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精思·子自知

2017-05-04 09:37李恬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古诗文境界

李恬

【摘 要】古诗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的教学重点、難点,在新课改大热的今天,这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熟读、静思的角度引出一条解决古诗文教学的蹊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熟读;精思;子自知;古诗文;境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96-02

中国古典文学是世界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每每仰望她,就像仰望深邃的星空;每每读之,心中总澎湃着一股难以抑止的激情。笔者从《离骚》里感受诗人的忧国情怀,从《诗经》中分享远古先民的质朴与勤劳,从《古文观止》里氤氲到汉民族语言荡气回肠的豪迈气势,从“唐诗宋词”里陶醉于千姿百态的诗情画意……笔者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一直信奉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的读书方法,并以之引领学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近日,偶然又读陆游的《秋思》,诗人用眼观察自然,用心感受自然,用手描写自然。写诗如此,阅读中国古典诗文不也是这样吗?于是,总结出古诗文教学“熟读、精思、子自知”的三重境界。

一、熟读入画,乌桕微丹菊渐开

如果说,大自然是一部无字的书,诗人认真观察,终于发现了风儿渐渐染红了乌桕树,菊花正次弟开放,啊,秋天来了。读有字的古诗文不更是如此吗?古人有“三分文章七分读”,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的读书经验。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目视美文,口诵美文,耳听美音,心驰神往。有人说,读书犹如看风景,书中的风景还不用乘车马,不受天气阴晴寒暑的制约,但也没有捷径可以到达。读是学习古诗文的不二法门,读,才能走进文字的风景,看得见风景中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例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对课文中的风景进行一次走马观花式的预览;其次,笔者进行范读,好似“导游”把学生再一次带入“桃花源”里,移步换景,留连其间;再次,让学生熟读,一遍,两遍,三遍……直到陶醉,能从文中看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最后,请学生交流于文中看到的画面。以下是学生交流“画面”的教学片断:

师:好文不厌百回读。《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古典散文,自它问世以来,桃花源就成了美好社会的代名词,人们向往它、追求它。通过刚才的反复朗读,我们一定走进了桃花源,留下了一幅幅挥之不去的画面,请问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画面呢?

生:落英缤纷的画面。

师:美吗?

生:两岸尽是桃花,红艳艳的一片,望不到边,像红霞。一阵风吹来,桃树在轻轻地摇,桃花瓣儿随着风轻轻飘落,在空中飞舞。

生:阡陌纵横的画面。

师:能详细介绍你的画面吗?

生:田野一望无际,分割成一块一块的,种着不同的庄稼,这边的田里种着水稻,那边的种着油菜。

生:屋舍俨然的画面。

师:怎么“俨然”呀?

生:一排排房屋整整齐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村前有一个池塘,四周种着柳树。

……

笔者很高兴以读带讲,把学生带进了文本。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学生还汇报了他们看到的“鸭戏美池”“桑竹并茂”“鸡犬相闻”“遇见渔人”“大宴渔人”……一个个美丽的画面令他们流连忘返。这就是读的魅力,读的神奇,读,引领他们与文本对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什么?从以上的教学不难看出,现的是描述对象的客观物象,也现作者的主观意象;现的是文章的语言脉络,也现抒情主公的情感世界;现的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也呈现读者自己美读时的音容笑貌与愉悦心情。

二、精思入境,天高风送雁声哀

“一字值千金”,用这句话来形容古诗中得精妙之字绝不为过。这就是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之所在。要想使古诗教学成为学生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就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精深。于是,在古诗课堂教学中,笔者还会有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请你闭上眼睛,感情朗诵或者听别人朗诵这首古诗,细细品味,你觉得这首古诗那个字用的最好,好在哪儿?

例如,教学《湖心亭看雪》时,在悠扬的古筝伴奏当中,学生细细地读完文章,并思考着,文章中的哪个词用得最好?

生:“独”字用得好,充分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表现他孤高自赏、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与俗人为伍的孤独。在他眼里,舟子等人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的心情。

生:“绝”字用得好,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生:“痴”字用得好,我们的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

再者,如陶渊明的《饮酒》,期间有着陶渊明饮酒东篱的悠然遐思,细细读之,品之,确无一不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师:小酌完陶先生的《饮酒》,你觉得其中哪个词语用得特别好?

生:“悠然”用得很好,这南山的美景不是刻意去寻找,而是无意的遇见,美景与作者悠然自得之心相互印衬。

生:“见”其实也很好,遇见的意思,说明作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南山不是执意寻找,而是下意识地遇见,和“悠然”相互照应,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还”也很有味道,飞鸟的回家,也暗示着作者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归自然,悠然自在,我也挺为他高兴的。

……

不得不说,笔者很惊叹学生的鉴赏能力,他们所述说的种种,只要稍加修饰,亦是一首首美丽的诗篇。在品读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一起感叹作者潜词造句的精妙,感叹作者描述景色之美,感叹中国古诗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新课标在阅读教学中提出“品读”这一概念,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好的品读素材。所以,教师必须相信自己的学生,送给他们一把钥匙,让他们自己去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让他们尽情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下成长。

三、自知内化,吐出新诗字字香

理解語言与运用语言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阅读是与文本对话的心理过程,而运用则是语言与生活对话的思维过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语言表达受语言积累与语言储备的制约。同时,语言表达是一种灵气的智慧活动,而这种灵气来源于文化的积淀。

然而,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积累,又如何与生活结合,或者说创造适宜的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使从文本中学生习得的语言进行“周转”内化成学习者的语言呢?

学生学习一组有关“月亮”的诗文之后,笔者选择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组织学生来到大海边的月光之下,观察月亮,来一番观月抒怀。“亲爱的同学,今夜月圆如盘,仰望明月,你的记忆里会涌现哪些描写月儿的诗句?”笔者话音刚落,学生便七嘴八舌地交流开了。

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笔者继续启发:月,女神缪斯的使者,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在他身上寄托了太多的爱恨情仇。虽然“今人不见古时月”,但“今月曾经照古人” ,我们头顶上的这轮明月,曾经照见过谁?他或她又有怎样的情怀呢?

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她照过李白,并与李白一起推杯换盏,一起翩然起舞。你看那月光还氤氲着花香、酒香哩。我想起了老家的爷爷,他喜欢喝酒,月光之下,谁陪他喝酒呢?

生:“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她照过亡国之恨的李煜。昔日的皇帝成了阶下囚,雕栏玉砌的千里江山成了别人的了,他披头散发,泪痕满面。

生:“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她照见过苏轼,驾一叶扁舟,邀上几个朋友,泛舟江上。望着头的明月,吟诵着《前赤壁赋》,我也多想划一叶小船,在月光下的大海里,享受风清月朗的乐趣。

笔者的启发打开了学生关于“月与诗与人”的一个美丽意境。他们继续交流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照见了夜行的戍边战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照见了盼望亲人回家的妻女;“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照见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

此情此景,一个可视、可闻的场景,潜移默化地将潜藏于言语中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化入自己的心田,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言语体系。他们置身在月光之下,脑中又储备了丰富的月亮之文,学生自然思如潮涌,新意叠出。此时,笔者见指导的时机已到,学生对月抒怀有了意象,自然产生了写作的动机,于是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月亮的抒情文,他们自然一挥而就。学生的不少文章虽然说的还是古时之月,但已融入了今人之情,抑或说实现了古人之月今人之用了。

初中的古诗文,是我国古代诗文中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不仅闪耀着华夏文化的光芒,亦蕴含着华夏民族的智慧,同时也充满着华夏民族的精神,学习这些古诗文是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文化发展的进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朗读摆在首位,“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教师应放心让学生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紧接着,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文的精髓部分,品析文本的精湛内容,最终款款落笔,达到“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效果。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古诗文境界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初探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境界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最高境界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最高境界
高考古诗文默写预测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