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家庭农场经营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7-03-26 08:23乔聪聪
作物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浏阳市农场土地

乔聪聪,陈 灿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开始快速流入城市,使农村逐渐出现了闲置土地,家庭农场应运而生。家庭农场是指经过一定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选择性农业生产,以农养家、以农发家致富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1,2]。2013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的创立以及农村电商的发展,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3,4]。家庭农场式集中发展的经营模式有助于推动农场产业链化的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是农民未来脱贫致富的良好选择[4]。湖南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浏阳市为长沙地区粮食产量做出了较大贡献,其贡献有赖于浏阳市所拥有的占长沙总数50%以上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2017年浏阳市农业局《家庭农场发展报告》统计,全市家庭农场总数达1428家,进入家庭农场名录的有971家,其中,种植业559家(水稻种植303家,水果蔬菜种植159家,花卉苗木65家,种植其它的32家),养殖业198家,种养结合196家,其它18家。由于浏阳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家庭农场的发展优势明显。而今,家庭农场已成为浏阳农村发展的新型农业经济体,对推动浏阳的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次调研的目的旨在了解当前中小型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改进意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于2017年6月18日至7月25日进行,主要采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调研对象是浏阳市东区浏阳河流域中小型家庭农场(根据产业洞察网《中国农场、牧场行业市场深度评估》中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及其全国分布比例,将经营土地面积33.33 hm2以下的标定为中小型家庭农场)。主要调查范围为种粮大户,兼有部分蔬菜水果农场。共调查48家农场,收回42份有效问卷,实地调查28家,电话访谈14家。调查问卷主要分为6大板块,每个板块4~6个问题,总计29个问题。6个板块包括:经营主体、经营规模用途及土地来源、资金来源与政策支持、生产要素投入状况、收益情况与利润分配、销售渠道。实地考察与访谈法:通过参与家庭农场的简单劳动,交流讨论,听取各个家庭对该农业模式的认识,未来发展规划等,了解他们比较关注、关心的农业问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家庭农场经营者基本状况

经调查,家庭农场经营者男女比例为89∶11;经营者受教育程度不高,各文化程度人数占比为: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本科 =1∶2∶1∶0;家庭人口数以中型家庭3~5人为主,占比71%,其中劳动力人数主要为2~4个,占比93%;其年龄分布为:30~39岁46%,40~49岁22%,29岁以下14%,50岁以上18%,说明整体家庭农场经营者的人口年龄偏大。

调查区域的家庭农场主要以种植作物为主,含特殊蔬菜瓜果;经营管理要求生产者掌握一定的种植管理技术。据调查,79%的生产者学习过专业的管理技术,21%的生产者虽未经过特定培训,但也根据经验摸索出了适合的生产管理方式。

2.2 家庭农场的经营状况

所调查的家庭农场包括种植型、养殖型、种养结合型、综合经营型(种养兼休闲型)等形式,但以种植型经营为主,也存在一定比例的种养结合型和综合经营型,三者占比分别为57%、36%和7%。其中,36%的种养结合农场中仅有十分之一的土地用来养殖禽畜,且以散养为主。7%的兼有休闲农业的家庭农场,在休闲农业的带动下取得了可观收益。经营模式分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和公司制四种。个体工商户与合伙制占有较大比例,分别为46%和22%,个人独资企业和公司制则分别占有25%和7%的份额。关于经营目标及未来规划,少部分人有明确的目标,期望农场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另一部分人仅为营生,希望市场形势良好,以市场带动经营。

2.3 家庭农场土地使用状况

表1表明,本次调查家庭农场的土地总面积2~26.67 hm2不等。如将2~4、4.01~6.67、6.68~13.33、13.34 hm2及以上分别标定等级为1级、2级、3级、4级,各等级中农场数量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表中记为数量占比)分别为:43%,14%,25%,18%。该结果显示,当前浏阳市的家庭农场经营以1级形式为主。家庭农场所用土地平均有90.3%来自于土地流转,其土地获得途径为通过村委会帮助与村民签订的土地流转协议。浏阳市土地流转价格根据3750~4500 kg/hm2稻谷折算,即每公顷土地的年流转价格在9390元上下浮动,少数流转土地价格偏高至15 000元,可能原因是临时换地或与村民沟通不当等。土地流转合同期限则各不相同,平均合同年限为12年。

表1 家庭农场使用土地信息汇总表

2.4 融资、产品销售和经济收入分配

家庭农场经营的资金约有96%来源于自筹(61%)和银行贷款(35%)。自筹资金主要来自家庭成员及近亲朋友支持,也有少数的财政支农资金(2%)和民间借贷资金(2%)。农场主的教育水平偏低,对国家财政惠农政策关注度不高,自身条件限制和国家补贴信息不畅,造成补贴等级低,农场投入运行后经济压力大。

家庭农场的农产品参与市场销售的渠道及其占比:集贸市场10%,直接销售32%,网络平台销售12%,合作组织收购18%,企业收购12%,专业市场9%,卖给销售公司7%。

从表2可知,由家庭农场平均年利润(23.4万元)与平均经营土地面积(8.06 hm2)的比值可推算出平均每公顷土地的年利润约为2.9万元。由于各农场经营面积存在差异,方差与标准差较大,各随机变量与数学期望偏离程度大,即各家庭农场实际年收入与平均年收入差异显著。家庭农场平均固定员工为8名,平均总机械数为7台。根据调查问卷具体结果分析,1级、2级家庭农场中固定员工一般为其家庭成员;3级、4级农场固定员工的人数与土地面积呈正相关变化。家庭农场的应用机械主要包括耕作、排灌、运输机械三种,其比例1∶5∶2。由方差与标准差结果得知各家庭农场实际固定员工数和实际农用机械台数与数学期望差异显著。

表2 家庭农场经济收入、员工及农用机械情况

3 家庭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3.1 主要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发现,家庭农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经营者受教育程度低,且在一定程度上认为现有技术能满足生产。自我满足恰恰就是进步的禁锢,这也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5]。同时,对国家政策的相关补贴与解读不到位,对市场信息的评估与展望局限性大。

(2)综合型农场的资源配置优于种养结合型,后者又优于种植型。如:种养结合型农场中的残次品成为了禽畜的食物而种植型农场则只能将其丢弃,综合型农场既有种养结合的变废为宝的功能,又以农家乐、采摘园等方式实现了更优经营。但休闲农业发展滞后,未充分利用浏阳河流域优质的自然资源。

(3)土地流转价格高,合同内容不完善,流转土地不稳定,连片流转困难阻碍了大型农机的应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土地流转补贴、良种补贴等补贴均归原始土地承包户,真正的种田流转户得不到相应的补贴。

(4)农户资金底子薄弱、周转困难。由于流转土地不可以作为银行贷款的抵押物,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如:洪水)能力差,自然灾害过后损失巨大。

(5)经营形式单一,没有形成产业链,产品加工与销售水平不均匀。如:1级和2级农场的产品销路少,价格偏低,销售难度大;而3级和4级农场则一般具有特定的供货市场,甚至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

(6)农村地区现有劳动力少,雇工难,存在雇工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收入甚微等问题。

3.2 发展对策

(1)创办家庭农场经营者专项培训基金。地方政府可联合高校为创业者和现有的农场主提供专业的培训,培养职业农民[6,7];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包括职业技能、财务和管理技能培训,提高经营者的综合素质;政策鼓励,吸纳人才走向家庭农场发展的建设中[8];开办政策解读讲座,为农民提供最前沿的国家导向。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家庭农场的发展定位,实现物质资源的最优配置[1]。休闲农业的发展取决于其农场的种植作物类型、地理位置、周边客流量和建设资金。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家庭农场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应逐步向综合经营型方向发展,以规避单一经营的风险。利用靠近长沙、浏阳市区人流量及交通便捷的优势,在周边发展综合型农业;利用浏阳河周边优美的自然风光,沿浏阳河周边的家庭农场可发展旅游兼休闲农业,如:开设浏阳河边葡萄采摘园、浏阳河漂流观光、浏阳河垂钓等娱乐项目。较偏远地区可定位专业市场,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等高端产品[9]。

(3)政府应对补贴政策进行相应调整[10],使真正的种田者拿到合理的补贴,同时应监督土地流转补贴等政策的落实,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完善农业综合服务组织体系[10,11],完善土地流转流程、土地流转服务协调与管理等体制[3]。

(4)融资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关键[12]。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政策支持的力度,如:提高农场主银行贷款额度和放宽政府支农资金申请限制。对于自然灾害,除了加大资金支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外,也应鼓励农业保险的发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将农户损失降到最低。

(5)农场主应选择性生产多样化产品[9]。在规避单一化、同质化带来的风险的同时,通过组织联盟创建品牌、增建食品加工厂(如果酱厂、腌菜厂等);发挥浏阳素菜的传统优势,大力开发素菜生产,以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等方法来稳定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4]。

(6)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匮乏的最佳途径[11]。通过购置相关农业耕作机械,参与技术培训,掌握农业机械操作,减少劳动力的需求又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发展农业综合服务组织,形成一条龙的专业化农业生产服务队伍,如:旋耕队、插秧队、植保喷药队、收割队等,可以低成本高效地解决劳动力匮乏问题。

4 结论

本次采取的调查方式立足于基层,对浏阳市中小型家庭农场进行初步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调查方式耗时耗力无法得到大数据容量样本,系统分析出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中的价值体现,期望争取到长沙市相关部门的全面数据支持,建立专业调查基础数据模板,综合自然、人文、教育与农业科学方面的知识,高效系统地解决农业生产各方面的问题,科学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家庭农场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集体模块,也是今后信息化农业执行的主要单元。发展家庭农场对浏阳市构建其新型经济体,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浏阳河流域优越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家庭农场的发展仍有许多可改善的方面,当地政府与人们应抓住机遇,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发展具有浏阳特色的家庭农场。

参考文献:

[1] 杨培,王 磊,张楠,等.国内外家庭农场规模研究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4):200-204.

[2] 赵鲲,赵 海,杨凯波.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实践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2):9-13.

[3] 岳正华.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4):420-424.

[4] 楚国良.新形势下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38(3):22-23..

[5] 梁小民.舒尔茨及其《改造传统农业》[J].世界经济,1985(11):75-77.

[6] 郑元红,梁燕菲,袁中伟,等.毕节市家庭农场经营现状调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11):151-154.

[7] 林华妹,王厚俊.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599-601.

[8] 王一明,张海兰.国内外家庭农场的发展对我国家庭农场型创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7(3):78.

[9] 杨燕,汪为.武汉市近郊区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42(1):16-19.

[10]丁丽军,奚照寿,武二忠.泰州市培植家庭农场的主要举措、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7):341-343.

[11]吴夏梦,何忠伟,刘芳,等.国外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模式研究与借鉴[J].世界农业,2014(9):128-133.

[12]张正宝,栾香录.我国家庭农场融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5(12):85-86.

猜你喜欢
浏阳市农场土地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农场假期
我爱这土地
周波
周波
农场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关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报名众筹承办第十三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被确认企业名单的公示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