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公正歌颂友爱:《疯狂的赫拉克勒斯》的伦理理想评析

2017-03-28 19:41
滁州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修斯克勒斯科斯

韩 霞

期盼公正歌颂友爱:《疯狂的赫拉克勒斯》的伦理理想评析

韩 霞

赫拉克勒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生来命运多舛,即使他努力奋争,依然无法逃脱命运之神的魔掌。欧里庇得斯通过《疯狂的赫拉克勒斯》一剧,抨击了吕科斯因私利的维护而对公正的践踏,谴责了天神赫拉因私欲无限膨胀带给他者的痛苦和灾难,歌颂了忒修斯因至真的友爱而显现的高尚。既体现了古希腊民主制衰落时期社会秩序的混乱,揭示了造成混乱的原因在于公正的丧失与友爱的缺失,也表达了对实现公正友爱伦理理想的期盼。

欧里庇得斯;疯狂的赫拉克勒斯;公正;友爱

在西方文学视域内,“疯狂”是与文明一起诞生的。在最初的宗教神话和英雄传说中,“疯狂”往往和命运有关,来自于神灵的惩罚,如《圣经》中当夏娃因无法拒绝诱惑而摘下象征理性的智慧之果,疯狂就与狂暴、杀戮、悲痛相连而产生了。欧里庇得斯从古希腊神话传说中选取素材,在《疯狂的赫拉克勒斯》一剧中,通过对赫拉克勒斯疯狂前因后果的揭示,表现了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功业、荣耀和不幸,再现了古希腊社会民主制衰落时期独裁专制及私欲泛滥带来的混乱,从而表达了复兴和谐公正友爱伦理秩序的理想。

一、权欲笼罩,魔掌下的绝望哀号

在《疯狂的赫拉克勒斯》中,欧里庇得斯首先借安菲特律昂之口追忆了赫拉克勒斯的曾经的遭遇。赫拉克勒斯的疯狂,首先是因为天神赫拉泄私愤的结果。天神宙斯恣情乱性,和正妻赫拉之外的许多女性都有关系,引起了赫拉的嫉妒和仇恨。赫拉克勒斯本是天神宙斯与凡间女性阿尔克墨涅之子。为了彰显天神的威势,传说在赫拉克勒斯出生的当天,宙斯宣布,这天有个英雄降生,他将成为珀耳修斯族的后裔和统治者。赫拉得知后特别恼火,便使用计谋让珀耳修斯的孙子欧律斯透斯早于赫拉克勒斯出生,成了珀耳修斯族的统治者。为了保护赫拉克勒斯,宙斯被迫与赫拉签订协约:赫拉克勒斯终身不受欧律斯透斯统治,但必须完成欧律斯透斯交办的十二件事。

赫拉克勒斯奉命到冥界去捉三头的狗时,从欧玻亚来的吕科斯趁忒拜城发生内讧之机,杀死了忒拜国王克瑞昂并统治了忒拜。吕科斯登台后,害怕克瑞昂的亲戚进行报复,于是想杀了克瑞昂的女儿墨伽拉一家。墨伽拉是赫拉克勒斯的妻子。所以,赫拉克勒斯的父亲和妻儿危在旦夕,灾难正一步步逼近他们。

为了使性命不至于丧在吕科斯之手,安菲特律昂、墨伽拉以及赫拉克勒斯的三个儿子坐在宙斯祭坛的台阶上乞援,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帮助。因为他们被赶出了家门,他们没有了财产,没有了朋友,没有了救助的希望。安菲特律昂要墨伽拉抹掉孩子们的泪水,他坚信:“大风暴不会长久保持它的力量,幸运的人们也不会幸运到底,因为一切都在变动,互相变换着。凡是永久信任希望的是勇敢的人,绝望乃是懦夫的事情。”[1]1291他相信赫拉克勒斯能够回来。

篡夺了王位的吕科斯却来嘲笑赫拉克勒斯的妻儿老小:“赫拉克勒斯的父亲和妻子啊,你们想要拖延你们的生命,到什么时候?你们还相信那个躺在冥界的人还会回来吗?”[1]1292不仅如此,他还命令他的侍从去叫伐木工人们到赫利孔山和帕尔那索斯山谷,砍些橡木,劈成柴禾,堆放在祭坛四周,要把赫拉克勒斯一家人活活地烧死。

悲剧的一开始,欧里庇得斯便给读者或观众展示了权欲笼罩下赫拉克勒斯一家的不幸和灾难。吕科斯为了使自己能长久地统治忒拜,竟然要趁赫拉克勒斯去冥府执行任务尚未回来之际,处死手无寸铁、不具备任何反抗能力的赫拉克勒斯的养父和妻儿。吕科斯的行为,彻底瓦解了国王应该具有的品格因素,是对正义和律法的破坏。无辜的赫拉克勒斯养父和妻儿,在这样的绝境中,无法借助法律来伸张正义,无法保护自己的安全,只能听任性命交给他者去处置。

吕科斯是作者塑造的专制君主形象。古希腊时代,城邦君主的地位并非因武力而获得,是公民推选的。君主的权威出自圣火宗教,宗教在城邦中立君主,就像在家庭中立家长一样。主持祭礼、指挥军队和审判罪人是国王的职权。这是民主制时期的君主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专制君主随之而产生,他不再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而是利用君主的身份去满足和实现个人的私利。吕科斯是用武力手段成为忒拜君主的,他驱逐和杀死赫拉克勒斯妻儿老小,并非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是为了维护他个人的利益,惧怕非法获取的地位被剥夺。作为君主,他滥施权威,把自己私利的实现,建立在剥夺他人生命的基础上,违背了公平和正义。从伦理学的视野看,“社会分配给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相等不但是一种社会公正,而且是根本的社会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原则。”[2]君主是国家利益的代表,他的权利和义务不只是保护个人的合法利益不被侵犯,而且必须保护全体公民的利益不被侵犯。而吕科斯要杀死赫拉克勒斯妻儿老父,和忒拜其他公民的利益无关,因为赫拉克勒斯一家的存在,没有危及忒拜城其他居民的利益,而只是威胁到了吕科斯一个人的利益,“自私和利己之心可以诱使人们做出种种不轨行为和罪恶勾当,但给别人所造成的损失和痛苦只是手段而已,并不是目的。别人所承受的损失和痛苦因此只是偶然和附带造成的。但对于恶毒和卑劣者来说,别人的痛苦和不幸本身就是他们的目的。”[3]吕科斯要杀死赫拉克勒斯一家,是剥夺了他们的基本权利——生存权利,而生存权利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当然是对公平和正义法则的践踏。作为君主,自私、强横、冷酷到了如此地步,又怎能为广大人民谋幸福呢?欧里庇得斯通过对吕科斯形象的塑造,抨击了践踏公正者的自私和残忍,也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期盼。

二、峰回路转,短暂的幸福欢乐

正当赫拉克勒斯妻儿老父准备赴死时,赫拉克勒斯从冥府回到了阳世,当他了解到他的家人身处患难时,他准备去杀了吕科斯,把他的尸体喂狗,再把那些背叛赫拉克勒斯家族的人统统杀了,让伊斯墨诺斯河填满死尸,狄尔克的清泉流着血水。但他的老父亲制止了他这种暴烈的行动,要他悄悄地埋伏在家里,然后由他把吕科斯诱进家去,就可以万无一失地把吕科斯杀死。

在安菲特律昂的安排下,吕科斯踏上了不归之路。安菲特律昂假装屈服于吕科斯的安排,穿着死人的衣服出来了,吕科斯问墨伽拉和孩子们为什么还不出来,老人说她也许正坐在灶神的神坛上请愿,徒劳地召唤她已死的丈夫。吕科斯杀人之心急切,他要亲自去把她和孩子们拖出来,他一进去却正好中了安菲特律昂的圈套,等待他的是赫拉克勒斯的锋利的刀斧。此时歌队唱出了他们蕴藏已久的心声:“呵,正义和神们[主宰]的回流的运命呀!你终于到了那里,要被惩罚处死了,为了你加于比你好的人们的那侮辱!”“眼泪的转换,灾祸的转换,产生了新的歌唱。”[1]1311欧里庇得斯借歌队的唱词,表达了对践踏公平和正义者的谴责,说明了吕科斯的死是罪有应得:“金钱与幸运带坏了凡人的心,带来不正的权力。……他越过了法律,纵容着无法,终将撞碎了幸福的车子到黑暗里去。”[1]1312

赫拉克勒斯对家人的救护,是英雄伦理的再现。在这个情节中,他不再是只有勇敢和力量而缺乏智慧和理性的鲁莽者,而是具有智谋的英雄。在这一情节中,他的形象的塑造是符合生活事实的,是令人可信的。刚从冥府归来的赫拉克勒斯,看到的不是家人的欢笑而是泪水,当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后,他急于要为家人报仇,但当安菲特律昂劝阻他不要惊动了吕科斯在忒拜城的其他同伙,以免引起更大范围的流血冲突,要用计谋杀死吕科斯时,赫拉克勒斯遵从了老父的意见,使吕科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命丧黄泉。这是作者对赫拉克勒斯的赞美,说明了真正的英雄,不仅是勇武顽强,而且也具有智慧和理性。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随着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英雄的理解也就有了适应时代特点的内涵,英雄不仅应该是勇敢顽强的武者,同时也应该是智慧过人的智者。

三、神力驱使,灾难无法避免

赫拉克勒斯杀死了吕科斯,为家人报了仇,为城邦除了害。大家欢庆胜利,准备拥戴赫拉克勒斯作为城邦君主,赫拉克勒斯把牺牲摆在宙斯的神坛前,把它浸进圣水净化,与此同时,不幸和灾难却再一次笼罩着赫拉克勒斯一家。

赫拉派来了神的使女伊里斯和疯狂女神,并指使她们必须让赫拉克勒斯发狂,让他错把自己的儿子当成仇人欧律斯透斯的儿子而杀害。赫拉惩罚赫拉克勒斯的目的,依然是因为他是宙斯偷情所生的儿子,所以她一直对他很生气:“如果不给他惩罚,神们就算不得数,人们要自大起来了。”[1]1313伊里斯对惩罚原因的这一解释,说明了造成赫拉克勒斯不幸的必然。在由宙斯、赫拉、赫拉克勒斯构成的伦理关系中,赫拉克勒斯是加入者,他的出现,打破了宙斯和赫拉之间的平衡,使赫拉再次遭受到丈夫的爱被别的女人分享的痛苦,她无法去惩罚宙斯的滥情,所以只能把泄私愤之手伸向赫拉克勒斯,她让他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人神之子,赫拉克勒斯无意取得在天神中的地位,但赫拉也要报复他,说明了天神和人一样,具有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一旦利益受损,也是要报复的,其报复程度之深重,报复手段之狠毒,甚至超过了普通人。

如果说,在赫拉克勒斯完成12件任务之前,赫拉对他的报复还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毕竟他是她情敌的儿子。但是,在赫拉克勒斯完成了12件任务后,赫拉对他的报复就不合情理了,因为赫拉克勒斯所执行的12件任务,都是直接或间接对人民有益的,比如取金苹果这件事里,他偶然的制服了水怪特里同,使得西海可以通行无阻。所以,这次奉命前来执行任务的疯狂女神劝告赫拉“别打算给他巨大的灾祸吧。”然而,赫拉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疯狂女神无奈中还是使赫拉克勒斯发了疯。

疯狂了的赫拉克勒斯拿着弓箭追杀他的儿子们。他的三个儿子和妻子,或者被他一箭射死,或者被他活活摔死。正当他要去杀他父亲时,帕拉斯的影像出现,她向他胸前抛去一块大石头,停止了他的疯狂,并使他睡着了,他父亲趁机让人用绳索把他捆绑了起来。

等赫拉克勒斯醒过来时,他对身边惨象的产生之因浑然不知,更不知道倒在血泊中就是他的妻儿,也不明白自己为何被捆绑在半坏的石柱上。安菲特律昂告诉他,他身边的尸体就是他的妻子和三个儿子,这一切都是他亲手造成的。清醒了的赫拉克勒斯异常痛苦:“哎呀!我为何饶了自己的性命。既然成了我最亲爱的孩子们的凶手,却不去从山岩上跳下去,或是拿短刀刺到胸里,给儿子们的血做了报复者呢?又为什么不去用火烧了我自己的肉体,去从我的一生里免除了现在等候着我的那耻辱呢?”[1]1324这时,雅典国王忒修斯来了。赫拉克勒斯觉得无脸见忒修斯,不能让忒修斯沾上血污,也不愿意再为害无辜的人们,因而用衣服罩在头上。

作为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生来就是不幸的,遭受着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虽然勇敢智慧,却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疯狂的赫拉克勒斯》中,赫拉把对他的报复延伸至他的妻儿,让他在疯狂状态中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其实是把他置于了万劫不复、彻底孤独绝望的境地。杀死了儿子和妻子后,他无法在忒拜存身,古希腊法律不允许杀人的人居住在他的本国,因为他有血的污染,为冤鬼所追逐,与土地人民均有祸害。他也无法再和别人接触,因为他的沾染过鲜血的手碰触到别人是不吉利的,会给别人带来厄运的。

“万物由之产生的东西,万物又消灭而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在时间的秩序中不公正,所以受到惩罚,并且彼此互相补足。”[4]赫拉所代表的命运之手牢牢地扼住了赫拉克勒斯的喉咙,使他虽经努力,却依然摆脱不了灾祸和痛苦。在赫拉克勒斯的遭遇中,欧里庇得斯既谴责了赫拉为代表的天神的偏狭自私和恣情纵性,但也有来自对命运安排的无奈屈从。在由赫拉和赫拉克勒斯所构成的矛盾冲突中,作为人类的代表,赫拉克勒斯既是冒犯者又是受害者,因为他以宙斯的私生子身份出现时,便冒犯了赫拉作为天后的尊严,必然遭受到赫拉的迫害。在赫拉对他实施报复的过程中,他既是行动的参与者,也是行动的分析者;只要他还过着人类的生活,最终便没有逃脱命运惩罚的可能性,而且,某种行动——比如说报复,还会引发一连串更深入的行动和反应,它们的结局是人类所无法预测的,它们的结果还会扰乱现存的伦理秩序,比如造成赫拉克勒斯儿子和妻子性命的失去。正如俄国史学家塞尔格叶夫所指出的:“照埃斯库罗斯的看法,命运接近于神性,照索福克勒斯的看法,命运是存在于人类之外的抽象概念;然而,照这第三位雅典伟大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看法,命运就在人自己的身上。”[5]

四、拯救与希望——至真的友爱

以赫拉为代表的天神给赫拉克勒斯为代表的人类造成了无法逆转的痛苦,但是人类还是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的——这就是在本剧结尾部分忒修斯的出现。

当忒修斯得知吕科斯杀了克瑞昂篡夺了忒拜的王位,还与赫拉克勒斯一家为敌时,为了报答赫拉克勒斯曾将他从冥间救出的恩情,他带领雅典青年战士,驻扎在阿索波斯河畔,将作为盟军去帮助赫拉克勒斯杀死吕科斯。但当他来到赫拉克勒斯家中时,惨剧已经发生,忒修斯知道这一切皆因赫拉而起。他告诉赫拉克勒斯,他愿意和他共同承受命运的不幸,并且劝赫拉克勒斯从灾难中振作起来,因为“没有凡人,也没有神们,对于恶运是不受染污的,……他们做了错事,却仍然安然地住在奥林波斯上哩。”[1]1330身为一个凡人,赫拉克勒斯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厄运这么不安呢?他请赫拉克勒斯离开忒拜到雅典去,在雅典给他洗清双手的血污,然后将一半的家产给他,到他命归黄泉时,雅典城邦将用祭祀和石碑来表彰他的功绩。忒修斯一再表示,他愿意做赫拉克勒斯忠实的朋友。忒修斯的真诚相助,使赫拉克勒斯非常感动:“有谁想要财富和权力,过于忠实的朋友,那人才是神智错乱了。”[1]1334

忒修斯在本剧中的出现,是友爱伦理的象征。在赫拉克勒斯最为痛苦孤独无助时,忒修斯不仅说服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而且不怕他手上的血污沾染了自己,要把他带到雅典去,让他重新开始生活,还要把他作为英雄来敬仰。忒修斯不仅是友爱伦理的象征,也是作者所歌颂的理想君主形象,他救助赫拉克勒斯这一行为,不只是实现了报恩,而且还表现出了一种人格魅力——“高尚”。因为,友爱伦理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秩序,与法律秩序不同。法律秩序客观化于人际关系中,而友爱伦理则体现为对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默然认取。人在追求所谓“幸福”——身心需要的相当的满足和由这满足带来的愉悦——即价值体现时,正常的法律和伦理秩序是不能或缺的。然而法律和伦理秩序的健全或完善却不能保证处在这种秩序下的人的人格的“高尚”。“高尚”是不同于“幸福”价值的另一种价值体现,它的酝酿或实现在于自觉的道德修养。忒修斯的高尚恰在于他的自觉性,他敢于冲破习俗,不惧血污可能带来的厄运,依然决定救助赫拉克勒斯,这种行为和精神,是作者所歌颂的美好品格,也是文明发展的需要。只有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尤其是在困境中伸出援助之手,道德的建立、友爱伦理的维系才会成为可能,社会的和谐才会成为必然。

[1] 周作人.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2]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8.

[3]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36.

[4] 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7.

[5] B.C.塞尔格叶夫.古希腊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325.

责任编辑:李应青

ExpectationofImpartialityandExtollingofFraternity:theEvaluativeAnalysisofEthicalIdealsinCrazyHercules

Han Xia

Hercules, a man of unusual strength in ancient Greek mythology, has suffered many mishaps in his life since his birth. Although he takes every effort to fight against them, he is still not able to escape from the evil hands of the Fates. In Crazy Hercules, Euripides has attacked Lykos for his maintaining of his personal interests to trample on the impartiality, denounced Hera for the pain and disasters she has brought to the others due to her infinitely-swelling personal desires, but extolled Theseus for his nobleness embodied in his pure fraternity. Crazy Hercules reflects the social disorder in the period of the decline of the ancient Greek democracy and reveals the fact that this social situation is caused due to the loss of impartiality and fraternity in that period of time, thereby expressing the expectation of the ethical ideals of impartiality and fraternity.

Euripides; Crazy Hercules; impartiality; fraternity

I712

:A

:1673-1794(2017)04-0035-04

韩霞,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古希腊文学(安徽 滁州 239000)。

滁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4qd00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16SD43)

2017-05-03

猜你喜欢
修斯克勒斯科斯
兰花养成记
忒修斯之船与系统视角
泰德·修斯儿童诗的发展
赫拉克勒斯,大力神的苦差事
“美国老爹”性侵案被推翻引众怒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论泰德·修斯的战争诗与教育疗伤机制
意志顽强 气概豪迈
泰德·修斯的自然生态观探析
中国决策者更应读懂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