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我国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发模式

2017-05-30 22:34马道强许凤洪
体育风尚 2017年2期
关键词:综合体开发模式

马道强 许凤洪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得到很大的转变,体育健身人群也日益庞大,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也渐渐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从2013年开始,我国体育休闲产业就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人们体育消费需求也逐渐由单一的休闲健身向集休闲、娱乐、购物、商务等一身的多功能方向转变,也推动着城市打造出以体育为主题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增强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效益,进而推动城市更好发展。基于此,对我国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发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发;模式;探究

城市综合体又被称之为HOPSCA,从产业形态上进行分析,主要是将商业、文娱、交通、办公等城市功能组合起来,促使各個部分建立密切的联系,实现协同发展,使之形成一个集多功能、高效率和交通、环境发展于一体的协调发展的群落。而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作为城市综合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体育服务为载体,并将体育设施和休闲、商业等行业相融合,促使其兼具经营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从而更好的发挥体育竞赛、休闲健身功能[1]。在本文中,对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案例,对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也为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产生原因分析

(一)体育行业升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之后,人们对也开始追寻休闲生活,体育行业作为民生行业,近几年我国体育人群不断来扩大,体育服务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结合体育消费者实际需要,与其他行业之间逐渐融合,在推动体育行业发展的基础上,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2]。积极的对城市行业形态进行拓展也能够日益丰富体育产业内容,也延伸了体育服务产业链,加强体育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融合。借助于国外相关经验,也发展体育产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加强两者之间的融合,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其他行业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一带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完全。

(二)政府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

虽然近几年我国体育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然而在我国GDP中占有的比重还是比较低,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也加大了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体育产业市场在我国经济市场中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还很大。在我国颁布的《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部署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和大众健身》、《体育旅游发展》等政策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也提供了很大支持,在这些政策、纲要中,也提出了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交互融合发展要点,主要是以体育设施为载体,建立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进而推动体育、休闲、娱乐、商业、办公等协同发展[3]。

(三)人们体育需求

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人们面临的生活、工作压力也在不断的增长,其中尤其是脑力劳动比重提高,很多现代病也接踵而来,也致使现代很多上班族身体都呈现出亚健康的状态,人们在休息时也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对生活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身体机能,还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精神压力,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中,人们的体育需求也推动着体育行业持续发展,进而人们在体育锻炼中对体育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除此之外,信息网络的发展也促使人们进入到快节奏的生活中,生活方式也凸显出高效的特点,随着我国家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体育锻炼也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也渐渐追求一种集工作、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等一体的空间,为现代人们创建更加便捷的生活。

(四)场馆运用改革创新的需求

自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型综合体育竞赛在我国举办,也促使我国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我国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迫切的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对公共体育场馆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好的满足现代人们体育锻炼需求[4]。据相关调查发现,依据我国当前体育场馆现状,人均占有的体育用地在1.5~1.6平方米左右,到2025年我国人均体育用地目标是在2平方米,而国外人均体育用地现目前为19平方米,也进一步的说明了我国人均体育用地匮乏[4-5]。

(五)体育建筑特点

体育建筑作为城市公共建筑体系中重要部分,通常情况下需要具备一定的缓冲空间,也需要完善其他如停车场、交通等配套设施,这也是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与此同时,公共体育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在城市发展中能够发挥很大的聚焦作用,这也是城市商业、经贸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城市体育建筑的功能流线上来看,在体育建筑物中包含了观众、媒体、运动员这三条主要流线,也驱使着城市体育场馆朝着多功能方向发展[5]。

二、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发模式及案例分析

(一)商业休闲体育服务综合体

综合性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商业在其中为主,其中涉及到的商场、酒店、超市等的商业性设施,同时也包含了办公、住宅等配套设施。商业休闲体育服务综合体较常出现在一线城市中,仰赖于城市的知名度或者是举行过大型的体育赛事而建立起的体育场馆,也能够集聚大量的人群。与此同时,这类综合体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城市特征,也给予消费更好的视觉享受和购物体验。美国L.A.LIVE、英国伦敦温布利公园作为该类型综合体典型案例,对我国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发也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在下文中以英国伦敦的温布利公园为例,对其综合体进行具体的分析。

1.英国伦敦―温布利公园

温布利公园主要是由温布利球场、温布利体育馆、希尔顿酒店和伦敦设计师奥特莱斯等构建成的以体育为主体的城市综合体,并且在2015年9月,英国Quintain公司宣布在温布利公园中开发办公区域,随着英国伦敦温布利公园的持续发展,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注意力,同时也渐渐成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地区。

2.温布利公园发展商业休闲体育服务综合体优势分析

在温布利公园中,发展商业休闲体育服务综合体主要具有以下优势:①丰富的体育赛事活动资源,温布利球场作为英格兰球队的代表性球场,拥有可容纳9000人的座位,也是英国最大的体育场,同时在温布利举办的赛事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②商业设施和其他配套设施齐全,由伦敦优秀设计师设计的奥特莱斯商场就坐落在温布利球场旁边,也极大的吸引了广大消费者青睐,在商场中其他诸如电影院、餐厅等设施,也为人们出行和休闲提供好的出处;③体育场馆多功能开发利用,在温布利球场中,除了可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之外,还可以进行多功能使用,如:进行音乐会、重大会议等等。

3.经验启示

透过英国伦敦的温布利公园也对我国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发提供经验和启示,包含了:①体育场馆的多功能使用,在规划设计之初就需要具有多功能发展意识,并且依据市场发展需求,加以完善和优化,在保障体育功能的前提下,协调商业、休闲、娱乐等功能;②大力发展体育赛事,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是体育场馆发展的基础,也是带动地区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借助于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丰富体育馆活动资源;③拓展体育产业形态,推动其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主要是将体育场馆与商业、住宅、餐饮、娱乐等产业联系起来,在推动发展、共赢的同时,也更好满足人们需求[7]。

(二)健身培训体育服务综合体

建設培训体育服务综合体主要是以体育培训和全民健身为主体,其中也包含其他如:酒店、商品专卖、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这种类型的综合体在城市中也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通常处于城市中心区域,这一区域的人群较为密集,交通也较为便利,也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体育资源和服务,进而更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体育锻炼需求[7-8]。

1.江苏―五台山体育中心

五台山体育中心作为我国江苏省最大的综合性体育中心,其中包含了体育馆、游泳馆、综合健身馆等,经营的业务也涉及到体育用品、体育广告等。同时五台山体育中心定位也非常明确,在经营获取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也坚持发展社会效益,包含了健身苑、户外运动广场等,除此之外,也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和体育培训市场,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多层次的体育服务。

2.五台山体育中心发展健身培训体育服务综合体的优势分析

在五台山体育中心具有以下发展健身培训体育服务综合体优势,①体育场,曾举办过全国城市运动会,同时也举办过多种类型的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及明星演唱会以及其他文娱活动,后来遵循市场需求,开设高尔夫球场;②体育馆,五台山体育馆面积超过35000平方米,可以容纳体操、武术、篮球、排球等体育赛事活动,满足人们不用体育需求;③网球馆,除了设置塑胶网球场地之外,还配备了休息室、健身房、淋浴房等设施,并对网球馆实施会员管理模式,兼顾网球培训、指导服务;④游泳馆,为培养现代青少年游泳兴趣爱好,五台山体育中心游泳馆四季对外开放,并且提供丰富服务项目,也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除上述中提到的以外,还包含了综合健身馆、保龄球馆。

3.经验启示

五台山体育中心发展健身培训体育服务综合体定位十分明确,在为人们提供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之余,也设置了如商店、办公、酒店等配套设施,为人们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这也警醒城市在发展健身培训体育服务综合体时结合实际需求,避免出现同质化开发情况。

三、结语

在本文中,对我国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是从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产生原因分析展开,并结合英国伦敦温布利公园和江苏五台山体育中心对商业休闲体育服务综合体和健身培训体育服务综合体进行具体的分析,除上文提到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以外,还包含了其他类型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模式,如日本东京的健康广场,主要以体育健身和医疗保健为主,这也提示我国需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发模式,才能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言.城市体育综合体系统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2]陈晓民,王健.城市体育空间的点线面[J].城市建筑,2016(28):19-22.

[3]刘高旺.“三馆合一”的体育综合体——缅甸国家体育馆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2):55-58.

[4]丁宏,金世斌.江苏发展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路径选择[J].体育与科学,2015,36(2):34-37.

[5]汤朔宁,赵孔,谭杨等.融合与共生——大中型体育中心的复合化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6(28):35-37.

(作者单位:马道强 天津商业大学;许凤洪 天津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综合体开发模式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永续债券探析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