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趣”并茂,“思·用”结合

2017-06-09 20:19刘送金
教师·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长方形面积教学内容

刘送金

新教材作为基础课程改革的主要文本载体,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数学教材单调朴素的看法,转以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主题图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为教材设计提供了一定丰富的资源,给枯燥的数学课赋予了活力和生机。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上特点呢?下面就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谈谈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数学教学动态化

1.让教学内容动起来

课本的教学内容大多只用文字表达,再加些插图。虽然图文并茂,但缺乏动感,对于探索有规律性的知识,特别是寻求积规律时,一定要让教学内容动态化。因为动态化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很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主体动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按照新的课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动口、动手操作,思维活动起来。例如,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去得出计算方法的,而是设计了下列一组探究、验证的活动过程:

(1)从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中,任选几个拼成一个长方形。

(2)量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3)记录填写下表。

(4)观察上表,分组讨论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的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从拼、量、记、看、想等一系列外部器官的操作感知及内部器官的思维活动过程中获得了正确的内部规律,从而懂得了長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这一简便的计算方法。

二、数学教学情趣化

1.情趣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动态情境、实验情境等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教师就要多次运用情境激趣法让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在课的伊始,教师便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①要求学校操场、游泳池等大长方形的面积该怎么办?②能不能用面积单位来度量呢?③想不想学习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呢?通过创设这一系列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简便方法的欲望。在计算方法验证时也提出了“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等于长乘宽呢?”又激发了学生验证规律是否正确的兴趣。另外,在探求规律的猜测、发现及验证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化静为动的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动态的情境中去快乐地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掌握知识。

2.形式激趣

课堂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是使学生兴趣贯穿课堂始终的有力保证。例如,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这课中,我运用竞赛的形式,把学生分组后,让学生用1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多能摆出多少面积不同的长方形来,并记下它们的长和宽。在这种比赛的氛围中活动,学生的学习更努力,精力更专注,合作更默契,收获也就更多了。

三、数学教学问题化

1.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新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常用面积单位及其用处,并有了这样的疑问:要算操场、游泳池这样较大的长方形面积时,用面积单位来度量是不是太不方便了?学生在课外百思不得其解,带着问题走进新课时,教师又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2.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节课中,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所以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思考质疑。

四、数学教学实用化

1.学以致用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其最终目的是“用”。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就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①为教师购置一块面积是48平方米的玻璃,该怎么买?②如果这块玻璃要放在长12分米的桌面上,该怎么买?这样通过运用,学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同时明白了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其形状不一定相同等道理,使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加深了对新知的巩固和理解。

2.学以促用

“用”可以解决问题,更可以发现问题。正如上面学生运用公式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时发现的问题(①我量了数学课本的封面比18厘米多一点,求面积时长该取多少呢?②要求一个城市的面积,它的长和宽该用什么来量呢?)等,这就充分说明了“用”可以促学,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

猜你喜欢
长方形面积教学内容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用面积求坐标
长方形的困惑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