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患者脾脏切除术护理分析

2017-04-02 01:12葛晓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门脉脾脏高压

葛晓琳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门脉高压患者脾脏切除术护理分析

葛晓琳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 着重于探讨门脉高压患者应用脾脏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门脉高压脾脏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护理满意度为95%,生活质量为(9.3 0.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提高门脉高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也能够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故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门脉高压;脾脏切除术;临床护理;效果

门静脉高压症与肝功能减退都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症主要指门静脉系统血液淤滞、血液回流受阻引起的门静脉压力增高,患者临床特征为脾功能亢进和脾肿大,容易出现黑便、腹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在治疗方面,脾脏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肝硬化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低于其他患者,肝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临床希望通过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来解决这一问题。现对本院门脉高压脾脏切除术患者80例的护理过程进行论述,探讨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门脉高压脾脏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女14例,男26例;年龄32~54岁,平均(42.6±2.5)岁。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3~55岁,平均(42.3±2.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给予术前检查、病情评估、体征监护、健康指导等基础性护理措施,从而促进其早日康复。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对其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因而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为患者讲解手术方法、作用与效果,让患者重视注意事项。邀请成功病例现身说法,鼓励其他病患积极面对疾病,主动配合治疗。②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告知患者不能出现劳累、便秘、呕吐、恶心、咳嗽与负重,以免发生腹内压增高。饮食不宜过热,而且口服药片需要磨为粉末再冲服。术后在必要时应用细软胃管均匀涂抹石蜡油,通过轻巧的手法协助患者慢慢吞入。③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通过氧气吸入促进肺换气,控制术后吸氧时间为1 w左右。在巡视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休克、胃肠道出血等症状,对患者的早期感觉进行询问,及时帮助患者处理不适。在术后6 h后,患者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可将床头抬高30°,而不是去枕平卧。鼓励患者在术后48h后尽早下床活动,从而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在饮食方面,患者肠蠕动恢复时应用20~30 mL石蜡油,然后将胃管拔除。在试饮水无不适症状时可让患者进食,需要从流质食物逐渐过渡至半流食、普食。应保证热量充足,不能暴饮暴食,不能进食过热与粗糙的食物。让患者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④健康教育:在出院前指导患者饮食注重营养的均衡摄入,坚持活动,提高休息质量。告知患者门脉高压外科治疗不能解决肝硬化,如果术后发生出血或肝昏迷,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同时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如下指标:①护理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②并发症发生率:指胃肠道出血、脾热、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③生活质量:我科参照WHO的相关标准对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每项2分,共1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80%非常满意(32/40),15%满意(6/40),5%不满意(2/40),总满意人数38例(95%);对照组不满意11例(27.5%),满意9例(22.5%),非常满意20例(50.00%),总满意人数29例(72.5%)。对照组门脉高压脾脏切除术患者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8783,x2=0.0153)。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静脉血栓形成1例,脾热0例,胃肠道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5%;对照组静脉血栓形成、脾热、胃肠道出血分别为3例、4例、2例,并发症发生率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1647,x2=0.0231)。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分别为(5.7±0.8)分、(5.6±0.9)分,治疗后分别为(9.3±0.2)分、(6.4±0.5)分。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6009,t=0.5252),但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00,t=34.0588)。

3 讨 论

临床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存在程度不一的肝功能损害,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与凝血机制障碍,尤其是肝硬化程度加深后门脉高压症也会得到相应的持续发展,故容易引起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脾肿大等合并症[1]。此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腹水、原发性腹膜炎等合并症会在门脉高压症持续发展后相继出现,临床认为对此类患者实施脾脏切除术能够减少门脉血流,缓解门脉高压,也可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还可对脾功能亢进造成的血小板减少进行改善[2]。

综合护理是基于临床基础护理措施制定的多样性、细节性护理。心理护理能够结合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3]。术前术后的一些相关护理措施可以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也能够避免或减少手术并发症,还能够对患者出院后的复诊加以指导,有利于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也极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4]。

由上述结果可知:①采取综合护理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采取传统护理的对照组,说明这种护理方式除了改善护理质量,也能促进医患之间的友好发展,还能减少护患纠纷。②经综合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为(9.3±0.2)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6.4±0.5)分,提示该护理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的改善极有帮助。③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相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仅为5%,说明综合护理能够减少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胃肠道出血、脾热等并发症。这一结果与高华等人[5]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其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3)分,3.33%、96.67%,充分说明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护理。

综上所述,给予门脉高压脾脏切除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也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吴婷婷.门脉高压患者脾脏切除术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09(04):34-35.

[2] 郑兴莲.门脉高压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护理体会[J].医药产业资讯,2016,02(12):74-75.

[3] 邓丽丽.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02(39):244-245.

[4] 诸葛燕红.胆囊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13(96):1239-1240.

[5] 高 华.浅谈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02(41):147-148.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3.62.02

猜你喜欢
门脉脾脏高压
一种耐高压矩形电连接器结构设计
反腐高压震慑!这些官员选择自首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2015年全国两会最高检、最高法2014年成绩单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