上影响幼儿,在行为上引导幼儿,在语言上提示幼儿,从而全方位、立体化地完成对幼儿的教育和培养。

幼儿;德育;三位一体;教育策略;教育口语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是教师针对幼儿的思想、行为和语言等方面的不合理之处进行规范时使用的教育用语。实施教育口语的能力是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口语技能之一,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口语的功能,需要从思想、行为和语言三方面共同努力。

一、思想:先内化为品质,再外化为行为

[案例1]雅雅今年三岁了。一天晚上,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但是在父母都还没坐到桌边时,雅雅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妈妈见状就问雅雅:“雅雅,老师有没有讲过《孔融让梨》的故事?有好吃的要让长辈先吃对不对呀?”雅雅听了妈妈的话连忙分辩道:“老师说了,孔融四岁让梨,我今年才三岁。”妈妈听了雅雅的话哭笑不得。

人类的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部分组成。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一些与道德观、人生观相联系的准则、规范的认识和理解;道德情感指的是个体根据道德规范行事或评价个人行为时体验到的情感喜恶;个人在履行某些道德义务时需要靠自身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背后的这股精神力量就是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和结果。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道德认识发展并不完善,尤其是对自身的道德评价能力还不够强。同时,幼儿的心智特点也决定了他们的道德意志还没有发展完全。所以,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应该从道德情感的培养入手,并最终外化为幼儿的行为习惯。结合情感教育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幼儿教师实施教育口语培养幼儿道德情感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将道德认知升华并内化为幼儿的道德情感

案例1中,雅雅的老师可能只是简单地讲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并没有让幼儿深切体会到尊敬和谦让的意义。幼儿无法感同身受,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将这些道德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因此,机械刻板的说教无法让幼儿真正理解道德观念背后的深层含义,也很难自觉地将其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

2.结合时代特色实施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幼儿教师在引经据典时,应该根据当前的社会实际对一些德育素材进行取舍和延伸,尽量贴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幼儿消化吸收。案例1中,教师在跟幼儿讲《孔融让梨》时,没能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适当地丰富和引申故事的内容及其带来的启示,浪费了让幼儿获得更多情感教育的契机。同样道理,在对幼儿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避免大而空的说教,从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出发引导幼儿理解并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幼儿:“奇奇带来了玩具并且愿意借给其他小朋友玩,这就是友善。”“典典答应老师以后要认真听讲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诚信。”这些教育口语比直接告诉幼儿要友善、要诚信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只有当幼儿对道德知识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以后才能切实地去做。

3.要让幼儿“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幼儿教师在制定一日常规时都没能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幼儿的感受。教师经常反复跟幼儿强调“应该怎么做”“不能怎样做”,却很少会想到跟幼儿讲清楚为什么老师会有这样的要求,如果违反规定会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等等。其实,很多幼儿并不理解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他们有时只是单纯地为了躲避惩罚才去“听老师的话”。如果教师能够让幼儿亲身体验遵守规则的好处或是违背规则的后果,就能使幼儿对规则产生内在的需要,而不仅仅是把规则当成是一种外在的控制去被动地接受。比如,对于幼儿不爱吃饭的现象,教师不用苦口婆心地劝说或是严肃认真地命令,当幼儿充分体验到饿肚子的感受以后,就会对按时吃饭这个规则产生内在的需要。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内在因素,也是维持人类自觉行为的推动力量。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应该引导幼儿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理解规则。只有让幼儿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才能让他们由心而发地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行为:言行合一,以行养德

[案例2]幼儿园午餐时间,李老师看到亮亮一边吃饭一边跟旁边的小朋友聊天,于是走过去跟亮亮说:“亮亮,吃午饭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哦!不然会影响其他小朋友吃饭的。”听完老师的话,亮亮很委屈又很不服气地说:“那老师你吃饭的时候还总讲电话呢!”李老师顿时脸涨得通红。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的具体行动。[1](P296)在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时,人们更多的是看他的具体做法,即道德行为是怎样表现的。以阿尔伯特·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对于人格的养成和道德行为的习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影响儿童道德品质培养的众多因素中,对行为主体的观察以及对榜样的模仿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行为的示范性和对优秀榜样的树立,为幼儿提供一个正确合理的道德模仿对象,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模仿中完成道德学习的过程。

1.教师在教育幼儿的同时更要严于律己

案例2中,教师要求孩子吃饭时保持安静,自己却经常在进餐时接打电话。这种双重标准的行为为幼儿提供了负面的示范,让幼儿觉得自己跟教师不是平等的,自然不愿意再听从教师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和教师都会出现这种言行不一致的情况。例如:过马路时不看红绿灯,想过就过,却总是教育幼儿“红灯停、绿灯行”;外出旅游时事事都想抢在前面,从不排队,却总跟孩子说要温和谦让;告诉幼儿不可以剩饭粒,自己却将吃不完的午餐全部倒掉,等等。幼儿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并不差,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意愿也很强烈。如果让幼儿觉得教师在规则面前有特权的话,就算他们不正面质疑教师也很难心服口服地接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所以,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教师也一定要做到。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规范幼儿行为时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教师在心情不同的情况下对待幼儿的同一行为往往有不一致的做法,可能心情好就对之前批评过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幼儿的良好行为不是一次两次的引导和规范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多次反复的示范和教育。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一定要统一标准。

2.教师要身体力行去配合教育口语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根据皮亚杰的划分,学龄前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刚好处于“前运算阶段”。一开始幼儿受“自我中心”思维的影响,只是在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耳濡目染一些道德知识。到了阶段后期,幼儿逐步摆脱“自我中心”的状态,进入“道德他律”阶段。他们从成人那里吸取知识,于是成人便成了他们获得知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他们不仅在理智和情感上顺从和尊敬成人,而且实际上受到成人的支配,所以此时儿童的道德活动具有“他律”性质,即把成人提出的要求、规则当作不证自明的、不可侵犯的、必须遵守的。儿童在社会交往中,通过直接观察成人对他人的道德评价,开始掌握对与错、好与坏等最初的评价标准,力图分清是非、好坏,并在成人的引导下开始形成最初的自我评价能力。[1](P305)因此,幼儿教师要谨言慎行,为幼儿提供正确的示范和榜样。3~6岁的学龄前儿童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幼儿有着独特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有时教师耳提面命式的教育不一定对幼儿有效。这不是因为他们“故意不听”,而是因为他们“听不进去”“记不住”。幼儿的注意特点和记忆特点会影响他们对某些教育性语言的接收和理解,有时教师的具体行为反而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对教育口语是一个有效的辅助。例如,每次离开教室都关灯,洗完手把水龙头拧紧,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等等。幼儿如果可以经常看到教师的这些行为,就会在他们的小脑袋里形成某些行为模式并逐渐养成好习惯。

3.充分利用同辈示范影响幼儿的言行

班杜拉认为,观察和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获得新的反应方式,还可以抑制学习者习得的反应或是解除对于这一行为的抑制,这主要跟奖惩有关。当学习者注意到某些行为受到惩罚时,就会减少对这些行为的模仿;而如果学习者观察到某些行为受到奖励时,就会释放对模仿这些行为的抑制。对于幼儿来说,除了教师的言行以外,同班小朋友的表现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如果哪位小朋友因为上课主动举手发言而得到教师的小红花,其他小朋友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如果教师指出哪位小朋友做得不够好,其他幼儿就会倾向于不再犯同类的错误。与教师的直接说教相比,这种同辈间的示范不刻意、不做作,目的性也没那么明显,更容易“润物无声”地影响幼儿的言行。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激励语和表扬语及时鼓励表现优秀或是有进步的幼儿,让其他幼儿看到努力表现的良好结果,从而激发他们规范自身行为的意愿,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语言:站在幼儿的角度跟幼儿对话

[案例3]一位年轻的母亲领着三岁大的女儿上了地铁。当时地铁里人很多,有一位大学生给她们让了一个座位。小女孩儿看到后迫不及待地直奔那个空座。这时年轻的妈妈一把抓住了小女孩儿对她说:“宝贝,现在只有一个座位,可是我们有两个人,这该怎么办呢?哎呀呀,这可把妈妈难住了。”小女孩儿想了一下,然后很开心地跟妈妈说:“妈妈,我有一个办法,你抱着我坐不就行啦?”听女儿这么说,妈妈欣慰地笑了,于是抱着小女孩儿坐在那里。过了一会儿,小女孩儿又央求妈妈帮她背书包。妈妈没有答应而是对她说:“小蝴蝶最喜欢美丽的小花了,它跟谁在一起就说明它喜欢谁。”小女孩儿听了,脸上露出自信灿烂的笑容,对妈妈说:“我要跟小蝴蝶在一起,我是最可爱的小花。”(注:小蝴蝶是母亲对蝴蝶图案的小书包的简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是“正在进入认识世界、创造世界、进入人际关系的世界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接受事物的方式,有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具有富于探索和善于发现的天性。真正的教育者应具有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既不能把孩子过于理想化,给他们妄加一些美妙的特性,也不能不考虑他们在感知和情感方面所具有的鲜明、细腻和天真的特性。[2](P26)幼儿教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天性、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凡事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跟幼儿进行自由、平等、民主的对话。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走进幼儿的心里,教育口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语气要亲切民主

教师在跟幼儿交流时,要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是与教师平等的个体。教师可以多尝试用商量、探讨的语气和开放、选择式的提问形式引导启发幼儿自己做出选择。这样做也为师幼对话营造出一个轻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从而减少幼儿的心理压力,有助于与幼儿沟通。案例3中,这位年轻的母亲就充分尊重了幼儿,把“只有一个位置但是要两个人坐”的情况分析给幼儿听,启发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自由做出判断和选择。这位母亲语气亲切、平和,丝毫没有让幼儿有被强迫做出决定的感觉,在潜移默化中就完成了对幼儿的引导和教育。除了有声语言的交流沟通以外,教师还可以配合使用无声的肢体语言给幼儿以安全舒适的感觉,让幼儿在面对教师时可以更加放松自如。如教育界一直提倡的“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教师通过“蹲下”这个简单的动作让幼儿体会到一种平等与尊重。此外,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都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爱与鼓励。

2.语言要富有童趣

学龄前幼儿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思维和“泛灵”观念的特点。也就是说,幼儿觉得周围的人和事都是充满灵性的,并且认为其他人眼中的世界跟他们想象的一样。所以,教师在跟幼儿进行沟通时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这种思维特点,站在幼儿的角度用一颗童心与幼儿对话,这样教师的话才会更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案例3中,母亲就是用“蝴蝶”和“小花”的比拟成功说服了幼儿放弃原有的想法。这要比直接告诉幼儿“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更有效果,因为这种表达方式符合幼儿单纯、幼稚的特点。幼儿教师在使用教育口语时可以多用一些拟人、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也可以多运用一些拟声词、摹色词和叠音词来增加自身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3.语音要规范,措辞要简洁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黄金期,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免为幼儿提供错误的示范,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师用语要尽量直白、具体,不说“反话”也不要有“弦外之音”,要用成分完整、语意清晰的句子传达信息,防止造成幼儿理解上的困扰和障碍。例如:一位母亲在陪三岁大的儿子吃早餐,小男孩儿不小心把桌边的牛奶打翻了。母亲很不高兴地对儿子说:“看你干的好事!”小男孩儿若有所思地眨了眨眼睛。过了几天,妈妈又为儿子准备了一杯牛奶作为早餐。这回小男孩儿轻轻地将装牛奶的杯子放倒在桌子上,牛奶洒了,母亲看呆了。这则案例恰好反映出幼儿简单直接的思维特点,妈妈那句“看你干的好事!”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种褒奖,所以,后来才会出现幼儿故意倒洒牛奶的那一幕。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切忌以成人的思维特点和说话方式对待幼儿,以免造成幼儿理解上的困惑,影响教育效果。

单凭教育语言的使用不足以令幼儿从内心深处接纳吸收所有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幼儿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通过思想、行为、语言三位一体的有效配合引导幼儿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情感并最终落实到行动上,真正让幼儿受益。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肖全民,周香.幼儿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谷晓红

The Education Solu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for Pre-school Children’s “Trinity”——A Case Study on the Oral Class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Ci Zhao-hong

(Harbin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Harbin 150038,China)

The professional oral training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is for class teaching,education,and communication. In daily educational practice,education speech is the most useful one besides teaching speech. The pre-school children’s ability of voluntary attention,logical thinking,and moral evaluation is not fully developed,so it requires teachers to use various types of language to help them regulate moral and behaviors and shape their personalities. Many teachers’ education language is superficial and formalized,and fails to cultivate moral and emotion and set examples of moral behaviors. Based on concrete cases,a “trinity” educ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creatively,including the ideas of to affect children ideologically,guide their behaviors,and remind them with language. Therefore,it may educate and cultivate children comprehensively and three-dimensionally.

pre-school children;moral education;trinity;educational strategy;oral language for education

2017-02-24

慈兆泓(1985-),女,辽宁瓦房店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1004—5856(2017)07—0139—04

G612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7.035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幼儿教师口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口语对对碰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