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陌生化”理论解读文本语言

2017-05-04 10:38刘卫平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陌生化理论策略

刘卫平

【摘 要】“陌生化”理论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学思想,指导着文学创作。在理解“陌生化”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该理论,解读文本的语言形式。以《荷塘月色》为例,探寻解读语言形式的三种策略:陌生化审美、陌生化对比、陌生化技巧,以挖掘文本的语言特点,从而触摸文本的深度。

【关键词】“陌生化”理论;语言形式;策略

【基金项目】 本文系课题“高中生自能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141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112-03

“陌生化”,是西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西方诗歌、戏剧等创作具有方向性的指引。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早在《诗学》中就指出:“完美的诗的措词不能不用异常的语词。”他强调应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将平常熟悉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和奇异,才能使风格不至流于平淡。

1917年,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标志性著作《作为手法的艺术》问世,他首次正式提出“陌生化”诗学理论,认为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就会变成自动的动作,而那些习以为常的的事物和行为会使我们感受减弱、钝化,甚至麻木不仁。他说:“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与时间的手法,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它就理应延长。”他号召诗歌语言创作的陌生化,掀起了诗歌创作新奇化的思潮。这些纲领性的论断意指明朗,强调诗歌不是抒情的艺术,而是對语言陌生化的艺术。

一、“陌生化”理论的内涵

“陌生化”理论强调从文本的外在形式入手,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对文本形式进行偏离和悖反,唤醒接受主体内心的审美张力,使主体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重新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根据该理论的内涵,可以从4个方面对“陌生化”理论进行解读。

首先,陌生化的对象是文本的外在形式。“陌生化”理论注重文本的形式表达,强调对文本语言表达进行创造性的扭曲和变形,取消和打破语言及文本经验的先设,使得语言表达打破常规,使之以反常态方式呈现于主体面前。

其次,陌生化的手法是艺术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将日常的习见事物加以反常的艺术处理,创造出“复杂化”“难化”的形式,打破原有形式的规范和格局,破常出新,有意颠倒常规表达,打乱事物的常规顺序,而且独辟蹊径地营造出不同于先前感受的艺术迷宫,以求得“陌生化”效果。

再次,陌生化的实质在于取消形式及文本经验的前在性。通过对先前的文本范式和主体经验的偏离与违背,摆脱那些习以为常的惯常化、自动化、机械化模式的制约,从而更新主体对人生、世界的陈旧感觉,获得与先前经验不同的异常的符号经验。

最后,陌生化最突出的效果,就是能打破主体的接受定势,还主体对艺术表现方式及内容的新鲜感。由于对我们熟悉的惯用语言及文本经验进行创造性变形,打破前在接受定势,对日常的习见体验的隔离与生疏。这样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诱发主体的惊奇感与惊异感,使审美接受中主体与对象之间形成张力美。

文本,隐藏着神秘的信息源。解读,就是用技术理论对文本的深层含义、潜在结构、创作动因、艺术形式进行探索。“陌生化”理论将我们解读的视角引向语言的形式,当我们深入地进行文本解读时,可以窥探文本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达的耀眼之光。

二、解读语言形式的策略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散文语言大家,他早期创作的《荷塘月色》是他语言艺术运用的集大成者,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自问世以来,它就被奉为散文精品,赢得了无数读者的敬佩,因为它“能够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立新意,生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正通达而又富于创造性。”

很多人解读这篇散文总是在主题、景物描写方面纠缠,把着力点投放在写作对象、文本的内容和主题上,但作为一篇名篇散文,显然这些不是教学重点。本人认为,本文的语言形式才是这篇散文最大的亮点。下面我们选取新的切入口,运用“陌生化”理论,探究性解读该文本的语言形式。

1. 陌生化审美:变异偏离之美感

艺术家说:“艺术是感觉的花朵。”作为艺术手段,陌生化不外乎有两种,一是文本语言形式的陌生化,二是接受主体感觉的陌生化。不过,感觉陌生化终究来源于语言形式的陌生化。

对于语言形式陌生化,“感觉”的意义虽无绝对标准,但不混沌。陌生化语言具备三重审美要素:新奇感、艰深感和熟悉感。前两者是读者的表层感觉,后者是读者的深层认知,所谓陌生化语言总是徜徉于陌生与熟悉之间,单纯的熟悉或纯粹的陌生都不是陌生化,换言之,陌生化必须把握两个“度”:频度和陌生度。通篇使用陌生化语言,给人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感;过于陌生的表达,让人如坠云雾中。雅各布逊指出,只有以熟悉为背景,不熟悉的才能被理解。《青花瓷》的语言表达引发争议,正是因为没把握好陌生之度。

遵从这样的审美尺度,我们不难发现朱自清这篇散文的陌生化语言。

(1)耳醉其音的叠词。全文叠音词有双节的、3音节的,也有4音节的。如:日日、渐渐、田田、亭亭、脉脉、阴森森、一粒粒、迷迷糊糊、蓊蓊郁郁、曲曲折折、隐隐约约,等等。

(2)匠心独运的用词。如:弥望,静静地泻,浮起在荷塘里,牛乳中洗过,笼着轻纱的梦,画在荷叶上等。其中的动词蕴含着丰富的神韵。

(3)错位搭配的量词。“一两点、一带、一丝、一道”等6处量词用得新奇,打破常规搭配的量词,使语言形象生动得多。

(4)精彩纷呈的修辞。比喻和比拟的运用是该散文的两大辞格,通感、借代、对偶、排比、反复、夸张的运用,也使语句别有洞天。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5)对立矛盾的逻辑。比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样的矛盾激活思维脉动,也引发人们往深处寻觅答案。

2. 陌生化对比:变异偏离之原型

在我们看来,陌生化是对常态语言的变异。当然,陌生化语言就是这种变异孕育的孩儿。我国知名语言学家徐盛桓也认为,对句子的驾驭,包括了对句子作出成功的变异。那些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往往是超越规范,摆脱旧形式,以灵感的自由状态为契机而创造的。

这种偏离规范的新形式,它的出现并非为了表现新的内容,而是为了代替已失去艺术性的旧形式,使内容更为精彩逼人。语言哲学奠基人维特根斯坦说:“审美是无规则的,有规则的审美显然是非审美的。”

依然选择刚才的句子,进行对比性感性认识。

第一组

陌生化语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常态语句:月光无声地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稀薄的青雾飘在荷塘里。叶子和花在月光照射下显得很洁净;但又很朦胧。

第二组

陌生化语句: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常态语句:现在我一个人漫步荷塘四周,感觉很自由,也很轻松,白天的烦恼和苦闷都可以忘记,我喜欢这样的环境,尽情地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细读两组语句,就会发现它们的审美不可相提并论。原来,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费尽功力,陌生语句形式新颖别致,情感内涵深刻,其表现力和感染力远在常态语句之上。通过对比,我们感性触摸到陌生语言的美妙之处。

3. 陌生化技巧:变异偏离之有道

凭借审美感觉,我们找寻到散文《荷塘月色》中的陌生化语句,并对此有了感性认知。人们不禁会疑惑,陌生化语言到底为何有吸引力?它在哪些层面超越了常态语言?因此,接下来,就有必要深究文本语言陌生化的路径及其艺术价值。

(1)匠心选词。叠音词,语感上强化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形式上可以强调该语词,语义上生动逼真地描绘事物形态特征,内容上丰富了语言的涵义。总之,给人一种特殊的形象感受。比如,“脉脉的流水”,“脉脉”本用于女子的词语,会让人立马想到成语“含情脉脉”,联想到少女面对意中人略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而这里却用给“流水”,写出了水流淌得无声无息,又写出了水的饱含深情,赋予荷塘之水以情味,景物更显妩媚动人。因此,这个词语的选用无疑胜过“无声的流水”或“悄悄的流水”。

量词,具有形象性、相关性、灵活性,它的常规功能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除此外,还具有独特的修辞、情感和添义功能。比如,“一带远山”,“带”本为名词,少为量词,但这里破例用作量词,更關键的是,它具有可感性、形象性,形容连绵的山犹如丝带绸带,也更具动态感,犹如带子一般轻盈起伏。若是“一片远山”,则明显少了几分感觉。文中量词的计量作用淡化,而表意的具体化、形象化得以加强。

动词,新鲜且有活力,在所有词中最为活跃,选用恰当贴切,更具情态形态。比如,“弥望”比“满眼”更新颖,更具内涵,当然也更具典雅之味,既写出了荷叶的茂盛,又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深情;再如,“泻”比“照”、“洒”更具想象力,更具诗意,“泻”本用来形容液体快速流动的气势,但这里与“月光”搭配,借用描写液体的动词来表达相对静态的“月光”,表达更为新奇,变静为动,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化虚为实,强化了月光的形体感,丰富了我们的感官感受,同时与上下文中的“流水”相照应,一脉相承。

(2)灵动修辞。就表现手法的实质来说,修辞是挖掘语言审美价值的重要途径。它以其灵动变化而使语言形式偏离规范,呈现无法预约的审美形式。也就是说,修辞活动是语言近义手段中的一种选择活动。文本运用了丰富的修辞,这里只得摘选两例语句来解其中味。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该句耐人寻味,从形式来讲,这里运用了特殊的比喻——通感,超越了一种感觉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清香是嗅觉所得,歌声是听觉所得。但它们有相似之处,荷香和歌声都是沁人心脾的,都是乘着微风从远处来的,都是若有若无的,都是美妙的。从表现手法上看,用远处传来的歌声,反衬荷塘四周的寂静,又是“以响衬寂”手法的巧妙运用。从内容来看,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还是悠远的场景,让人浮想联翩。“缕”本义为双股线,用“缕缕”修饰“清香”,就有化难状之“嗅觉”为易名之“视觉”的巧妙,让人想到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通过“缕缕”一词的外化,使难以捉摸的荷香变为有形、生动可感之物,这种机智用词带给读者独特的艺术享受。总之,这里多重手法交叠使用,画面感更为形象,内涵更为厚实。这样的写法不愧为一种不露痕迹的传承与创新。

(3)思维矛盾。什克洛夫斯基在《散文理论》中毫不隐晦地说:形式——这就是意义的差异,是矛盾。真正的审美形式,不是对客观本真的重复和模仿,而是要与非审美世界的现实本真形式相矛盾。我们不会满足于形式逻辑的“顺理成章”,美感的形成往往源于话语与读者心灵形成碰撞。所谓思维矛盾,就是通过语词的对抗、互相否定,消解那些潜藏在语言中的文化蕴意,掀起文化和思维的新变革,让人在思维对抗中感受另一番情趣,独特新颖,不落俗套,又似曾相识。本文多处思维逻辑摆脱了机械反映的俗套,在自由的精神天空里形成内在与外部的语义矛盾,从而将思维从矛盾系统内部解放出来,绽放出思维的火花,给人们惊奇而又不失深刻的美感。

照样以上句为例来分析: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照常理来判断,这显然是前后矛盾的句子,是不合逻辑的“病句”,但正是这貌似矛盾句子的使用,使我们获得了辩证性的思考。这里所说的“热闹”“群居”是人之生活本能,也可以说是难以逃避的生活常态,但今晚朱自清却超脱了平常的自己,摆脱了家庭和社会的琐碎,搁置了现实的彷徨,而让自己尽情地享受荷塘的宁静与悠闲,使作者心灵短暂的自由与长期的苦闷交织在一起,心理的樊笼从幽静的荷塘中得以充分地释放,让诗意的心态流露无遗。在作者看来,心灵的孤独不再痛苦的煎熬,而是艺术的享受。孙绍振先生也高度评价朱自清说:“在中国现代散文中,把孤独写成自由之美为朱先生。”

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说:“不要把语言视为死的产品,而应视为创造。”语言是活在艺术世界里面,我们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进行无限的创造,创造出一种超规则的、不可预测的文学性语言。本文选取“陌生化”理论的角度,以此作为对文本语言解读的切入点,我们能感知语言创造的美丽,也能触摸到文本的深度。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陌生化理论策略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教学新思维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