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咬伤后的处理及护理要点分析

2017-04-02 01:12林冬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收治狂犬病冲洗

林冬梅

(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保山 678000)

犬咬伤后的处理及护理要点分析

林冬梅

(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保山 678000)

目的 分析犬咬伤后的处理以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5年1月~12月急诊收治犬咬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经急诊收治后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并行疫苗接种治疗,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对处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对50例犬咬伤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未见狂犬病症状,犬咬伤伤口均愈合达到满意效果。结论 针对犬咬伤患者伤口尽早进行规范化处理,在狂犬疫苗接种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途径,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犬咬伤;处理;护理要点

犬咬伤是诱发狂犬病的直接因素,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侵犯,是一类特殊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犬咬伤后若治疗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恐水、畏风、咽肌痉挛甚至进行性瘫痪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在犬咬伤后,应当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并尽快的接种狂犬病疫苗,以产生抗体,预防狂犬病的发作[2]。为分析犬咬伤后的处理以及护理要点,本研究中将我中心近期急诊收治犬咬伤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2015年1月~12月急诊收治犬咬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8~50周岁,平均年龄(28.5±3.6)岁。

1.2 方法

患者经急诊收治后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并行疫苗预防接种,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伤口处理要点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 min。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确需缝合的,在完成清创消毒后,应当先用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数小时后(不少于2 h)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当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出。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处置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中有关规定)。

1.2.2 护理要点

在对患者进行狂犬疫苗接种期间,实施护理要点如下:①伤口护理。犬咬伤局部伤口处理应越早越好,犬咬伤伤口处理的过程中,必须对操作力度进行严格控制,动作应当尽量轻柔谨慎,必须做到对伤口的彻底清洗以及消毒工作。犬咬伤患者多不建议进行包扎,针对这一操作事项需要由护理人员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必要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②接种护理。犬咬伤后患者需要尽早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狂犬病疫苗,以预防狂犬病的产生。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前,专业接种人员必须对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期以及生产批号等进行详细检查及认真落实三查八对,尽量保证做到安全注射。疫苗接种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注射部位周边皮肤红肿、持续低热等相关症状,护理人员应当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避免做剧烈运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一般情况下,上述不良反应待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结束后可自行消退。但针对出现荨麻疹或神经性皮下血肿症状的患者,则应到医院就诊进行对症处理;③接种后饮食护理。宜食用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出现拮抗作用。③健康教育。重视对犬类动物的管控力度,尽可能采取圈养方式。医护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狂犬病的流行过程以及预防方法,普及犬咬伤后创面的应急处理方法,以最大限度的预防犬咬伤后狂犬病的发生。

2 结 果

对50例犬咬伤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未见狂犬病症状,犬咬伤伤口均愈合达到满意效果。

3 讨 论

犬咬伤所诱发狂犬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目前临床病死率已达到100.00%[3]。本病具有一定的流行性,严重影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进而产生致死性风险。目前,临床尚无治疗本病的特异性方法,多通过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方式预防本病。本研究中对50例犬咬伤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未见狂犬病症状,犬咬伤伤口均愈合达到满意效果,提示及时对伤口进行规范化处理以及在疫苗接种期间实施科学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因此,临床必须加大有关犬咬伤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犬咬伤后伤口规范化处理率以及疫苗接种率,以科学防范狂犬病的产生。

综合上述分析认为:针对犬咬伤患者伤口尽早进行规范化处理,在狂犬疫苗接种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途径,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1] 冯 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大面积犬咬伤治疗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16,37(11):1225-1227.

[2] 吴淑华,胡艳丽,李健慧等.26例犬咬伤开放伤口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065-1066.

[3] 陈瑞丰,王立秋,黄立嵩,等.犬咬伤创口清创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1):23-24,27.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3.148.02

猜你喜欢
收治狂犬病冲洗
鼻腔需要冲洗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宁夏定点医院收治6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打败狂犬病
Notice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Sleep Medicine & Reelection of the Third Board of Directors of Sleep Medicine Specialty Committee,WFCMS
不同冲洗剂对桩道玷污层清除能力的体外研究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