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7-05-31 11:34蒲曦晨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网络德育高校

蒲曦晨

【摘要】在21世纪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迅速普及,使网络德育成为高校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公开性、即时性给高校德育带来极好的机遇,但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不稳定性等因素也造成了极大冲击。当代德育工作既要充分发挥网络带来的积极作用,又要减少和避免网络环境的消极影响,致力于建造充满正能量的高校网络德育环境。

【关键词】网络 高校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12-02

随着互联网络的出现、普及和传播,高校校园网络也凭借着网络的快捷、便利和超时空、虚拟的传递特点,迅速的渗透到了校园生活的各个层面。网络的快速扩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营造了新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推动德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网络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相对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高校德育工作在理念、内容、方式、教育者素质、管理模式方面发展相对滞后。高校德育也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着不足,在高校德育与网络新载体的磨合成长中,网络正成为高校德育创新的契机。

一、网络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网络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机遇

首先,网络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容与资源。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同步即时性为高校德育丰富内容、获取资源提供了充分的渠道和广阔的平台,德育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可借助网络平台共享资源,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得德育的渲染力和影响力大大加强。其次,网络优化了高校德育教学形式。相对于传统封闭单一、教学资源有限以及学生被动接受的德育方式,网络德育在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前提下,网络多媒体教学科技的引进,突破了传统德育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增强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再次,网络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型、增强学生的能动意识。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公开、互动和平等性,促使高校德育由传统的老师正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向老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模式转型。传统德育往往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学生,注重学生共性,轻视学生个体差异性,网络的高度自由空间为实现学生主体性、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最后,网络优化了高校德育工作环境。高校德育借助网络载体这一平台,拥有了民主、平等、自由、便捷的交流环境,极大的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网络的交互性不但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促进形成良好师生关系,也方便了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

2.网络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挑战

首先,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对工作者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德育工作,不仅对德育工作者有着丰富的教学理论和经验知识的要求,还有对网络环境的了解以及网络技术运用的要求。网络的发展也对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威作用产生了冲击,网络中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教育者的信息优势部分丧失,学生从传统途径接受的信息量减少[1]。其次,网络平臺的扩展、信息的涌入,给高校优化德育环境和整合德育资源带来挑战。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网络信息的多样性、丰富性极易出现信息过度膨胀和泛滥的状况。再次,网络的不可控性对高校德育工作过程、管理提出挑战。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广泛利用,使得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化,网上信息资源良莠并存、鱼龙混杂,政府机关、学校、教师、家长等传统德育权威,对大量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网络有害信息难以控制和封锁[2]。

二、网络环境下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对策

网络环境下,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是当今社会尤其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从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现状看来,最主要是面对现实,客观分析,沉着应对,主动适应,加强研究,找准位置。具体来分析,首先就是要不断完善高校校园网,不断提高高校校园网的德育功能,主要是资源整合功能、信息把关功能、引导选择功能、网络服务功能等;其次,要抢占网络德育制高点,占领网络主阵地,奏响网络主旋律,不断增强校园网络的德育成效;要着力于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工作,确保网络德育阵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再次,要采取得力措施强化小王网络文化的整治工作,确保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网络文化阵地,为高校德育创设一个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3]。

参考文献:

[1]薛君华.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4.

[2]焦贺丽.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周先进.高校德育环境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66.

猜你喜欢
网络德育高校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