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翻译理论视域下中国典籍特色词汇英译

2017-04-13 05:10莫传霞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典籍英译原文

莫传霞

广东理工学院外语系,肇庆,516114

等效翻译理论视域下中国典籍特色词汇英译

莫传霞

广东理工学院外语系,肇庆,516114

为中国典籍中的特色词汇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以金堤的等效翻译理论为指导理论,分析了中国典籍中文化负载词和四字格的英译问题,发现:(1)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尤其是概念和术语的英译是翻译的一大难题,最主要的原因是中文具有“模糊性”和“高度概括性”,并据此提出音译(加注)和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音译能更好地保留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概念和词汇;直译加注能通过注释的形式补充必要的文化信息,使得译文更加清晰明了。(2)中国典籍中四字格结构关系错综复杂,语义内涵高度浓缩,直译往往无法再现原作精神,而意译(加注)可以使译文更接近于译入语表达习惯,译文读者可以轻松地读懂并接受所传达的文化信息。

等效翻译理论;中国典籍特色词汇;英译

1 问题的提出

“典籍”一词最早出于《孟子》。《孟子·告子下》曰:“诸侯之地方万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可见汉朝人关于典籍的概念是泛指典册书籍、载籍[1]。中国典籍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炎黄子孙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据。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在国际交往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中国典籍英译对于中国的文化外宣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文化史的高度来认识典籍英译,典籍翻译者即文化托命者,从事一种伟业,让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在冲突、协调和妥协中得到对话,中国的思想精髓从而在异域得到接受并发扬光大”[2]。汪榕培在《典籍翻译研究》一书中提到典籍翻译应该注重对中国文化原本的坚持[3]。所以在等效翻译理论下中国典籍的英译,最重要的当属译文与原文文化信息的等效,而中国典籍中的特色词汇无疑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浓缩和精髓,因此,中国典籍特色词汇的英译作为中国典籍英译的重要内容,应该受到重视。

目前,致力于中国典籍特色词汇英译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寥寥无几。夏文洁通过对比分析《孙子兵法》两个英译本(贾尔斯译本和林戊荪译本),探讨典籍英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认为文化负载词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们翻译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译文质量[4]。徐红霞从历史的角度看典籍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提出了由于典籍中一些文化负载词的文化现象或文化内涵已经变化,如何在译文中体现这一历史变化的问题[5]。宋钟秀从目的论的角度,以理雅各的《礼记》英译本为例,探讨中国典籍英译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并提出了典籍英译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常用方法——直译、意译、直译加注、音译、音译加注等[6]。但尚未有学者从等效翻译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典籍文化中的特色词汇作系统的研究。为此,以金堤的等效翻译理论为视角,从中国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和四字格的英译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典籍中特色词汇的英译提供新的视角和借鉴。

2 等效翻译理论

“等效论”是由美国翻译家奈达在其作品《翻译科学探索》中最先提出的,主张“接收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收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7]。金堤在多年的翻译实践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翻译理论,即“等效翻译理论”。在《等效翻译探究》一书中,他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接收者、效果和对等的概念、形式及其作用。

译文的接收者是金堤等效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来说,翻译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原文→译者→译文→读者(接收者),翻译的终点都会落在接收者身上,因此,接收者对译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翻译的效果。孙艺凤认为:“翻译研究从传统的以源语言为着眼点转移到更加注重译文在译入语系统里的接受问题作为首要考虑的内容已是不争的事实。”[8]

效果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和意境气氛三部分内容。具体而言,在典籍英译中,主要精神指译作是否传达了原著的主要思想精神;具体事实指的是译作传递的信息,尤其是文化,是否与原作一致;意境氛围指的是译作的思想意境是否贴合原作。

金堤认为,“对等”即译文对接收者的效果与原文对原文接收者的效果相同,等效翻译理论的最终目标是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获得完全相同的信息[9]。但是,由于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译文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所以所谓“等效”应该是差异之中的对等,也应理解为最大程度接近原著的效果。如果证明某些实例中的两种效果有所差异,这并不能否定等效概念,只能说明译文需要进一步减少差异,争取用可能范围内最自然的语言,达到可能范围内最接近原文的效果[10]。

3 等效翻译理论指导下中国典籍特色词汇英译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短语的总和,亦指一个人或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从这个角度而言,四字格亦属词汇范畴。不同的语言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之中,具有不同的词汇库[11]。不同语言系统中的词汇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在翻译实践中,尤其是在典籍英译实践中,某些特色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词汇来对应(比如文化负载词和四字格);有时候能找到对应的词,却不能完全表达原文的所有内涵。再者,因为中国典籍作品创作的年代距今久远,随着时代的变迁,作品中的某些词汇含义可能也已变迁,其中的文化信息也可能已经淡化,这就要求译者在语内翻译阶段要仔细推敲原文的词句,采取积极有效的翻译策略,以便生产出英语读者所能接受的译文,使得译文对译文读者的效果尽可能接近原文对原文读者的效果。本文将从文化负载词和四字格的英译来探讨中国典籍特色词汇的英译问题。

3.1 中国典籍的文化负载词英译

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terms) 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12]。典籍英译文化负载词,尤其是概念和术语的英译是翻译的一大难题,主要的原因就是中文具有“模糊性”,正如王宏印先生所言:“中国古典文化典籍英译的难点之一在于基本概念因人而异,而其中最难的问题又在于古代文章中许多概念缺乏明确界定,由此造成概念的模糊不清与术语运用的游走不定。”[13]

某些学者认为中国的概念、术语等可以在英文中找到一个对等语料,于是在英译中国典籍作品中的某些中国特色词汇时,也不假思索地采用归化的手段,以期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如“天”被译为“Heaven”, 这会让英文读者联想到造物主、原罪等概念,但这些概念都不是中国典籍中的“天”(万物创始之伟大)所包含的概念。简而言之,类似这样的译文虽然能让英语读者所接受,但这些中国特色词汇原有的思想意义却不复存在。从这个角度而言,译文并未达到原文的效果,并未达到等效翻译的效果。为了使译文能传达原文的思想精髓,英译典籍文化负载词可灵活采用音译(加注)、直译(加注)等翻译方法和策略。

3.1.1 音译(加注)

音译加注指的是音译后附加解释性注释的翻译方法。中国典籍特色词汇的音译,指的是根据词汇的汉语拼音来翻译无对应的英文词汇。音译的使用能更好地保留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概念和词汇(如qi、 taichi、kongfu和chow mein等已走进英语),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14]。

例1“道可道。”

译文1Existence is beyond the power of words To define[15]...

译文2There are ways but the way is uncharted[16].

译文3The Tao that is utterable[17].

译文4Tao can be defined as “Tao”[18].

原文选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篇,对于“道”一字的翻译,外国译者Bynner和Blackney都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分别译为“existence”和“the way”,而中国译者辜正坤和汪榕培则都将之音译为“Tao”。从英语读者理解的角度看,无疑前两者的译文更直观明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道”的文化精髓绝非“existence”和“the way”这两个词就能传递的,所以这样的译文是“译尤未译”,因此,不难发现,辜、汪两位先生的译文是出于文化信息传译的考量,出于文化外宣的考量,这也应该是每一个典籍英译研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意识。从这个层面看,王国己先生在英译王维的《渭城曲》时,对“阳关”一词的处理就值得探讨。

例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I would urge you to drink one more cup of wine,Beyond the Border Pass west old friends will never be seen[19].

“阳关”于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西出阳关”能给中国读者这样的文化心理映射:“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要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这里王先生将之意译为“Border Pass ”(边关),笔者认为稍有欠译的嫌疑,“Border Pass”泛指边关并非特指 “阳关”,这样处理无疑会将“阳关”的文化信息淡化,让译文读者无法体会原文读者的感受。笔者认为,此处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处理为“Yang Pass”未尝不可。

例3乾卦第一:乾:元,亨,利,贞。

译文Qian (represents) what is great and originating,penetrating, advantageous, correct and firm.[20]

如上所述,中国典籍作品的语言尤其是其中浓缩的特色词汇具有模糊性。特色词汇的模糊性需要译者吃透原文,方可译出优秀的译文。该句的语内翻译:乾卦象征天,具有万物创始的伟大根元,亨通顺利,祥和有益,负正坚固。根据译文可见,理雅各不仅了解“乾”的语内意义“天”,亦知晓“天”的具体所指,从而采用了音译加注翻译的方法,将“乾”这一概念的精髓译出。

3.1.2 直译(加注)

直译包括两层意思,即逐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和按字面意思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21];加注是指通过注释的形式补充必要的文化信息,帮助英语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例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译文Though the earthworm has neither the advantage of claws and the teeth nor the strength of muscles and bones, it can east dust and dirt above and drink from the water of the Yellow Spring below. The Yellow Spring,deep under the earth,were where the spirits of the dead went and so was another name for the underworld.

原文是《荀子·劝学》的经典语句,对于“黄泉”一词的英译,诺布克采取了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使得“黄泉”一词的文化意义得以保留的同时,还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从而使得译文对英文读者的效果接近于原文对中国读者的效果。典籍英译中,类似这样的处理比比皆是,如李又安(Adele Austin Rickett)在英译《人间词话》第十则“太白纯以气象胜”时,将“气象”一词译为“imaginary(ch’i-hsiang)”。再如,《周易上经》里《讼卦第六》《师卦第七》等篇章中“讼卦”和“师卦”等词的翻译,理雅各也采用了直译加注的方法,分别译为“Song (Conflict)”和“Shi (The Army, Croup Action)”等。

综上所述,为了传达中国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精神要义,同时又要兼顾译文接受者的可接受性,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译者可适当灵活地使用音译(加注)、直译(加注)等翻译方法。

3.2 中国典籍中的四字格英译

四字格(Four-character Phrase)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一种汉语特有而常见的语言形式。狭义的四字格指四音节组成的短语或词组;广义的四字格不仅包括词组,还包括词及词的引申、词组的紧缩、松散词组、行业套话、成语的衍生格式[22]。本文讨论的四字格指的是广义上的四字格。中国典籍作品语言浓缩而具模糊性,其中的四字格更是如此,这就要求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原文,生产出与原文等效的译文,更好地传播中国典籍文化。

四字格的结构关系主要有偏正关系、并列关系、相反关系、递进关系、重复关系、 动宾关系、主谓关系、连动关系、因果关系等。鉴于中英两种语言在语言形式、思维方式和文化审美方面的差异,英译四字格时,译者应在考虑英语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同时,结合典籍作品的文化信息进行翻译,灵活采用意译(加注)、释译等翻译方法。

3.2.1 意译(加注)

中国典籍中的四字格结构关系错综复杂,语义内涵高度浓缩,直译往往无法再现原作精神,而意译(加注)可以使译文更接近于译入语表达习惯,译文读者可以轻松地读懂并接受所传达的文化信息。

例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译文Clouds float like works of art; Starts shoot with grief heart.[23]

例5摘自许渊冲英译秦观《鹊桥仙》的第一句。“纤云弄巧”为牛郎织女的相见渲染气氛,笔墨轻盈欢快,而“飞星传恨”则表达了相见的短暂和相思之苦。许先生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用词轻巧细腻,温文尔雅,将原诗的思想要义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原诗的唯美画面跃然纸上。

例6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Confucius remarked:“a gentleman should not be restricted to one field, just like a vessel which is designed for a specific purpose.”[19]

“君子不器”字面意义为君子不像器皿一样,但这四个字却还包含了孔子的为人治世的思想:君子要博学多能努力成为通才。王国己先生采用了意译加注的方法,将原句的言外之意即其脊髓译出。

3.2.2 释 译

“释译”就是解释性翻译。鉴于四字格的语义具有高度浓缩的特点,释译的翻译方法有助于原文信息的传达。

例7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全。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译文Confucius remarked: “If we look at his motives,observe the means he employs for some purposes and examine what he is devoted to, how can a man conceal his characters? Impossible!”[19]

例8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译文They lure the enemy with baits which he is to take. In doing so, they keep the enemy on the move and pounce on him at the right moment.[24]

例7和例8译者都采用了释译的方法,以将原作的思想文化信息传达给英语读者。

4 结 语

中国典籍作品中的特色词汇翻译是典籍英译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其中的文化负载词及四字格的英译问题,更应引起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注意。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没有特定的翻译方法,无论译者采取什么样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目的都应该是传递原作的精神文化,使得译文接受者能获得与原作接受者相似的文化体验,进而传播中国典籍作品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外宣进程。

[1]李致忠.中国典籍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

[2]罗选民,杨文地.文化自觉与典籍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63-66

[3]汪榕培,李正栓.典籍翻译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15

[4]夏文洁.典籍英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孙子兵法英译为例》[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1-2

[5]徐红霞.从历史的角度看典籍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1-2

[6]宋钟秀.从目的论视角看中国典籍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理雅各的《礼记》英译本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6(1):102-104

[7]奈达.翻译科学探索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1964:159

[8]孙艺凤.翻译的规范与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2003(3):3-9

[9]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22-23

[10]罗新璋.“似”与“等”[J]. 世界文学,1990(2):285-295

[11]莫传霞.郭沫若“创作论”对提高译文可接受性的指导作用[J].钦州学院学报,2016,31(5):39-43

[1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32

[13]王宏印.译明笔透法障不参:《石涛话语录》英译探讨[C]//汪榕培,李正栓.典籍英译研究:第一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21

[14]项东,王蒙.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的音译规范刍议[J].中国翻译,2013(4):104-108

[15]Witter Bynner. The Way of Life According to Lao Zi:An American Version[M].New York: Putnam,1944:31

[16]Blackney R.The Way of Life[M]. 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1955:53

[17]老子道德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1

[18]汪榕培.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53

[19]王国己.论语英译135则 唐诗英译40首[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64;10;7

[20]理雅各.周易[M].秦颖今,译.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3

[21]陈莉,于惠钧.中国特色文化词汇英译研究[J].文化博览,2008(6):17-18

[22]吕文澎,喜慧超.英汉互译四字格翻译研究综述[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59-61

[23]许渊冲. Song of the Immortals: an Antholog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136

[24]林戊荪.大中华文库:孙子兵法孙膑兵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35

(责任编辑:刘小阳)

10.3969/j.issn.1673-2006.2017.11.014

I206.7

A

1673-2006(2017)11-0062-04

2017-09-01

莫传霞(1991-),女,广西合浦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典籍英译原文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