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7-06-09 19:44李云
教师·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运用现状激励理论策略

李云

摘 要: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加学习的兴趣。初中政治的教材改革,把原有的思想品德全面提升为道德与法治,更加突出了本教材的时代性,提升了教材的政治、文化內涵。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结合激励理论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建立自信,在提高学校德育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内涵。

关键词:激励理论;初中政治课堂;运用现状;策略

在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上的激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升学习兴趣,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做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也有利于帮助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教育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它在近年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初中政治课堂的激励理论实行现状

1.教师缺乏激励意识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导一般是严厉的,所谓的“教不严,师之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方的先进教育思想逐渐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自由”“平等”等思想热潮。在这种新思潮的冲击下,我国教育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教育模式不断改进,教学内容越来越现代化,对教育主体的尊重感也日益增加。虽然总体的教育氛围和教育环境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教师,由于本身性格的原因,或者仍然存在传统教育思想,不肯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激励,尤其是对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较好的学生,为了规范教育规则,甚至进行了无情的打压。

2.忽略了个体差异性和真实性

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一个学生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有些教师没有恰当地运用激励原则,对于学生的激励和评价语言千篇一律;也存在一些教师,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课堂上一味地为了夸奖而夸奖,为了激励而激励,甚至夸大其词,给学生造成一种被欺骗感。

3.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思想引导

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足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这有利于他们增强归属感、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也是新课改教材革新的本质意义所在。但是,在七年级的政治课堂中,有一部分教师忽略了课程引导,更有甚者,因为其曾教授课程的数目多,且由于思维惯性,对本应该思想化的知识逻辑化,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困难,影响了政治科目的学习进度和效率。

二、完善初中政治课堂中激励机制的策略

1.教师自我认识的更新

每个人都是有自己坚持和终身奉行的理念,初中政治老师也是,而且现代社会对于教师的选拔和招聘更加严格,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长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一部分政治老师会形成自身的做事风格,对学生的判断也会有自身的奉行标准,更有一些教师因为自身的教学成就和学术贡献而产生自负的情绪,由此产生对学生素质的轻视。还有一些政治老师,自幼专心于学术,不善交际,也不善于对别人实施夸奖。针对以上情况,初中政治的任课老师应该首先树立激励机制,树立对于激励机制的认同感,只有认识到激励机制对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才会尽心尽力去实施。

2.完善激励方法

首先,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来看,激励机制应该作为初中政治教学的指导思想。尽管七年级的政治教材进行了改版,但是仍然坚持激励机制的指导作用。比如,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于“少年追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中的教学难点是“努力就会实现梦想”。为了充分发挥激励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交流表达自己的小愿望,从小愿望的主题思想引申到梦想,鼓励本班学生讲出自己的梦想,让他们勾勒出实现梦想后的美好生活情景,体验梦想实现后的快乐生活。在“聆听中学时代”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时代”的概念,帮助学生树立情感观念,树立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学生的理性对待

面对教师的激励,学生应该做到理性看待,既不要因为教师的激励而产生过度骄傲,也不要一味否定老师的夸奖。做到清晰完整的自我定位,是理想面对老师激励的重要前提。作为老师激励的对象,建立自我应对机制,把握自己的定位,是每个学生应当做到的。

总之,在初中政治课堂实行激励机制,主要的工作任务由任课老师负责,但是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理性看待。

参考文献:

[1]沙 霞.激励理论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2]谈 俊.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水口山镇中学)

猜你喜欢
运用现状激励理论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教学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与对策
生态文明传播:广告中的生态美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