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后进生的精神世界

2017-06-09 15:58古敬旺
教师·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转化对策后进生

古敬旺

摘 要: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由于学生智力、性格和意志能力的差异,家庭环境、社会背景和学校境况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往往导致学生心灰易冷、易产生不信任和逆反心理。文章通过对后进生转化对策的分析,走进后进生的精神世界,期望达到使其“大器晚成”的优良效果。

关键词:后进生;内外原因;转化对策;期望效果

一、后进生的日常表现分析

后进生的日常表现为:自卑厌学,学习成绩差;缺乏自信心,自我期望值低;纪律涣散,行为习惯不良;懒惰,不思进取,逆反心理严重;性格缺陷;缺点问题较多,我行我素。后进生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长期处于迷茫状态,在家反感父母说教,喜欢顶嘴;讨厌“我说你听、我训你忍、我打你挨”的单向型沟通方式;讨厌班主任的一味“告状”,不敢信任父母老师;讨厌说教,渴望理解和尊重。因此,在长时间的压抑下,他们沦为班级的后进生。

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探讨

1.内在原因

(1)智力差异导致的优等生、后进生之分。每个学生由于天性的不同、智力的高低,学习能力不同。智力高的学生意味着学习能力更强,学习潜力更大,而智力低的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的跟进度较弱沦为班级的后进生。

(2)性格意志不坚定导致学习的后进。学生意志力薄弱,自我约束力差;思想易开小差,习惯差;性格缺陷,心理承受能力低,情绪易暴躁;学习缺乏规划,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模糊皆容易导致学生学習跟不上进度。

2.外在原因

(1)家庭环境因素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现如今家长对待孩子或过于宠溺,或因为外出打工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或因为离异对孩子伤害极大。极度溺爱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学习保持无所谓、放任不管的态度,容易使孩子养成狭隘、飞扬跋扈的性格;留守儿童则容易因贫困导致营养不良和身体疾病,进而导致体弱多病或大脑发育不健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敏感,由于心里受创从而失去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2)社会背景下不良思想的腐蚀影响。现今手机的盛行、网络的发展,社会上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拜金主义”逐渐弱化学生的“精气神”,影响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态度。

(3)学校教师差别对待使之心灰意冷。目前部分学校老师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态度天壤之别,优等生老师极度宠爱,而后进生多受冷待、指责,得不到老师的关心、赏识和心理上的合理引导,易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

三、后进生的转化对策以及所期望达到的效果剖析

1.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1)以身作则,陪伴后进生学习和永不放弃意志力的提升。家长要以身作则陪伴后进生成长,促进孩子坚定意志力和自我管理的好习惯的养成。作业的完成应陪同孩子共同进行,并互相交换审阅以启发孩子新的思维;饭后可以一起散步;孩子入睡前可陪同聊天;当孩子犯错时应予以尊重,不可一味斥责,可写张小纸条加以提醒。从生活中的点滴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不管后进生的现状如何,一定要付出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们,不能让潜在的幸福变成相互间的折磨。

(2)公平对待,不应任意给后进生贴有色标签。众所周知,学生对老师的认可远远胜过家长的奖励,每位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因此,要公平对待,不应给后进学贴有色标签。老师在面对学生淘气、不守纪律、不听话的情况时往往因为无奈或失望在言语上作出“最差、最坏、最笨学生”的批评,心理素质弱的学生容易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因此,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谨言慎行。

(3)家校合作,建立校内校外亲情关系获得学生信任。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亲子沟通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建立校内校外的亲情关系以获得后进生的信任,这对后进生转化为优秀生非常有效。

2.后进生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不应该让呵斥和哭泣成为主流声音,问题不要定性,以解决事情为主;道理不要多讲,应提供具体帮助;不要空谈方法,一切技巧都在于“做”,通过行动言传身教,要相信每一个后进生都是潜力股,都能“大器晚成”。

参考文献:

[1]温启明.浅谈初中后进生形成原因和转化措施[J].中学教学参考, 2012(15):128.

[2]陈 健.给点欣赏就微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措施[J].考试周刊,2014(56):47.

[3]刘成银.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浅谈英语学习中后进生的转化措施[J].青年时代,2013(20):95-96.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洑溪中学)

猜你喜欢
转化对策后进生
浅谈初中英语起始年级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细微之处总关情
浅谈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对待后进生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