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与界别:民主党派在政协发挥作用的双重维度

2017-03-24 02:48肖存良
团结 2017年1期
关键词:组织化界别专委会

◎肖存良

个体与界别:民主党派在政协发挥作用的双重维度

◎肖存良

一、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双重维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建政的重要特征是协商建国,即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协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协商建国过程中,民主党派作为一个参加单位,响应中国共产党 “五一口号”,参与了协商建国的全过程,是协商建国的重要参与主体和协商主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之后,民主党派又进入人民政协,成为人民政协的一个参加单位。1954年制定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基础组成”。2004年修订后的政协章程把 “参加单位”改成了 “界别”,民主党派成为了人民政协的界别之一,所以民主党派最初是以 “参加单位”形式参加人民政协,后又以 “界别”形式参加人民政协,但是无论作为哪种参与形式,民主党派在政协都是一个参与主体,一种政治组织,并以组织化的形式开展活动、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人民政协的组织结构中除了有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等组织性界别之外,还有职业性的非组织性界别,如社科界、经济界、农业界、教育界等界别,这些界别并没有类似民主党派的组织依托,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组织,他们发挥作用的方式虽然也以界别名义进行,但实则主要是以委员个体的名义进行,委员提交的提案主要是个人提案,而不是界别提案,界别也难以把本界别委员所提提案都统和到界别上来,以界别的名义向外公布。对于政协委员中的民主党派成员而言,既有部分党派成员以民主党派界别的形式进入人民政协发挥作用,也有部分民主党派成员以其它职业性界别的形式进入人民政协发挥作用,实则主要是以个人形式发挥作用。如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葛剑雄是复旦大学教授,民革党员,他在十二届全国政协是教育界,而不是民革界别,他在全国政协所提的提案大部分是关于教育的提案,但是他的教育提案也主要是以委员个人提案形式提出,而不是以教育界界别提案提出。这样就形成了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双重维度:第一重维度是以民主党派界别 (组织化、代表民主党派)形式发挥作用,第二重维度是以其它界别形式 (个体化)发挥作用。

二、提案与民主党派的政协角色

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双重维度又可以称之为个体维度和组织维度 (界别维度)。从人民政协的组织结构来看,应该是组织维度 (界别维度)强于个体维度,因为人民政协由界别构成,界别是人民政协的基本组织单位,而且从组织学的基本原理来看,组织强于个体。但是在实际政治运作中,反而是个体维度强于组织维度 (界别维度),即个体突出,界别薄弱。如前面所述的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作为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在政协期间的参政议政主要表现为个人参政议政,而不是界别参政议政,他对2012年教育部研究生招生考试泄题事件进行民主监督也是在会议间隙以个人名义进行的监督,而不是以界别形式进行的组织化的民主监督。媒体在报道葛剑雄两会期间政治活动的时候也是以委员个体活动的形式进行报道的。

再以全国政协提案为例。十届全国政协期间 (2003年-2008年),共立案提案 21843件。其中委员提案 20825件,占整个提案数量的95.3%。各民主党派作为界别所提交提案没有单列,但各民主党派与全国工商联所提交提案总和仍只为 782件, 只占整个提案数量的3.6%。界别、小组提案218件,约占整个提案数量的 1%,其它为政协专门委员会提案 11件。从数据来看,绝大多数提案是委员个人提案,即个体参政而不是组织化的界别参政,个体化参政强,组织化参政弱。就民主党派而言,民主党派作为界别在全国政协所提交提案数量占比不到4%。

十一届全国政协期间 (2008年-2013年),共立案提案26699件。其中委员提案25114件,占整个提案数量的94.1%。各民主党派作为党派界别所提交提案同样没有单列,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共同提交提案1347件,占整个提案数量的5.1%,较十届全国政协期间略有提升。人民团体提案26件,政协专门委员会提案22件,界别、小组提案190件。数据显示,委员个人提案比重虽然稍有下降,但只下降 1.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及其微小,依然没有改变委员提案占整个提案绝大多数的局面。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所立提案虽稍有上升,但也只上升了1.5个百分点,依然没有改变民主党派界别提案数量极小的状况。

国内外文献主要聚焦数字化变革给传统出版业带来的冲击,例如,信息技术(如“云出版”)、管理创新(如编辑流程重构、“融”出版、众筹出版等)和政策扶持等对传统出版业的经营理念、营销渠道和产业分工合作等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现有文献更多关注大型出版集团的信息化变革与应对,忽略了对中小出版企业的转型升级研究。位于产业“金字塔”底部的中小出版企业转型升级到底有哪些路径可走?需要理论界进一步开展研究。本文基于“新三板”挂牌新闻和出版企业数据分析,揭示中小出版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弥补现有文献对出版企业实践分析的不足,对国家政策实施和企业经营具有现实意义。

就界别与委员个体关系而言,一方面,政协章程规定,人民政协由界别组成,另一方面,政协章程又规定,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这样就容易形成界别组织主体与委员个人主体之间的张力。由于前面所述的界别虚化或弱化,就容易导致委员个人主体作用强而界别组织主体作用弱的状况。从内在逻辑上看,界别是人民政协的一个平台或载体,是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之一,而委员则是在这个平台和载体上发挥主体作用。因而在界别与委员个体的关系上,委员个体应该通过界别发挥自身主体作用,而不是脱离界别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三、界别化与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作用发挥

就民主党派界别而言,首先要强调自身界别的委员要通过党派界别来彰显自身主体性,通过界别提案的形式提交提案,而不是主要以个人提案的形式提交提案,从而增加民主党派的界别提案。其次,处于其它界别的民主党派委员既可以其它界别的形式提交提案,也可以把提案提交到自身党派中来,以党派提案的形式提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民主党派界别的提案数量。总之,在界别和民主党派界别建设中,要以界别为核心,把专委会和委员个体吸纳到界别中来,以界别形式参政议政,而不是把界别纳入到专委会中去,或者以委员主体作用发挥来消解界别作用发挥。

第二,加强民主党派界别联系民主党派成员的力度。界别要有力量,除了上面所述的要把专委会和委员个体吸纳到界别中来之外 (这是上层建筑层面的界别力量建设),界别力量的根源还在于界别群众 (这是社会基础层面的界别力量源泉),界别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界别本身作为一个双重代理机构,一方面代表界别群众,把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到政治体系中,体现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之中,另一方面代表政治体系,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到界别群众之中,使界别群众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界别要充分发挥作用,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双重代理功能,因而界别建设要大力加强与界别群众的联系。

第三,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在政协全会中,民主党派界别组织化形式表现得较好,全会中的小组讨论、大会发言等都以界别形式组织开展。但在日常履职活动中,如在提案、视察、社情民意、专题调研、协商监督、提交建议案等活动中,界别组织化形式较弱。在政协常委会中,虽然也是以党派界别形式安排发言,但发言内容大多是委员个人观点,并不一定是党派界别的集体观点。总之,在民主党派界别化建设过程中,要总结并进一步坚持以组织化形式展现的好的方面,同时要从视察、提案、协商、监督、专题调研、建议案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组织化程度,使民主党派在政协的各种政治活动中都是以民主党派整体形象出现,而不是以党派成员个体形象出现。

虽然企业本身拥有一定的资本,且政府有一定的政策资金扶持,但由于国际贸易的资金需求量大,加上区域内企业众多,企业要维持已有业务的运行,难以投入大量可周转资金,企业融资困难。另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也是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洪湖市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发展经济,工业发展缓慢,区域内经济基础相对较差,金融信贷机构发展不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滞后,可提供金融信贷服务的机构少,而作为农业企业,相对于其他类型企业申请贷款较为困难,因而企业难以通过银行及其他金融信贷机构筹集资本。

综合2003至2013年这十年来政协提案的基本数据,鉴于党外代表人士在全国政协中的比例不低于60%,我们可以断定大量提案是以民主党派成员个体而不是以界别的形式提出来的。大量民主党派成员不是以界别的组织化名义参政议政,而是以委员个体化的名义参政议政。民主党派在政协发挥作用的个体化维度显著强于组织化维度。这种状况实际上意味着民主党派在政协的角色发挥被撕裂了,甚至出现“碎片化”趋势,影响了民主党派在政协发挥作用的整体性。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中,本来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以组织化形式参政议政的主要舞台 (民主党派在人大和政府都不是以组织名义参政议政,而是以个人名义参政议政),但是民主党派在政协发挥作用的组织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民主党派在政协发挥作用的核心问题所在。换句话说,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具有双重维度,而其只用好了其中的一个维度,另一个维度没有得到有效运用。

要改变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作用发挥中由于个体化而带来的 “碎片化”趋势,并不是要消灭个体化,把散布在其它界别中的民主党派成员都纳入到民主党派界别中来,而是要在个体化与组织化联系起来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组织化建设,即加强人民政协中的民主党派界别建设。在十二届全国政协中,八个民主党派界别共有委员380人,占全部2237名委员的17%,相对数量并不少,有加强界别建设的组织基础(当然,民主党派界别建设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党派界别自身,而是要拓展到整个党派乃至整个政协体系)。民主党派界别建设取得实际成效之后,再加上民主党派成员在其它界别中的作用发挥,就能从整体上提升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作用发挥。民主党派的界别化建设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处理好界别与专委会和委员个体的关系。人民政协 “设若干界别”,由界别组成,委员也被纳入到各个界别之中,但是由于政协委员是由党派或团体推荐产生,而不是选举产生,在我国的委员推荐机制中,推荐单位在推荐时并不需要与被推荐人直接沟通,因而很容易出现委员对推荐单位并不知情的状况。而且由于委员可以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设置到各个界别之中,也容易出现委员对自身所属界别了解较少、界别意识淡漠的状况,界别意识淡漠就很容易导致界别虚化。此外,在人民政协的日常运转过程中,一些非组织性的职业界别由于缺乏组织依托,界别难以以一个组织实体的形式在人民政协日常政治活动中较好发挥作用,也容易导致界别虚化。但是人民政协自身所设立的专委会则是一个实体性的组织机构,有专职人员驻会工作,其组织化、实体化程度都比职业性界别要高,因而在人民政协实际运作中,很容易出现把界别纳入专委会开展活动的情况 (因为专委会与职业性界别相比 “看得见、摸得着”),这就进一步导致了界别的虚化和弱化。

与职业性界别相比,民主党派界别与界别群众 (即党派成员)的联系较为密切,因为民主党派本身具有一个上下紧密联系的组织系统。但是在全体民主党派成员中,担任政协委员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民主党派成员没有担任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是他们反映自身诉求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民主党派加强界别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与普通党员的联系,争取把普通党派成员的意见和诉求 “囊括”到党派界别中来。党派界别收集整理普通党派成员的诉求和建议之后,一方面能够提出有份量的界别提案,解决界别提案过少的状况,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民主党派的社会代表性,使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发挥作用 “更有底气”、 “更接地气”。

民主党派界别相对于职业性界别而言组织化程度要高,因为它背后有各级民主党派组织作为组织依托,但是在界别被纳入专委会的大背景下,专委会的强大实际上也妨碍了民主党派的界别建设。因而加强界别和民主党派界别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要把界别纳入专委会,而是把专委会纳入界别,一个专委会可以参加多个界别,以专委会支持界别,推动界别建设。所以民主党派界别建设要得到专委会的支持,而不是界别活动纳入到专委会活动中来开展。

(135)毛边光萼苔齿叶变种Porella perrottettiana var.ciliatodentata(Chen&Wu)S.Hatt. 杨志平(2006)

根据红岩水库的实际情况,经过工程数据管理结果,其核心指标体系可以分为:水库淹没处理标准、风浪爬高计算、水库淹没处理范围3项核心指标。

人在享受生的幸福与快乐的同时,最终必然要经历临终期的痛苦、悲哀和恐惧。因此,提高生死品质,大力推进临终关怀事业是提高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需求,更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和美好道德信念。

四、结论

民主党派如何在人民政协发挥作用是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我国政治制度的有效运转。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发挥作用,既可以组织化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个体化的形式出现,二者应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而且组织应该强于个体,但实际情况则恰恰相反,即个体强于组织。因而加强组织化建设即界别化建设是加强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作用发挥的基本方向。具体而言,民主党派界别化建设要处理好民主党派界别与专委会和委员个体的关系,要加强与界别群众的联系,要在人民政协的各种政治活动中提高界别的组织化程度。

(肖存良,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统战理论研究基地副秘书长、研究员/责编 刘玉霞)

猜你喜欢
组织化界别专委会
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碳减排科技专委会成立
中共界别要突出党性特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开创专门委员会建设新局面
县级人大专委会运行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河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现代物流现状及展望
组织化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随诊率的影响
关于政府伦理组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香港立法会功能界别制度30年之重思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