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分析

2017-05-31 11:34唐艳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分析阅读教学

唐艳明

【摘要】随着小学教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效的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对文章中心思想进行有效的理解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工作内容。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加以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细读 阅读教学 策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77-02

一、引言

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语言能力的重要学科内容,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从目前小学教学模式的现状上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对于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此,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现状

1.学生阅读现状

从目前小学生的阅读状况上看,绝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种“杰克现象”。所谓的“杰克现象”是指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而并非在真正意义上喜欢所阅读书籍。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从而才能调动小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增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师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教师在进行小学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为了使学生对所阅读材料进行深刻的理解,在其阅读中学到更多知识,从而采取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刻的解读教学方式。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小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有限,若教师对教学内容讲解的过于深刻,从而就会导致学生对文章内容很难理解;第二,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教學模式上是首先让学生文章进行阅读之后,然后教师在进行必要引导,最后学生思考文章的真正含义,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失去自身的主动思考能力。

3.教师对教学内容拓展与延伸存在盲目性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着不断的扩展与延伸,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融入到了多种学科方面的知识内容,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内容。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也使得大部分语文教师陷入一种“逢课必拓展”的一种常态。在这种教学的状态下,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讲解语文知识,而且还要对学生讲解其他学科中的相关知识。然而,在此过程中,一旦语文教师不能够有效的把握好一个度,把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解释其他学科的知识上,就会对语文教学的精力与时间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将无法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本质所在。

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1.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是接受教育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这些为教师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若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习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方面,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培养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如果小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教师不要马上进行必要的讲解,而是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自己理解文章的主旨所在;另一方面,小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研读课文,不仅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读物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了有效的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的课外读物进行解答疑惑,并且也要对坚持阅读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变教学方式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从而才能培养学生对文本细读的习惯。对此,小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必须要改变学生一起回答问题、一起讨论的课堂授课模式,而应采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在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与交流,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第二,在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教师必须要给每位同学一个发言的机会,从而使每位同学都能够表达出自己想法,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模式制定出一套新型的教学模式;第三,为了增强学生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采用影视片段与文本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且在学生观看影片之后表达出自己的对影片的真实体会,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的创新性,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观看影片,从而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小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都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其思维模式相对比较活跃,但是其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还未形成正确辨别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增强学生接受新鲜事物与辨别事物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不仅有助于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有效的将文本细读代入到教学模式中,从而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欣 .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13).129-129.

[2]陈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J]. 读与写,2014(4):194-194.

[3]黄艺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J].考试周刊,2015(52):31-31.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分析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分析:是谁要过节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回头潮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