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圈发展的策略创新
——兼评《荆楚文化圈发展与建设研究》

2017-04-08 06:54
文化与传播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化圈楚文化文化产业

李 菲

文化产业是产业经济的一个分支,具有明显的区域化倾向。不同区域文化的主体、空间结构、管理模式、文化产业对外贸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各个地区都会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着力打造符合区域需求的文化产业。每个地区都会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化其区域特色,注重打造龙头文化企业,保证区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学界从多个方面研究区域文化建设。在众多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中,湖北中医药大学李春燕副教授的《荆楚文化圈发展与建设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7年版,以下简称《荆楚文化圈》)视角独特,思路清晰,理论视野宽广,针对性强,能够很好地运用文化圈理论来阐释荆楚文化圈发展的态势,进而发现荆楚文化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荆楚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于我们从更深层面认识与理解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的区域有不同文化产业建设路径,不过,也有一些具有规律性、创新性的路径可供选择,从文化圈的角度来审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格雷布内尔(Fritz Graebner)和奥地利学者施密特(W.Sehmidt)提出了文化圈理论,他们认为,“文化圈由核心(文化源地)和边缘(文化受容区)组成,核心影响并制约边缘,边缘则反作用于核心,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核心与边缘可能置换。”[1]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世界上可以分为很多不同层次的文化圈,如从宗教和文化习俗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佛教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汉字文化圈和游牧文化圈等五大文化圈。[2]从区域和文化习俗的角度,又可以将世界分为大小不同的若干文化圈。同一个文化圈的文化传统、文化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有助于做好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工作。探讨区域文化圈发展的创新策略,对于区域文化产业升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对于区域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文化精神培育策略:通过文化精神凝聚文化发展动力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文化既要融入文化大潮,又不能丧失自身的文化特色;既要保留区域文化的优势,又要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凝聚合力,形成强大的动力,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中国的行政区划可以分为省、县、乡等不同的级别,各级行政部门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都有自身的利益。这样,就容易出现小区域与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不同步的情况。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层关系,就会造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局部“失序”问题。尽管不同级别的行政部门在文化产业规划中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一个大的区域中,如果找到具有凝聚力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就可以围绕它做文章,既能够体现出文化精神的统一性,又能够体现小区域文化的特色,形成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在全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历史中,已经形成了不少有特点的文化圈,如荆楚文化、河洛文化、三秦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这些文化各具特色,并与当今的新兴文化形态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品牌。在经济与文化全面融合的发展道路上,区域文化的精神内核显得尤为珍贵,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如今,不同的区域都有相应的文化精神,如果能够很好地发挥文化精神的引领作用,区域文化圈的发展会更有活力,更有成效。早在汉朝,中国就确立了儒家文化的核心地位,使其成为汉语文化圈的精神内核[3],进而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在全国不同的区域中,不同的区域文化具有其自身特色,并逐渐各自的文化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文化圈的精神内核也会不断更新,为区域文化发展注入活力。《荆楚文化圈》总结了荆楚文化的精神内核,主要包括荆楚文化的开放精神、开拓精神、拼搏精神、进取精神与“和合精神”,这些精神凝聚为一种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发展动力。[4]荆楚文化的开放精神体现在包容和兼收并蓄的文化风骨上,并能够向其他区域融合与扩散。荆楚文化的创新精神体现在整个文化发展规划和文化建设行为方面,荆楚人民在文化建设、商业发展等方面励精图治,发扬筚路蓝缕的精神,表现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难能可贵的是,荆楚文化具有融合开放的传统,传承“诚信”和“仁义”的价值准则,形成一种“和合文化”。荆楚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古代的流变,近代的转型和现代的勃兴,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区域文化形态。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如果不加以凝练,文化层和文化因子就会显得比较杂乱,文化产业发展也难以凝神聚气。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同质化现象表现得比较明显,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整合,这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是好事情。但是,区域文化的发展既要融入优秀的文化因子,又要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荆楚文化精神对于提升整个荆楚区域的文化资本具有积极的意义,进而带来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经济效应,推动了该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荆楚文化圈的文化精神有助于提高该区域的文化势能,使荆楚文化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竞争力和传播力,推动荆楚文化产业升级,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绩效。[5]上述表明,文化精神对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要积极发挥区域文化精神的纽带作用,提高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二、文化融合发展策略:借助产业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新世纪以来,不同的产业之间、同一产业的不同子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逐渐增加,形成了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业务联系,并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产业融合。周振华认为,产业融合可以分为替代型融合、互补型融合和结合型融合[6]。其中,结合型融合属于真正的融合。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替代型融合和互补型融合表现得比较明显。从古至今,文化的替代、融合与互补现象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正是在相互替代,相互借鉴和相互补充的过程中,文化才不断拓新。在古代的文化融合中,结合型融合也有所表现。不过,总体上来说,结合型融合还算不上普遍,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文化观念和技术水平比较滞后。如今,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推进以及技术的不断更新,结合型融合现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文化与旅游产业、科技产业、制造业、服务业、商贸、休闲等领域有了更为广阔的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大。近年来,产业融合成为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不同区域的文化与当地的旅游产业、服务业等产业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接近性,更有助于推进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创新,甚至能够做到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无缝对接,其产业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中国文化产业存在较为明显的条块分割问题,不同的区域缺乏一定的衔接。[7]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能局限于某一项文化要素,更不能封闭起来发展,而是要加强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互利互惠。《荆楚文化圈》显然已经注意到了文化产业融合这一前沿话题,在文化圈的文化联动、跨界融合、文化丛、文化层、文化因子等融合创新方面,都有相应的阐述,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和升级提供了理论支撑,该书的相关论述对于今后的区域文化圈发展具有较大的启示。首先,要注重文化圈内文化丛的整合,并吸纳外来优秀文化,形成具有创新特质的文化丛。文化丛是指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组合关系的一系列文化特质,是由大量文化因子镶嵌在一起组成的文化形态。一个区域的文化产业如果能够在文化丛上不断推进,生长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系列文化产品,其文化发展的创新性就更为明显,就越容易构建自身的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其次,要寻找容易突破的文化层,将其作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不同的文化层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文化层容易与别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有的文化层则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容易突破。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寻找具有融合属性的文化层,并将其与其他文化或者其他产业融合在一起,有助于推动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再次,要加强文化因子的互动,推动文化产业融合。文化产业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因子,现代文化发展理念有助于推动文化因子的互动,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是为文化因子的互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相关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应该为文化因子互动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文化企业也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推动文化因子的互动,主动为文化产业内部的融合提供契机,并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升产业融合的经济效应。

三、文化品牌传播策略:运用大众传媒加强文化形象塑造

现代大众传媒本身就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大众传媒积极关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区域文化传播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地方经常利用大众传媒搭建文化传播平台,宣传当地的旅游文化、科技文化、民俗文化等,有的运用大众传媒刊登广告,有的利用大众传媒做新闻报道,等等。在如今的文化品牌传播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现代的文化品牌传播要达到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这样才能够提升文化品牌的影响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要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就要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与一般的文化产品不同,知名的文化品牌能够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并且有助于提升特定区域的文化形象,这是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过去,多数文化产品往往局限于一定的区域范围之内。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普及,文化产品的推广力度逐渐加大,物流配送速度的加快直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跨区域消费。从过去的文化传播经验可以看出,人们从大众传媒上了解了各个区域文化产品的特点,提高了对特定文化品牌的知晓度。传媒不厌其烦地宣传与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文化品牌的喜好,并最终将自己的消费意愿通过购买行为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在文化品牌的消费过程中,大众传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了人们对文化品牌的认知、态度和消费行为。《荆楚文化圈》一书注意到了大众传媒的文化建构功能,认为要通过大众传媒建构区域文化形象,传播区域文化精神,展示优秀的区域文化价值,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由此可见,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大力提升大众传媒的传播力。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借助大众传媒传播区域文化形象,提升区域文化产品社会知晓度。古时候,区域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空间限制,而当代的区域文化则摆脱了时空限制,人们借助大众传媒,“用时间消灭空间”,使区域文化品牌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该书比较推崇现代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各类新兴媒介,认为这类媒介在区域文化品牌的推广中大有可为。新兴媒介的传播力度大,范围广,对消费者的影响极为明显。在今后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为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形象奠定基础。其次,要借助大众传媒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对文化品牌认知程度提升之后,并不一定就会有相应的消费行为。大众传媒在此过程中应该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培育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并利用消费者的口碑传播进一步提升文化品牌的价值。再次,要加强大众传媒与社交媒体的联动,提高文化品牌的综合传播力。在文化传播中,大众传媒的推广作用毋庸置疑,而各种社交媒体的传播作用也不容小觑。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改进,受众的信息传播能力也随之提升,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由原来的信息接受者逐渐演变为信息传播者。区域文化品牌传播不仅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还要发挥大众传媒与社交媒体的联动作用,提高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为区域文化品牌的推广提供更强大的舆论支持。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与建设有很多模式,借助文化圈的相关理论来探索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域文化圈要的建设要秉承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荆楚文化圈》并不是用文化圈来“圈定”文化,而是用文化圈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既要发展各个区域的特色,又要加强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的融合,守住有价值的文化,融合有活力的文化,开发有潜力的文化,不断推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天瑜.汉字文化圈论略[J].中华文化论坛,2003(02).

[2]史继忠.世界五大文化圈的互动[J].贵州民族研究,2002(04).

[3]许瑞娟:“一带一路”视阈下的汉语言文化传播史研究[J].文化与传播,2016(06).

[4]李春燕.荆楚文化圈发展与建设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7:57-64.

[5]李春燕.荆楚文化圈发展与建设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7:181.

[6]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14-221.

[7]花建.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猜你喜欢
文化圈楚文化文化产业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圈里事儿
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打好文化牌,拓展南海“朋友圈”
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