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

2017-06-09 19:33曾召伟
教师·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自然生态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

曾召伟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以物为友的思想、悲物悯人的意识、护物有责的意识、物我谐和的生态文明理想,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感受物我谐和的生态文明的理念,有助于学生树立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理想,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尤其是古诗文中浓郁的自然生态意识,对当下大力倡导保护自然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意义与启迪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物我谐和;自然生态;生态文明教育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思想。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腰包鼓起来了,举世瞩目,并被誉为“中国奇迹”。但是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可是空气污染了、河水变脏了。因此,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生态学的重要性,并把生态学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

生态学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学术思想,作为人类智慧的成果,在语文教育中逐步得到了应有的体现。其实,中国文学从来没有忽却过自然生态,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自然生态,人类社会更需要相亲相融的自然生态。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非常丰富的生态资源,就蕴含在我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之中。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态美的理念,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广大中学生的心中扎根,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树立以物为友的思想

阿尔贝特·施韦泽,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独到的见解,在强调二者关系的重要性时说:“只有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看得与他的同胞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1]其实,在中国古代一直蕴含着这种尊重自然生命、以物为友的思想。古圣先贤有“仁爱万物”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和谐”“道法自然”等深邃的生态文明理念。良好的自然生态意识使他们笔下的鸟、兽、草、木、虫、鱼那样的有趣、有味,可亲、可爱、可友,使他们与鸟、兽、草、木、虫、鱼等自然和谐、友爱相处。

如苏轼有许多歌咏自然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苏轼洞察人生,阐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赤壁赋》中,苏轼采用主问客答的方式阐释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苏轼借“客人”之口表达了自己“以物为友”的可亲、可爱、可友的思想,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这是苏轼从自然界中领悟的人生智慧,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倾吐出徜徉山水的快意,同时也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宁可与自然界的白鹿为友,也不愿与那些庸俗腐朽的权贵同流合污。李白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

难能可贵的是,也有古人直接将花、鸟、草、木、虫、鱼之自然物称之为亲人与朋友,平等相待。他们有“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与阔大胸襟,认为一切人皆是我们的同胞兄弟,一切物皆是我们的同伴。可惜我们后人未能继承这种与自然为友、与万物为友的思想,也未能真正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更不能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与利用必然给人类带来无穷的危害,因而就不能有效地采取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

二、树立悲物悯人的意识

动植物与人一样,也有老弱病残、遭遇不幸的时候。中国的文人大多具有“民胞物与”的情感,在他们眼里,人和动物便具有了相同的情感。他们与物同喜、与物同悲,“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花开花落,引发了文学家的喜乐和悲伤。他们由此就联想到了人类社会的相似命运,他们的笔下,遂多有悲物悯人之作。

《孟子》中说:“君子之于禽獸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意思说,有道德的人对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体现了孟子对自然界生命的尊重。

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写道:“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作者认为,世上的事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有它自身发生发展的必然趋势。梅,作为一种植物,有它自己发育、生长的规律,或曲或直、或欹或正、或疏或密,都是由它的属性和生长的环境决定的,应该让它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然地成长,如果违背它的发展趋势去人为地制造曲直、欹正、疏密,就是对梅的本性的摧残和扼杀。社会上的事物,人们的思想、精神和才能同自然界的梅一样,也有它自己发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让他们健康地无拘无束地发展,而不应加以压抑和束缚。体现了作者对病梅和人才的命运的哀叹,我们由此正可窥见作者那颗悲天悯人的慈爱之心。

三、树立护物有责的意识

人类与自然是长期共存的,人们对自然常存有敬畏与感恩之心,也是情发自然。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表达了他对病梅的怜惜之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有感于此,作者购买病梅三盆“乃誓疗之……必复之全之”。 “文人画士”在传统思想的支配下,矫揉造作,从少数人奇特的嗜好和偏见出发,以一种病态的被歪曲了的美学标准衡量天下之梅,违背梅的自然生长规律。“夭梅、病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因而使“江、浙之梅皆病”。社会上的情景与此相似,由于封建专制主义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压制和束缚,人们的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就像梅树一样,留下横斜的旁枝,砍掉端正笔直的枝条,新生的嫩芽被毁掉,发展的生机被遏制,造成一种病态畸形的社会,形成一种“万马齐喑”的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和郁闷窒息的时代气氛。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表现了强烈的愤懑,对扼杀人才、禁锢思想的封建专制主义者和地主阶级的顽固派进行了尖锐的批判。除其象征意义之外,确实蕴含着对被扭曲的梅树的深深同情和爱护之情。这种思想感情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根基,但是,这种思想常常被我们所忽视了。

施韦泽希望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原则推广到人与动物之间,他说:“人类与生物建立兄弟般的关系正是来自天国的福音” “同情动物是真正的人道要素。”[2]他在《我的呼吁》中说:“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孟子》中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这体现了孟子的人与人互相怜惜的思想,人与人要互相爱怜,那么人对物呢?同样人对物要有怜惜、爱护之情,才会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孟子》中说:“不违农时……材木不可胜用也。”在这段话里,孟子引导梁惠王推行仁政,也渗透了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可以看作对现代人掠夺式发展的警钟。

四、树立物我谐和的理想

这类作品,一般都是作者在闲逸自在、心情愉悦时所作,大自然景色在作者笔下美好秀丽,惹人喜爱,所营造的情景也是温馨和谐。《论语·侍坐》中,孔子询问弟子们的志向,曾皙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这番话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生活图景: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去,闲适、温馨而恬静。这是一种很美的物我谐和生活图景,充满着天然的情趣。

类似的例子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很多,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信可乐也。”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韦庄《菩萨蛮(其二)》中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浓郁的自然生态意识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对当下大力倡导保护自然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意义与启迪作用。

因此,我们还能一意孤行地破坏自然吗?不能!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友好、最亲密的家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所开创的物我和谐的自然生态家园,亟须我们很好地去加以研究、总结、开发和利用。在自然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今天,我们亟须从古代丰厚的生态思想宝库中汲取精神营养,为我所用,爱护自然,营造物我谐和的社会环境。

胡錦涛同志《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自然界运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开发利用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锲而不舍地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做到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

中共十八大倡导的“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民族永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思想,已经成为当前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家园最强音。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0-09(2).

(作者单位:湖南省洞口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自然生态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