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

2017-06-09 20:05朱晓红
教师·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节奏舞蹈动作

朱晓红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及有效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精髓,在舞蹈教学中,我以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调整的心态对音乐游戏进行了近一年时间的探索研究。我体会到在音乐游戏的带动下,幼儿能积极主动地感受舞蹈艺术,在兴趣盎然、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跨进舞蹈艺术的宝殿,最终促进幼儿对舞蹈的热爱。

1.音乐游戏的氛围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和积极的情感,更有助于幼儿进行快乐的舞蹈

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轻松愉快,不管孩子们的年龄、性格存在多大的差异,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是没有代沟的。2~3岁的孩子刚学舞蹈时,心里会产生紧张、焦虑和陌生感,胆小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哭闹不止。在教学中,我会带领孩子们围个小圈儿坐下来,听着音乐“拍拍手、点点头、动动小脚、小手爬一爬、小手转一转,咦?小手不见了”。孩子们会觉得有点好奇,又有点兴奋。慢慢地,他们就可以稍微移动一下位置,随着音乐“长高了、变矮了、变大了、变小了”等,利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的高、低、快、慢等,孩子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投入音乐游戏中,此时会很快乐,觉得有趣。良好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以后,教师再以游戏的口吻,让孩子们随着音乐摆动身体。慢慢地,年龄再小、性格再内向的孩子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性格也会变得更开朗,不哭也不闹,而且都习惯性地养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愉快的情感。

对4~7岁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音乐游戏同样能给他们带来乐趣。把音乐游戏与舞蹈结合起来,他们学得更开心了,例如,音乐游戏舞蹈《丢手绢》《钻山洞舞》《孩子们的波尔卡》《彩带飘飘》《猪小弟》等,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舞蹈动作技能,同时加入了夸张的表情,也体会了愉快的心情。这样孩子们的表演既打动了观众,又让他们进入无与伦比的愉快情境中,孩子们逐渐地喜欢上了这种既游戏又舞蹈的艺术活动,对舞蹈的热爱也一点一点地加深了。

2.多玩音乐游戏,能增强幼儿的节奏感,提升幼儿舞蹈的感受力

教师在以往进行的节奏训练中,也注意到了要让幼儿多听、多尝试,但是往往一发现不对劲时,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幼儿不是这样的,应该怎样。这样的听和尝试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地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我会结合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游戏中,感知音乐中周期性出现的节拍上的强弱变化、各个音的长短以及乐句的节奏,让幼儿能有敏锐的感觉与反应。例如,音乐游戏“狐狸和兔子”,刚开始玩时,孩子们只注意到狐狸和兔子的动作,多玩几遍后他们会发现这两段音乐的特点,从而根据音乐节奏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动作,使狐狸的动作贴近音乐中的一拍一步慢慢地走。孩子们的节奏就在这样的游戏中慢慢地培养起来了。

又如奥尔夫音乐游戏“小手伸伸”,音乐性质很简单,AB段音乐重复出现数遍,A段音乐节奏平稳,B段音乐有明显的快慢之分。在A段音乐中,我们要引导幼儿用自身的各个部位去表现音乐的节奏,如拍手、跺脚等,B就更有趣了,启发幼儿在音乐快慢的地方如何用身体去表现。有些孩子表现得非常形象,慢的时候像吹气球一样,手脚一起按音乐的节奏慢慢地打开,音乐快的时候像皮球泄气一样快速地收成一团;还有的孩子模仿了慢慢地开门和快速地关门。音乐虽然重复数遍,但是孩子们每一次玩得都不一样,每一次都有新的动作,这样的游戏让幼儿百玩不厌。

3.充分感受音乐游戏,有助于提高幼儿舞蹈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以前教舞蹈时喜欢让幼儿模仿,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编的动作才是舞蹈动作,只有让幼儿学自己的动作才是学舞蹈。由于成年人的协调性比幼儿强,所以当看到幼儿达不到要求时,会特别急躁,容易使幼儿机械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限制了幼儿个体化的发展,也抑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现在我会让幼儿去感受音乐游戏,通过游戏音乐里肢体动作的千变万化,提高幼儿学习舞蹈的模仿力和创造力。例如,奥尔夫音乐游戏“乌龟爬爬”,首先我会让幼儿围个小圈坐下来,跟着老师共同去感受音乐。前段音乐引导幼儿利用身体各部位去表现音乐的节奏,如拍手、拍肩、跺脚等,后半段就可以引导幼儿去模仿的各种形形色色事物了,老师只要说出一个名称,如动物类乌龟、螃蟹、兔子等,日常生活类,如洗脸、刷牙、穿衣等。音乐虽然反反复复出现数次,可是每次拍打节奏的动作和模仿的对象都不一样,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还会把这种情绪带到日常生活中,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们比以前更加关心身边的大小事物,并且把观察到的事物的形象特征带进音乐游戏里,孩子们的模仿力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有了生活的实践经验,又在音乐游戏里反复地体现了出来。最终孩子们在舞蹈表演中模仿出来的形象就更加逼真了。

又如,奥尔夫音乐游戏“握手舞”同样是非常好听、结构简单的乐曲。前半段老师引导幼儿用身体各部位去表现音乐的节奏,如摆手、绕圈、点数等,后半段出现了十个稍停顿的长音,这里就要求幼儿在每个长音上创作一个动作。孩子们刚开始玩时手足无措,做了两三个动作就做不下去了。慢慢地,孩子们会想办法了,举左手、抬右脚、勾左脚、抬右脚……勉强凑足了十个动作。现在玩的次数多了,孩子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在日常舞蹈学习中借鉴了一些动作,还把在外界媒体上收集到的一些动作也运用上了,所以现在孩子们已经能够很轻松地创作出十个以上的新的动作造型,而这些动作造型若融入舞蹈的艺术以及孩子们内在的天真调皮感,就显得更美了。通过这个音乐游戏,“六一”儿童节我们还共同创作了一个舞蹈《大家来照相》。有集体的动作造型,也有每个孩子自己创作出来的百变造型,随着活泼跳动的音乐响起,孩子们一个一个地把自己最优美、最可爱、最独特的动作造型展示了出来,赢得了老师和家长们的喝彩和热烈的掌声。

所以充分地感受音乐游戏,不但能给孩子们带来无与伦比的快乐心情,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学习舞蹈的模仿力和创造力,带着这种感觉和经验结合舞蹈的动作技能去舞蹈,一定能够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4.音乐游戏有助于幼儿放松心情缓解疲累,促进幼儿对舞蹈的热爱

孩子们在舞蹈活动中,体现着积极的情感、旺盛的精力。他们渴望上台表演,我会经常编排节目,争取机会让幼儿上台亮相。每次排练都很费力,孩子们也累得满头大汗,所以在排练的时候我会安排一些音乐游戏,如“按摩放松”“敲敲打打”“碰一碰”“朋友舞”等帮助幼儿缓解疲累,游戏过后孩子们又热情高涨地继续投入排练中。每当幼儿园里有什么重大的活动,舞蹈班的孩子们都会为大家表演,各种比赛、表演我们也应邀参加。孩子们的舞蹈《盛世龙腾》荣获了广东省舞蹈比赛金奖,歌伴舞《说唱脸谱》、舞蹈《小兰花》都在县里的比赛中榜上有名,《大家来照相》这个节目还应邀参加博罗县妇博罗联举办的一个活动,虽然已放暑假了,孩子们依然热情高涨。他们为自己的表演获得成功感到无比的高兴。舞台实践促使孩子们趋于成熟,积累了经验,表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促进了孩子们对舞蹈的热爱。

雖然在舞蹈教学中开展音乐游戏的时间并不长,但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学习舞蹈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体验并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扩展并充实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尝试失败与成功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格。为此,我将在舞蹈教学中,把音乐游戏作为一座桥梁,重视并应用起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促使他们热爱舞蹈,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李 蓉.怎样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1).

[2]刘艳春.幼儿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版),2016(7).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节奏舞蹈动作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冰上舞蹈搭档
动作描写要具体
YOUNG·节奏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