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特色与经验

2017-03-24 02:48刘青峰
团结 2017年1期
关键词:陕西省委民革参政议政

◎刘青峰

民革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特色与经验

◎刘青峰

近年来,民革陕西省委会 (以下简称 “省委会”) 按照民革中央 “举全党之力抓参政议政”的方针,以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陕西省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参政议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参政议政工作路子,既有上下级组织纵向联合又有相关部门横向合作,既发挥民革人才优势又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既发挥专委会参政议政平台作用又着力推进参政议政人才队伍建设,从诸多方面不断完善参政议政体制机制,促使陕西民革参政议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呈现出新亮点。

一、聚焦重大问题,发挥特色优势,高层协商工作成绩显著

省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在全国政协、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各类民主协商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上,分别就陕西省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方针政策制定、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人事安排等进行民主协商、建言献策,坦诚发表建议意见,对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起了推动作用,关于南水北调、西咸新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依法治国、多党合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取得较大影响。特别是2014年,省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三次参加了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召开的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问题”、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双周协商座谈会,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主持召开的 “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座谈会并做重点发言。2016年12月,省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召开的 “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双周协商座谈会,并代表民革中央作专题发言。其中的发言材料得到了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省委副书记和统战部长的重要批示,并作为交流材料分别在省委、省政协和省委统战部有关刊物上进行了刊发。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全国政协网等重要媒体作了报导。

2014年以来,省委会还积极参与省政协开展的相关月度协商会议,并就 “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保护工作”、“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等问题发表意见,其中有5篇材料被选为重点发言。

二、重视调研选题工作,深入做好调查研究

做好调查研究是搞好参政议政的灵魂,在调研选题上,省委会重点关注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环保等方面,在调研中均由省委会主要领导带队,既注重上下级组织纵向联合又注重相关部门横向合作,工作亮点精彩纷呈。

2014年,省委会形成了 《关于陕西健在抗战老兵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和 《关于陕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几点建议》,受到时任省委书记赵正永同志重要批示,根据批示精神,陕西省相关部门已经实施了对原国民党军队健在抗战老兵实行生活补助正常增长的机制。 《关于陕西健在抗战老兵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也在2015年被民革中央评为民革省级组织参政议政成果二等奖。另外,省委会联合省质监局、省环保厅和西安、宝鸡、咸阳、延安市委会共同完成了 《关于陕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和 《关于关中地区灰霾治理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详实、数据准确、建议中肯,得到中共陕西省委的充分肯定。

2015年省委会联合省环保厅开展了 《关于陕南生态保护与民生工程建设、经济发展的调研》,向中共陕西省委提交了较有分量的报告,并在该调研课题下选取了生态补偿子课题,撰写的提案 《关于多维度推动对陕南生态补偿的建议》引起人民日报陕西分社关注并约稿,省委会进一步调查研究,扩大视角研究形成的 《关于多维度推动对汉丹江上游流域生态补偿的建议》,2016年初在 《人民日报内参》单篇单期刊发,这是陕西民革调研成果首次登上中央媒体内参,也是陕西民主党派稿件首次登上 《人民日报内参》。由此改写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副省长批示,被 《陕西发展和改革》杂志刊登,民革在生态补偿方面的建议取得一定的社会影响。

2016年陕西省委会配合参与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带领的调研组在陕完成了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 “加强西安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专题调研,所形成的 《关于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议》,得到了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配合参与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带领的调研组在陕完成了 “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专题调研,所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了俞正声主席的充分肯定。配合参与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凡带领的调研组在陕完成了 “一带一路与品牌建设”专题调研。

我们在调研中强化横向合作和纵向联合的调研机制。不但配合协助中央调研还和一些省市组织联合调研,同时与人大、政府、政协合作,并大力借助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发挥外脑作用,扩大了调研报告的影响力。

三、注重质量,凸显特色,开拓提案工作新局面

省委会在提案工作上突出民革特色,重视选题和畅通拓展来稿渠道,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将选准题目作为搞好提案的基石,努力寻找到选题的最佳 “出发点”、调研的最佳 “切入点”、提案的最佳“落脚点”。将畅通拓展来稿渠道做为提高提案质量的抓手,保证数量、优中选优,近年来省委会的提案数量、优秀提案数量、被重点督办提案数量,在各党派横向比较中,均稳居前列。

2014年省政协全会上,省委会共提交集体提案7件,提交大会发言3篇。其中, 《关于陕西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机遇建设向西开放战略高地的几点建议》由省政协主席马中平亲自督办。在省政协两次专题常委会上,省委会先后做了题为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陕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的大会口头发言。

在2015年省政协全会上,省委会共提交集体提案13篇、大会发言3篇,其中, 《关于以法治思维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被省政府主要领导督办。在省政协两次专题常委会上,省委会分别做了题为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 《陕西 ‘十三五’规划编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的口头发言。

2016年在省政协全会上,省委会共提交集体提案13篇、大会发言6篇。其中, 《关于将电商产业打造成陕西新的主导产业的建议》被列为省政府重点督办提案。在省政协专题常委会议上,省委会提交的关于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科学构筑西安大都市空间结构》和 《对陕西精准产业扶贫的思考》进行了书面交流。

四、群策群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稳中求进

省委会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信息工作水平。制定了 《民革陕西省委员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评选和表彰奖励办法》;按照 “一支部三信息”考核支部工作;建立了信息完成情况通报机制,定期通报各级组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数量与采用率,被采用的信息,向作者单位党委发函通报;每年度评选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这些举措大大地调动了全体党员参与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积极性。

2014年,省委会在省政协的信息工作30个报送单位中,总分值为第三名,被省政协采用17篇,被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采用1篇,被全国政协办公厅采用1篇,得到省上领导批示的3篇。2015年报送省政协信息382篇,被省政协采用7篇,报送单位中总分值保持第三。2016年,省委会报送省委统战部信息107篇,报送省政协信息303篇,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在省政协各报送单位中位居前茅。其中, 《关于推动汉丹江上游流域生态补偿工作的建议》、 《关于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与陕西兰炭产业发展有效互动的建议》、 《在陕西 “中华原”建设黄帝文化博物馆的建议》等3篇信息被省级领导批示,4篇信息被省政协评为优秀,7篇信息被省政协采用。省委会已连续三年被省政协评为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三年被省委统战部评为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2016年12月,民革陕西省委会召开 “一带一路西北发展问题”座谈会。

五、开拓创新,开启参政议政新模式

民革陕西省委会积极开拓参政议政渠道,创新合作调研模式。陕西民革牵头的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调研”是陕西参政议政模式的创新。

2016年初,在陕西省政协第十一届四次全会上,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陈强部长在参加有关绿色发展联组 (民革、民盟、台盟组)讨论时,提出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开展深化提案党派联合调研;在陈强部长的推动下,成立了以省委统战部主导,民革省委会牵头,民建省委会、工商联及社会人士参加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合调研组。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调研组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强担任,副组长由省政协副主席、民革省委会主委李晓东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陕西荣民集团董事长史贵禄担任。课题组下设源头管理小组、公共管理小组、政策法规小组、技术产业小组、综合协调小组,共有30余位党政领导、政协领导、党派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参与。10余位民革党员参加课题组,并承担课题组长和3个课题小组组长,各小组协调合作就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开展了深入研究。这种组织形式和调研方式参与面广、成果系列化,在陕西尚属首创。

调研组还3次召开座谈会邀请省、市政府相关厅局负责同志研讨,调研历时半年,形成了1本主报告、5本分报告,取得了丰硕成果,所形成的系列调研报告已分别报送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查组、国家环保部和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委办公厅将该系列调研报告转发各市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

六、领导重视,定目标带队伍,抓好参政议政机制建设

我们参政议政工作成绩的取得,首要是省委会领导重视,这也是搞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关键。省委会负责同志一直高度重视参政议政各项工作,对此提出五点要求 “政协提案创优秀,大会发言有影响,专题常委会议有声音,政治协商有见地,社情民意信息有质量”。为准备省政协全会集体提案的选题,每年年初都召开省委会负责同志主持的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联席会议。四季度召开主委扩大会议对专委会调研报告、各市委会选题的调研报告、党员约稿进行筛选把关。对政协全会和专题常委会的大会发言,发言材料均经过撰稿的专家、参政议政部、专职副主委、主委层层把关、润色修改,最终多数被选作大会口头发言。省委出题的调研、省委会年度重点课题的调研,省委会负责同志均亲自带队赴各地做调查研究,调研前专门召开研讨会使调研做到有的放矢,调研形成的报告均经多次修改才定稿。省委会领导主持制订了民革陕西省委会关于落实陕西省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的实施细则,激发了省委会参政议政骨干、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形成了人才竞争、奋发有为的工作局面。

2016年6月,李晓东主委 (前排右二)带领民革、民建、工商联联合调研组在西安市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进行深入调研。

七、畅通渠道,搭好平台,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为进一步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省委会以参政议政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专委会参政议政平台作用,成立了科学教育、祖国统一、社会与法制、经济、妇女等5个专门委员会,分别由省委会副主委兼任专委会主任,并设立秘书长负责专委会日常工作。修改专委会工作细则,实行专委会委员任期动态化管理,把每个专委会委员每年完成1篇信息作为一个硬任务进行了规定,凡不能完成信息任务的委员,下年度就会被淘汰。各专委会每年就各自年度工作计划、选题方向和调研方案等进行了安排部署,参政履职工作得到了较大提升。

参政议政中抓住人才这个关键要素,打造一支过硬的工作队伍,为此建立参政议政人才库。目前省委会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支130人左右的参政议政人才库和20余人工作队伍,人才库涵盖经济、社会法制、政府司法、科技、生态环保、其他领域等6大类人才,人才来源主要是专委会委员和近两年的新党员,这个库还在持续成熟和完善。

回顾成绩,面向未来,陕西民革将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议政工作水平,提高履职能力,努力把民革打造成为紧跟时代步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参政党,努力使陕西民革成为一支中共陕西省委可以信赖的政治力量,成为一支在陕西各项事业中有所作为的政治力量,成为一支可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力量,为建设 “三个陕西”作出更大的贡献。

(刘青峰,民革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部干部/责编 张栋)

猜你喜欢
陕西省委民革参政议政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锻造能打胜仗的精锐之师——记全国脱贫攻坚奖先进单位、陕西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
关于开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研究的若干思考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被查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提升研究
陕西举办“追赶超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提高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
既要把握正确方向又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