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教学兴趣的探讨研究

2017-05-31 11:34苏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创设环境培养兴趣

苏琳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中,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是提高幼儿教学效率的关键,因为,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是最好的老师,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

【关键词】培养兴趣 拓展方法 创设环境 积极鼓励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146-02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是最好的老师,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愿意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操作等美术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

一、精选内容,萌发兴趣

我园一个同事的七岁孩子在美术班学了几期的儿童画,刚刚兴趣十足的时候,辅导班的老师就给转到素描班了,刚上了两课,孩子说什么也不学了,用他妈妈的话说就是从此与美术彻底告别了。什么原因?很明显,学习材料的选择不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对此不感兴趣,那么孩子未来在美术方面的发展就很困难了。新《纲要》指出:幼儿新课标要求,幼儿学习活动内容的选择不但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而且要符合孩子的现有水平,还应该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孩子走进实际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着眼与幼儿的长远发展;让孩子在生活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使拓展视野增加绘画的经验,因此,对于幼儿的美术活动而言,教育内容及方法的正确选择,才有助于幼儿兴趣的培养。例如:绘画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幼儿现有的简单图形的绘画水平,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来组合幼儿感兴趣的又具有挑战性的长颈鹿、小毛驴、丹顶鹤等小动物,教学中只要教给孩子正确的组合方法,原本复杂、难度极高的东西在幼儿的笔下也会变得简单而又可爱了。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绘画成果,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就会期待下一次绘画活动。

二、注重美术技法拓展中培养幼儿兴趣

灵活多样的美术技法,如印框添墨、敲洒、流淌法、滴洒、吹制法、染、刷、刮印、手印画、布贴画、剪纸画、木屑画、水墨画等等,不仅艺术性地再现生活情趣,而且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刺激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例如:在水墨画活动中,将生硬的羊毫、狼毫毛笔比喻成了孩子们能理解的“姐姐笔”和“妹妹笔”,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在水墨画《太阳宝宝》的活动中,采用拟人化的命题引发幼儿的兴趣,幼儿熟悉太阳这一物体,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的欲望。千变万化的太阳就此诞生了,有笑的合不拢嘴的太阳、有跳舞的太阳宝宝、跳绳的太阳宝宝、翻跟斗的太阳宝宝……。用指印作画,具有一般用画笔无法获得的乐趣。孩子们用自己的手指印加上一些简单的笔画,就可以绘画出无数生动活泼、新奇有趣的画面,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创作兴趣。

三、利用多样化的材料发展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美术活动中的综合材料投放是幼儿动手操作、发挥想象、探索事物的平台。不同的美术材料蕴涵不同的价值目标,萌发孩子绘画的冲动,从不同的游戏中启迪幼儿的创造思维,材料不同绘画的内容不同,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绘画效果。在绘画过程中教师根据绘画内容,精心选择孩子喜欢的材料,能更好的激发起幼儿绘画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我作为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寻找幼儿身边的每一样感兴趣的东西,作为绘画材料,让幼儿在生活寻找,在游戏中思考,于是引导孩子们自己收集周边的自然物和熟悉材料,如食品、随处饮料罐、被丢弃的废报纸包装壳,游戏中常用的小玩具、水果,蔬菜、植物等。进而,将收集的各种材料分类摆放,放于材料架子上,让孩子在多种多样的素材中,有选择的使用,从而符合幼儿的绘画需求,如:“种子树”粘贴活动,选用各种植物种子贴成各种形态的树,我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粮食,如玉米 、黑豆、红豆、黄豆、绿豆等等,活动中有的孩子用不同的植物种子,粘贴成了各种不同颜色的小树,可见,孩子们使用了自己喜欢的不同的材料进行绘画后,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作品,激发了孩子想象空间和绘画兴趣。

四、创设美育环境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将幼儿园布置成孩子们的欢乐天地,走进幼儿园就如同走进了美的世界。为幼儿美术活动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此,幼儿園的整体设计,活动室内外的环境布置,特别是墙壁和走廊的美化都尽量做到和谐优美、造型生动、色彩鲜明,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在楼梯的墙面上绘制彩绘,让幼儿时刻融入美的世界里,抬头便能欣赏到色彩鲜艳的图案,拥有美的体验;在走廊里布置幼儿作品,展出孩子们自己的画,种类多样,将有特色、创新的,有明显进步的作品,展示在大厅的幼儿画展中,可以激发幼儿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将自己动手折出的作品和剪纸作品贴在自制的灯笼上挂在走廊里,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交流和启迪,也使他们的成就感得以满足,而越发喜爱美术活动,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了一份勃勃生机和鲜活的情趣。他们从中找到了一种艺术感觉,在赏心悦目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艺术上的享受,从而激发幼儿对折纸等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五、在有效的评价中中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可。幼儿也是如此,并且,孩子的个性都很强,渴望得到赞赏的目光极切,幼儿的智力条件不同,他们绘画的潜能也不相同,可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由为重要。我们要用多种方式的方式评价作品的优劣,我们作为辅导教师不应束缚幼儿的思维,要积极鼓励幼儿 展开思维的空间,放飞想象的翅膀,启发孩子多角度思维,诱导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激发兴趣 培养绘画的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 2016.12期 .

[2]幼儿的启蒙教育和新课程理念分析 2015.6.

猜你喜欢
创设环境培养兴趣
浅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理念下教师的引导职能
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
方寸田园 语言氧吧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区域活动下影响幼儿生命发展的因素探讨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区域活动社会化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