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护士岗位管理实践

2017-04-02 01:12康冰瑶辛学琼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儿科门诊岗位

康冰瑶,杨 云,辛学琼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00)

儿科门诊护士岗位管理实践

康冰瑶,杨 云,辛学琼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00)

根据儿科门诊工作特点,主要设预检分诊、巡视、治疗、诊断室岗。准确的预检分诊,让危重患儿得到及时救治,同时也降低了院感的风险;巡视岗由临床经验丰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强的护士担任;诊断室护士协助医生完成所有诊疗工作;治疗护士完成治疗工作。完善岗位职责、合理人员搭配、动态排班、分层培训考核、严格绩效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保证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学习热情,实现优质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儿科门诊;护理;岗位管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形象及社会经济效益。笔者所在医院为一家三级甲等妇产儿童专科医院,长期存在儿科门诊患者多、家属多、空间相对较小、就诊环境较差、门诊号源供不应求等问题。由于儿童起病急,病情变化快[1],需要准确快速的预检分诊,仔细的候诊区巡视和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合理处置病情突然变化的患儿,儿科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在儿科门诊十多年的管理实践,深知护士岗位管理是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目前护理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2],儿科门诊护士岗位的科学管理,不仅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保证护理质量。现总结如下:

1 科学设置护理岗位

我院儿科门诊是集诊断治疗、健康宣教于一体的儿科专家门诊,年就诊量70多万,治疗量近10万,护士仅12人。根据“按需设岗,因岗设人”的宗旨,设置了预检分诊、巡视、治疗、诊断室等护理岗位。预检分诊岗由儿科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他们会根据患者主诉、临床表现等经过望、问、触诊后,按病情轻重缓急和流行病学史分诊;准确的预检分诊,协助患儿选择合适的科别,不仅让危重患儿得到及时救治,同时也降低了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巡视护士由高年资慎独意识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强的护士担任,协助护士长管理的同时协助当天所有岗位的护士完成工作;诊断室护士协助医生完成所有诊疗工作:开诊前准备、诊疗中协助、诊后善后等;治疗岗护士按要求完成治疗室工作。各岗护士工作时加强对患儿的病情观察和健康宣教,及时发现候诊患儿病情变化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的程度分别做出相应处置尤为重要:就地抢救、送急诊或优先就诊,有效的保证了候诊患儿的安全。

2 完善岗位职责

护理部制订的临床护理岗位说明书(CN1~CN4:初级护士、适任护士、专业护士),明确了不同岗位和不同层级护士的岗位工作职责、任职资格和工作权限等;儿科门诊根据门诊护理岗位特色和工作要求,还设护理管理岗、护理教学岗等,将护理人员分层(CN1~CN4),使不同岗位护士数量、能力素质均能满足工作需要,同时完善不同岗位(预检分诊岗、巡视岗、治疗室岗、诊断室岗)职责,岗位职责落实情况作为衡量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基本准则,使岗位、人员、职责实现一体化模式,一人一岗,督导护士全面履行岗位职责,保障患儿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3 合理人员搭配

根据患儿就诊特点,动态排班,每日安排二线班,弹性安排各岗上下班时间,巡视护士上岗位置灵活,根据各岗位忙碌情况随时提供帮助,工作中各岗护士相呼应,确保高峰时段有充足的护士完成工作,减轻了护士压力,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3]。寒暑假、冬季等患儿就诊高峰时段,根据患儿量随时调整护士工作时间,尽量满足患儿及家属需求,保证门诊工作顺利开展。

儿科门诊患儿病种多,包括小儿内科专业如呼吸、内分泌、心血管、血液、神经、消化等,要求预检分诊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各种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所以预检分诊由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巡视护士由高年资慎独意识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强的护士担任;治疗室护士主要由操作灵活的CN1~CN2级护士担任。护理人员的搭配还应注意护士个人的性格特点和专长,最好互补,能够有效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保护患儿和护理人员自身安全。

4 建立岗位培训计划、分层培训考核

结合儿科门诊岗位特点,建立培训计划,细化培训项目,明确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主动培训和被动培训相结合,将培训任务分配到个人,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引导护士拓展学习。分层培训考核,以岗位需求为核心,以落实岗位职责为目的,增强了护士的实践能力。对于新入职护士,实施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带教,根据新护士特色培训计划,由带教老师进行随时考核再培训再考核,PDCA循环改进,能够较快提高新护士的工作胜任力。

5 严格执行多方面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护理工作量、劳动纪律、管理、临床教学、质量控制五方面细化岗位考核细则,建立并完善与岗位相适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个人综合绩效考核基本项目包括:岗位工作量、参与质量控制、劳动纪律和仪表、临床带教等。不同岗位、不同层级设置不同岗位系数[4],对于加班、参与应急、杜绝差错者等进行加分,发生差错、投诉等扣分。同工同酬,调动了护士积极性,加强了岗位间的相互协作意识,促使护士在工作中主动学习,提高了自身工作能力,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护士岗位管理是医院护理管理机制的改革,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工作[5],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工作热情,为优质护理服务打下良好基础,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1] 赵志军.浅谈儿科门诊护士的重要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1,(9).

[2] 吴欣娟,曹 晶,徐 园.护士岗位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13,(3).

[3] 牛 倩,张玉莲,张月芳,秦建华,贺 婷,张寒露,叶 璐.儿科门诊输液间护士岗位管理实践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4).

[4] 张玉莲,高建民,周忠良,刘红梅,苟 宁.护士岗位管理的探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4).

[5] 吴欣娟.护士岗位管理与培训实践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2,(5).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2

A

ISSN.2096-2479.2017.23.189.02

猜你喜欢
儿科门诊岗位
门诊支付之变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圆梦儿科大联合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