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堂:让智力受到挑战

2017-05-04 07:16王祥连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天游峰小节评析

王祥连

【摘 要】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教学,笔者在多次听课中感到 “索然无味、气氛沉闷不堪”,深刻感受到阅读课堂缺乏“智力紧张与挑战性”所带来的尴尬与困境,现重新设计与构建“挑战性学习任务驱动式阅读课堂”。

【关键词】阅读课堂;学习任务驱动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基于不同文体的小学阅读教学‘语用型课堂构建研究”(课题编号:B-a/2013/02/0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61-04

现实中的阅读教学,有这样屡见不鲜的怪现象:很多课文,学生自己阅读时兴味盎然,但一经教师课堂教学,学生便索然无味,课堂气氛沉闷不堪。

究其缘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堂缺乏智力紧张感与挑战性,没有让学生感到“有难度”与“陌生化”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囿于学生已知已会的层面,而非学生“最近发展区”。这样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没有新鲜感、挑战性、紧张感与吸引力,学生当然兴奋不起来。这样的课堂是无法企及古人所言“愤悱”之状态(朱熹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样的教学无法达到古人所描述的境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教学,笔者在多次的听课中感到“索然无味、气氛沉闷不堪”后,深刻感受到阅读课堂缺乏“智力紧张与挑战性”所带来的尴尬与困境,重新设计与构建“挑战性学习任务驱动式阅读课堂”,实际效果良好,摘要呈现如下:

一、紧扣文眼,激发深度思维,产生“真”问题

1. 齐读课题

2. 以问激思

师:这个课题里,有两个关键词,你能找到吗?

生:“天游峰”和“扫路人”。

师:很好,但中间有个“的”字,说明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什么?

生:扫路人。

师:那么为什么要加上“天游峰”呢?一看这个课题,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才算学懂了这篇课文?

生1:为什么要写天游峰的扫路人呢?这个人到底有何不一般?(师在课题“扫路人”下打上问号)

生2:为什么要写天游峰这里的扫路人呢,不写其他地方的扫路人?(师在课题“天游峰”下打上问号)

【评析】:先声夺人,围绕课题的一系列层层推进的深度追问,就让学生进入智力紧张状态。“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擦亮”这双眼睛,往往就能深度进入文本腹地,看到文章不易看到的独特“风景”。对文题的辨析与解读,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感,还分清了两个关键词的主次,明确文章主要写的是“扫路人”,同时产生两个“真”问题,有效地挑起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与阅读期待,可谓“一石多鸟”。

二、顺学而导,制造认知冲突,发现言语秘妙

1. 深度学习“天游峰”

师:通过预习,你觉得天游峰怎样?

生:又高又险。

师:谁来读课文中描写天游峰又高又险的句子,读出它的高与险。读得好,什么都在里面——怎么写的、语言的精妙等,都在其中。

师(一生读完后,师评价):她读了第二小节和第七小节。不过,第二小节中最后一句“那一天,我终于顺着石阶登上了封顶,心里好不得意”,她没读,说明她认为这不是写天游峰高和险的,你认为呢?

生:我认为这句话写出了天游峰的高和险,因为作者说“终于登上峰顶,心里好不得意”,就是用自己的感受从侧面衬托出天游峰的高和险,登上天游峰很不容易。

(师建议掌声鼓励,板书“侧面描写”)

师:那么第一小节(“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算到过武夷山”),里面有两个地名,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强调哪一个?

生:就是说,没登上过天游峰,就不算到过武夷山。

师:多年前我去上海,一下车看到广告牌上一行大字“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我当时就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去一趟上海的“大世界”,看看它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就因为这句广告语,我认为:“大世界”可能就是大上海的一个代表性的景点。那么这里,其实,作者通过这句话在表达什么意思呢?

生:这句话主要还是在写天游峰,写武夷山最有名的就是天游峰。

师:那你能这样说说我们自己的家乡吗?

生1:没有游玩過天生桥的人,就不算来过溧水。

生2:没有爬过无想山的人,就不算到过溧水。

生3:没有到过梅花山的人,就不算到过溧水。

师:刚才说的都是景点,下面说说美食。

生1:没吃过石湫狗肉的人,就不算来过溧水。

生2:没有品尝过群力老鹅的人,不算来过溧水。

师: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言语的秘妙,这就叫会表达。

(指名读1、2、7小节。)

师:第二小节,通过对“我”的描写,侧面写出了天游峰的高和险,那么第七小节通过什么来侧面描写天游峰的特点的呢?

生:游客爬山的“累”。

师:即使是侧面描写,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写。正面描写加上侧面描写,使天游峰的“高、险”的特点给人的感受更深了。这就叫会表达!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了。

(师朗读1、2、7小节,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评析】: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评判的标准也许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学生真实地学习,真正地思考,真正在学习中有所提升,一定是有效的教学。教师顺学而导(一生读完后,师评价:第二小节中最后一句“那一天,我终于顺着石阶登上了封顶,心里好不得意”,她没读,说明她认为这不是写天游峰高和险,你认为呢?),于是学生明白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教师顺势而下,引导学生阅读比较第7小节,发现、领悟:即使是侧面描写,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写(我的“得意”、游人的“累”等)。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天游峰“高、险”的特点给人的感受更深——这一语文知识的教学相当到位,就在学生真实的学情下,教师有效引发并利用课堂上即时产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领悟、揭开了作者言语表达的秘妙。而“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算到过武夷山”这句的教学,教师不但引导学生深入地辨析与理解,更调动教师自己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及时模仿运用,在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活动中,学生受到真实运用的挑战与实际考验的锻炼,不仅深深理解了这样表达的意思,更真正习得了言语表达的智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学有所得,智力、思维、“语用”能力上都有真实的提升。

2. 深度学习“扫路人”

师: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作者为什么要写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个扫路人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批注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把感受到的人物形象用关键词概括出来,写在旁边。

(生默读批注, 交流感受)

生:(学生朗读第十小节中老人的语言)“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我能舍得走吗?”我之所以画下这段话,是因为这段话让我感受最深刻。面对这个以“奇秀甲东南”之美誉的天游峰,老人一定太爱这里的生活和美景了,所以不想走,也不舍得走。这段话让我看到一个热爱生活和寄情于大自然的老人。(掌声)

师:还有哪些同学对这处感触最深,画下这些语句,请举手。

(大部分学生都举手了)

师:如果再给你一个机会,你还会画下哪里?

生:“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老人多么爽朗。

师:这和前面一个同学说的那处都是围绕同一个主题来写的,他们的对话都是因什么而起?

生:都是因“多少岁”而起的。

(师板书:岁? 语言)

师:这些都是对他们语言的描写。除此以外,你还会画哪处?

生:(读第7小节中的语句)“那层层叠叠的台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老人这么辛苦,让我看到了一个自强不息的老人。

(师板书:自强不息)

师:这一段话原本是侧面描写天游峰的高和险的,看来,这段话也是衬托老人自强不息的,也是侧面写老人的。

【评析】: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在于关键之处善于引导、点拨。这里教师关于借用游客的反应侧面写天游峰高和险的句子,其实也是衬托老人自强不息的引导看似平淡无奇,只有一句话,却解决了这样一个大问题(之前揭示课题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之二):为什么一定要写天游峰这里的扫路人?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第6小节“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这让我感觉到老人是多么热爱这里啊。游客们来玩都觉得很累很累了,而老人不仅要爬山,还要扫地,而且是天天如此,他却说不累不累,因为他是一边扫地一边看这天游峰的风景的,令我吃惊,也令我佩服。

师:这里也是对“语言”的描写,这一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生:是围绕“累不累”这个问题展开的对话。

(师板书:累?语言)

师:现在你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写人的最大秘密在什么地方?

生:是通过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来写的。

【评析】:这篇课文中的对话描写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大特色。教师不局限于让学生知道这一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刻感受这一点后,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自发提炼出“通过对话写人”这样的写作特点。这样就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一个“用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的概念了,学生对这个表达方式的领会,是建立在深入理解、感受文本和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之上。

3. 感受第一次对话

(男女生合作朗读第5、第6小节)

师:怎样读才叫“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谁再来读一读老人的话?

(指名读第6小节,读出“轻松悠闲”的语感。)

师:你们觉得老人累不累?

生:累。

师:那老人说自己不累,他是在说谎喽?

(生大笑)

生:老人是心态好。

师:“心态”这个词说得太好了,这是一种乐观的心态。(板书:乐观心態)

师:我们觉得他累,是说老人的身体累(板书:身累),文中也能看出老人的身体是累的,哪里能看出?

生:扫一程歇一程,不累就不会歇了。

师:但人家真不累,是什么不累呢?(板书:心不累),心累什么都累。哪里可以看出老人心不累?

生: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师:这好山好水是怎么来的?

生:是大自然给予的。

师:不仅仅如此,如果这里垃圾遍地,还有好山好水吗?

生:这好山好水是老人打扫出来的。

师:是啊,这“不累不累”里透露出的快乐,不仅是自然景观给予他的,也是这份工作带给他的。这份工作上的成就感,让他的心不累。

(齐读第六小节老人的语言)

【评析】:对于第一次对话的教学,其实主要是围绕“老人是到底累不累”这个问题来展开的。对于“老人累还是不累”的辨析,学生始终处于智力紧张状态,教师用“那老人说自己不累,他是在说谎喽”这样幽默的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思维与讨论,并亲自参与学生的讨论中,适时“煽风点火”,让学生兴趣高涨,最终弄明白老人是身累心不累,老人乐观向上的形象深入人心。教者就是这样善于抓住文本中的一些关键处,挑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入理解把握文本内涵。此所谓“导在关键处,点在愤悱时”。学生最后形成的对老人“累不累”的理解,是多元的、多视角、多层面,辩证而深刻的。这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也具有潜移默化的价值导引意义。这样的教学便具有了育人的价值。

4. 感受第二次对话

(齐读第10小节中老人的语言)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1:老人舍不得离开这里,他爱这里。

生2:作者用“喝的”“吃的”“呼吸的”“作伴”和最后的反问句写出了老人实在不舍得离开这里。(掌声)

师:拿出笔来,圈出刚刚这位同学关注的这四个词。同学们,现在的人们(包括我们)——有时喝的是受过污染或有抗生素的水,吃的是转基因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雾霾天气下的空气,也没有花鸟作伴,我们会留恋这里吗?(学生大笑)这里的生活太让老人热爱了。(板书:热爱生活)接下来,“我”的表现令人匪夷所思,你看出来了吗?

生:我紧紧抓住老人的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作者此时太激动了,激动得都认为老人能活到100岁了。

师: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正是他内心的激动,正是对老人深深的敬意。“我”是来游览天游峰——看风景的,可是却在这里看到了最高的一座峰,因为“我”寻找到了生活的真谛。(板书:生活真谛)这座峰就是——

生:扫路人。

师:“我”在这里看到的最美的风景就是——

生:扫路人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乐观开朗、热爱生活)。

【评析】:教者善于在“看似无疑处设疑”——“接下来,‘我的表现令人匪夷所思,你看出来了吗?”学生立即发现“我紧紧抓住老人的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这句的特别之处。于是,波澜不惊的课堂再次掀起轩然大波。学生思维的火花再次点燃、喷发。于是,有了学生对“最高的一座峰”(扫路人)、“最美的风景”(扫路人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一篇好文章的结尾,通常是有力且具有升华主题的作用。课堂亦如此,“本是来游览天游峰——看风景的,却看到了最高的一座峰,看到了最美的风景”——生活的真谛蕴含其中,让人心潮澎湃。

5. 感悟最后一小节

(齐读最后一小节)

师:这里颇为奇怪,老人说完话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老人的笑声,还写了一对宿鸟受到惊吓飞起来,居然又写它们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是为什么?联系前面老人说的“与花鸟作伴”你有什么想法?我不讲了,你们自己去体会。

三、总结回顾,回归篇章整体,领略独具匠心

师:回顾一下全篇,1至6小节首先写“峰”,然后写人物外貌,再写到人物对话。第七小节又写“峰”,第8小节又写外貌,接着又写到对话。为什么不把写“峰”的语段合在一起写,把写“外貌”的语段合在一起,把人物的“对话”合在一起写呢?

(生思考,静默,有人举手,师没有请人起来发表看法)

师:这不是偶然,这是作者的一种构思,一种布局,张弛有度。

【评析】:古语说“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可是,对于语文教学不一定完全适用,有些时候,意会比言传更加美妙,妙在让学生自悟,妙在让丰富的感受和情结在学生心中酝酿,发酵,适当的时候也许就可以喷薄而出。教师善于写意,善于引发,善于留白,善于给学生留下问号,而不是给课堂画上句号。此时的课堂,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地。余音绕梁,余味无穷。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1:可以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

生2:可以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

师:他们的对话肯定不止这些,但作者精心挑选了最能表现老人形象的对话去描写。比如写第一次对话,为什么不写我问老人“你给我喝的是什么茶?是碧螺春还是铁观音?哪里的茶?”等等;第二次对话,为什么不写我问老人“你为什么这么瘦?脸为什么这么黑?眼睛为何炯炯有神?”之类。(学生大笑)

生:因为这些无关紧要,不能突出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师:所以文章最后还特别写到老人的“笑”,是因为——

生:笑——是老人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师:好,我们再读课题!记住这位可敬可亲的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

【评析】:“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亦如此。好的课堂总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深深吸引着学生,迸发着生命的活力。学生的思维与情感亦随着教学进程波澜起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教者的这一问:为什么作者写人物“這些”对话,而不写“那些”对话——无疑是学生没有想到的一问,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陌生化”问题的激发与挑战而兴奋起来,得到一种深入思维的愉悦。而此时,学生对“对话”描写的理解,已显然不是前面一个层次,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上的跃升——不只是工具性的,亦是人文性的……因此,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的智力受到挑战,让言语智慧得以生长与发展。

综上,从《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教学中不难发现,阅读课堂要想实现因充满挑战性而富有吸引力,让学生在课堂呈现出智力高涨、兴致盎然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状态,关键有二:一是教学内容要具有挑战性,要有一定的适度的思维难度,要能真正引发学生智力紧张感与深度思维的兴趣(如对于侧面描写的多元发现与辨析、对话描写的深入反思等);二是教学方式与过程要把学生置于学习正中央,要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一个一个的学习活动(如对第一段的仿写等)中获得切实的真正的发展与提升。

附板书: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天游峰小节评析
文化遗踪
快把我哥带走
武夷山归来
点评曹海永老师的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学散记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理解课文的小妙招:比较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节节草的秘密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