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初探

2017-03-16 07:16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爷爷奶奶品德教学活动

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初探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第二小学 林 青

为了科学使用品德教材,拓展教育教学空间,提高教学能力,我们要仔细研究课程,认真研磨课堂的每一个细节,积极改进教学活动,实现最有效的教学策略。

研究课程 研磨细节 教学活动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必须以此为指导,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积极拓展教育教学空间,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一、仔细研究课程,实施有效教学

教学中,我们要针对课程本身,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1.教学目标要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避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制定教学目标要简洁明了,要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比如,学习《社会呼唤诚信》,我们要把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承诺,了解社会中的各种承诺形式作为学习要点。把感知消费者、市民、合同双方对诚信的期待作为学习的难点。

2.选定教学内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要适量,讲多了学生不能消化吸收,讲少了学生又吃不饱。我们要精心安排教材内容,合理组织练习训练,要让学生便于接受,乐于接受,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学习《蔚蓝色的地球》,我先是采用话题引入,我们生活在蔚蓝色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是地球的主人,你对地球了解多少呢?然后是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我们看到地球上有很多蓝色,你猜猜这是什么?白色的又是什么呢?接下来让学生参加读书活动,从太空中看地球全貌,从麦哲伦环球航行了解地球。不断拓展同学们对地球的认识。这样安排教学内容,要点突出,条理清楚,对地球的认识更全面。

3.组织教学活动。(1)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简练。如果老师的课堂语言喋喋不休,啰里啰嗦,就会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降低整节课的学习效率。我们的课堂语言要力求简洁,要点突出。(2)时间把控要到位。我们在备课时,要把教学的每个环节安排妥帖,尤其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有了事先设计,教学时才可以更从容,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实施更精确的调控。(3)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品德与社会,更要体现一个老师的师德,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以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4.优化教学方法。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尽相同。我们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认真分析教材特点、了解具体学情,选用合适的教法。例如学习《我国的国宝》,我就采用了播放视频和讲故事等教学形式,学生通过视频直观了解长城,通过故事加深对长城的认识。

二、研磨课堂细节,实施有效教学

要想上好每一堂课,就要仔细研磨,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尤其要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研磨课堂细节,就是要仔细推敲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如怎样进行课堂导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和板书,乃至于老师在课堂上的眼神、表情、手势等,都可以事先设计,为课堂应变做好准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千差万别,既要遵循教学设计有序展开,又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课堂教学活动具有突发性,可能出现教师意料不到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沉着应对,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生成精彩的课堂教学。

1.积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教师讲课时,都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错过每一个教学细节。学习《让爷爷奶奶高兴》,以学生课前“我做爷爷奶奶追星族”的家庭调查为基础,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认识爷爷奶奶为家庭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自然而然对爷爷奶奶产生敬意,从而理解老人家的情感需求。为了此次活动,我让学生收集了爷爷奶奶的照片和有关爷爷奶奶的故事。有的同学很细心,收集的照片很全面,有爷爷奶奶做家务的照片,有爷爷奶奶以前的工作照,还有爷爷奶奶锻炼身体的照片,我鼓励学生制成动感影集,并写上简洁的说明语。同学们纷纷效仿,一部部动感影集制作成功,爷爷奶奶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真正的明星。

2.巧妙处理学生的“露怯点”。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相交织的过程。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感情十分丰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很自然的。我们面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不急不躁,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修正学生们的学习方向,积极扭转乾坤,化腐朽为神奇。学生从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爬起来,印象才更深刻。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客观面对,要与学生共渡难关,要给予他们信心和力量,学生能够克服困难,改正缺点,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三、改进教学活动,实施有效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真实的学习体验,可以直接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获得对客观世界和万事万物的感悟,我们积极改进教学活动方式,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活动安排要动静结合。教师设计教学活动,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既要有游戏、表演、演唱、练习等让学生身体动起来的活动,又要有讲授、鉴赏、研讨、交流等让学生坐下来用心思考的活动,学生的身体静下来了,但是他们的思维却处在更积极的活动之中。

2.设计活动要难易合适。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每一节课中也应该是多元的,孩子的接受能力也有差异,教学活动安排应该先易后难,前一个活动是热身,是铺垫,后一个活动是发展,是提高。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

总之,品德课堂中有许多智慧的火花,我们要针对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让课程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1】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虹霞.创造一间幸福教室.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6)

猜你喜欢
爷爷奶奶品德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的爷爷奶奶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我的爷爷奶奶
向爷爷奶奶致敬
我的爷爷奶奶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