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观照下的《项脊轩志》阅读

2017-07-12 11:30许建中高培存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项脊轩归有光

许建中+高培存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背景下的灵魂审视和思想检讨。他以一间书屋为中心,两种情感为线索,三世变迁为触点,四个女人为依托,回顾读书生活,反观精神世界,体悟不老亲情。

一、关于书屋

狭小、破旧、昏暗的项脊轩是归有光的第二生命,也是归氏家族的象征。归有光以祖父做官的地名“太仓项脊泾”命名书屋,除了寄托哀思,表明心志,像祖父一样学优而仕之外,还借喻“项脊”二字的深意,渴望成为家族兴盛的中流砥柱。项脊轩还是归有光的精神家园,灵魂栖所。一个人在书山攀登,一个人在学海遨游,难免有意志消沉,信念缺失的时候,但是读书人的责任意识和家族观念让他把一切艱难险阻演绎成了最美的音符。他在这里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听万籁有声,看明月半墙……他一扫读书的寂寞,在寂寞中享受精神的快乐。他着意于思接千载、神游八极的闲情逸致,又用心于读书仕进、经世致用的鸿鹄之志。他奋发苦读,废寝忘食,让“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理想之舟扬帆起航……儒家的思想之光在项脊轩照亮了归有光的心房: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二、关于叔父

归有光居于项脊轩,多可喜,亦多可悲。令人心痛的诸父异爨,破坏了归有光期望中人人知书达理,个个大公无私,事事团结一致,时时和睦如初,永远昌盛兴旺的家族王国,亵渎了他忠孝两全的理想信念。归有光把祖先的遗训“为吾子孙,而私其妻子求析生者,以为不孝,不可以列于归氏”,视作一条必须恪守不渝的家训,并竭力保护将要分崩离析的家族,然而事与愿违。祖宗遗愿的违背,家族亲人的疏远,诸事纷争的困扰,鸡犬不宁的现实,让忠孝难全的归有光心烦意乱,躲进了仅容一人居的项脊轩,又让他无法沉默,更无法沉沦,渐行渐远的亲人,越来越多的门墙,终成为他心头难以挥去的阴影。归氏家族的团结和安宁在哪里?归氏家族的未来和前途又在哪里?不曾踏进项脊轩一步的亲爱的叔父能否将明天的门户撑起?命运的窗子谁来为归氏家族开启?不想让家族衰败的归有光,只能将责任默默地扛起,读书,读书,再读书。然而,挚爱的亲人一个个亡故了,在压抑与黑暗中踽踽独行的归有光何曾看到希望之光?假如浴火重生,我不知道归有光是否对亲爱的叔父心存感激!

三、关于祖母

关于祖母,归有光回忆了三件事,件件锥心。“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的归氏家族让来自官宦家庭的祖母心急如焚,不知所措,而“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的归有光终于让祖母在无望中看到了归氏家族的希望,她用智慧的自言自语的方式委婉而明确地告诉归有光“吾家读书久不效,尔之成,则可待乎!”而后迫不及待地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祖母的千般慈爱伴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在项脊轩形成了震撼心灵,鞭策上进的强大磁场。这是怎样一个漫长而又揪心的期待啊?也许祖母用她明亮的双眼在归家不孝子孙中寻找了千遍万遍,终于可以期待的是,可以担负归氏家族未来的归有光出现了。祖母的欣喜可想而知,她把几代人的期望毫不留情地重重地压在了归有光的肩上,使他无法逃避,毕竟,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并且给归有光指明了一条功利而光明的路子,“手拿笏板,走向未来”。然而此时的归有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一心想博取功名,重振家声的归有光羞愧难当,痛不欲生。儒家思想的万丈光芒中,多少的伤痛成为成功路上不能抹去的记忆,多少亲人的鼓励又成为励志进取的不竭动力。

四、关于妻子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结尾以景结情,波澜不惊,于无声处见真情,把美好的记忆交给枇杷树去珍藏,把伉俪的深情交给枇杷树去诉说。扪心自问,将心比心,树犹如此,何况人乎?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比海深。归氏家族的项脊轩,项脊轩中读书的归有光,都是妻子的骄傲,姊妹们不知“何为阁子”,而她清楚“阁子”和“阁子”中的归有光就是家族的希望。然而归有光没能将家族的责任扛起,没能将亲人的愿望实现。归有光最为愧疚的就是他的妻子了。因为人生路上,“时来轩中,或凭几学书”的妻子给予了他最大安慰和鼓励,她平时常劝慰归有光:“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何况,督促归有光背诵《孝经》的母亲在归有光八岁的时候就走了,寄家族希望于归有光的祖母在归有光九岁的时候也走了。归家,没有谁再来鼓励归有光以家业为任,以天下为任,奋发读书了,鞭策归有光的重担自然落在了妻子的肩头。妻子是他的生活伴侣,快乐的源泉:也是他灵魂的伴侣,力量的源泉。妻子死后的归有光坠入了黑暗的深渊,两年卧床不起,我们能够想象归有光的痛苦之深。归有光对妻子的深深的思念,也是与儒家思想紧密关联的,他没能将妻子的理想,也就是家族共同的理想实现,他的深深思念中藏着不为人知的深深的愧疚。

归有光怀念亲人,眷念亲情,没有停留在关怀疼爱的层面,而是赋予了亲情儒家思想的内涵,立命安身、读书仕进。儒家的家国思想也为归有光深切的思念悄然揭开了谜底,启人深思,感人肺腑。

注:本文为甘肃省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读为依托,文言融合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WW【2016】GZ018。

参考文献:

[1]刘浩.《项脊轩志》的情[J].文教资料,2011,(12).

[2]张文颖.《项脊轩志》细节描写之美[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10).

[3]邓玉军.细节中的细节——谈《项脊轩志》中几个极易被忽略的字[J].语文教学之友,2011,(03).

[4]杨建宏.真挚委婉寄心曲——《项脊轩志》探幽[J].语文教学通讯,2006,(36).

[5]祁艳.从《项脊轩志》看失意士大夫的生命忧患[J].语文教学通讯,2010,(25).

[6]张莹光.字字泣血出肺腑 句句盈泪断肝肠——《项脊轩志》达情艺术探微[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01).

[7]刘兴国.浅析《项脊轩志》的情感层次[J].语文天地,2014,(02).

[8]刘祥.《项脊轩志》抒情方式解读[J].语文建设,2013.(13).

[9]朱静.从绰厉风发到平淡隐忍——谈《项脊轩志》的情感表达[J].中学语文[J].2014,(07).

(许建中 高培存 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 733699)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项脊轩归有光
《项脊轩志》的人物描写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刚柔并济真男儿
——归有光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