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

  • 项脊轩志》的三重空间解读
    过解读归有光《项脊轩志》架构的三重空间,可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曲折幽深的情感意脉,感受作者丰富而有张力的心路历程,阐释文中三重空间的诗学意蕴。一、现实空间的逼仄与诗化《项脊轩志》第1 段描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状态。修葺前的项脊轩狭小、破败、昏暗;修葺后幽静、风雅、明亮,修葺前后的变化不可谓不大。细读“稍为修葺”的空间修补行为,可从文本缝隙处读出新的意蕴。文中说:“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

    中学语文 2023年30期2023-12-18

  • 项脊轩志》教学研究综述
    ◎叶雪竹《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归有光的散文长于叙事抒情,以简洁的语言叙述家常生活琐事,寄托真挚的情感,被称为“明文第一”。它入选多个版本教材,深受师生欣赏。关于《项脊轩志》的研究综述,有两篇论文:李梦月《〈项脊轩志〉研究回顾与教学建议》主要从主题、写作特点、教学设计三个角度进行梳理和回顾,并提出教学建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此篇文章是2017年所写,之后的研究还未系统梳理;另有一篇朱婷《〈项脊轩志〉研究综述》,主要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2期2023-01-24

  • 项脊轩志》教学研究综述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归有光的散文长于叙事抒情,以简洁的语言叙述家常生活琐事,寄托真挚的情感,被称为“明文第一”。它入选多个版本教材,深受师生欣赏。关于《项脊轩志》的研究综述,有两篇论文:李梦月《〈项脊轩志〉研究回顾与教学建议》主要从主题、写作特点、教学设计三个角度进行梳理和回顾,并提出教学建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此篇文章是2017年所写,之后的研究还未系统梳理;另有一篇朱婷《〈项脊轩志〉研究综述》,主要从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12期2023-01-05

  • 从《项脊轩志》中的称谓窥探作者的情感变化
    满玉一、解读《项脊轩志》中的“轩”《项脊轩志》情感细腻,善于以细节呈现事物或人物,以表达作者对亲情的深刻缅怀,这也是文本表面的显性情感因素。除此之外,读者还可从老屋的称谓变化思考作者的用意所在。1.以“轩”之名寄托了作者的审美追求纵观全文,作者将老屋修葺后、妻子亡故之前的老屋称之为“轩”。其中,主要描述了几方面内容。第一,描写老屋改造后,名曰“项脊轩”,是作者读书之所;第二,描写家族的变迁,如叔伯分家、母亲去世以及与大母、老妪的交流片段;第三,描写了在项脊

    中学语文 2022年33期2022-03-14

  • 浅析《项脊轩志》中对“项脊轩”的不同称谓的作用
    ,其代表作是《项脊轩志》。在这篇文章中,归有光通过描述自己的书斋项脊轩,展现了家族的变迁,记录了自己在书宅内的生活,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文短而意蕴丰厚,屋小而情义深长。文章名为“项脊轩志”,但他在描写时却用了“屋”“阁”“轩”“室”四种不同的称谓来称呼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接下来,笔者就详细谈谈。一、屋:反映家族的变迁屋本是人们对居所的一种普通称呼,但是在《项脊轩志》中却道出了作者家族的百年兴衰史。归有光在文章中称项脊轩为“百年老屋”“败屋”,既向读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2年11期2022-03-06

  • 项脊轩方位考
    文第一”。而《项脊轩志》则集中体现了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魅力,文中所记书斋“项脊轩”也随之名扬天下,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和文化符号。可惜,项脊轩已湮灭在岁月中无迹可寻,我们只能通过遥想当年“多可喜,亦多可悲”的书斋生活,深情怀念震川先生了。现在的人对项脊轩在整座宅院中的确切方位多不甚明了,原文及后世注文也未有详述。不过,文中涉及书斋方位及建筑构件的词句不少,可以对我们判断其确切方位有一定帮助。一、“旧南阁子也”先从建筑结构布局看。传统江南民居在平面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2期2021-12-28

  • 项脊轩志》的情感表达艺术
    张金凤散文《项脊轩志》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归有光所写,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和对庭院、屋宇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家道衰落的惋惜之情。而人物的刻画,又抒发出作者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文中的悲情犹然可见,可是作者的“可喜”之情,也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表达了对家族没落、失去亲人之悲,对兴旺家族满怀憧憬而喜。一、借景抒情归有光初写这篇《项脊轩志》时才16岁,一个少年以一间百年的旧屋作为抒发情感的衬布,对“南阁子”的每一句描述,都饱含了深沉的思考,思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12期2021-12-01

  • 叙事学视角:《项脊轩志》情感解读
    朱春梅《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归有光(1506―1571),明代散文家、文学家,有“今之欧阳修”的赞誉。世称“震川先生”。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文章以作者青年时期日日夜夜所居住的书斋项脊轩为焦点,围绕归家几代人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深深感慨。在整个书写过程中,真实地再现了归家祖母、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0期2021-09-05

  • 生为轩 死为阁
    文体角度看,《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写人记事类抒情散文。大多数读者在阅读和理解这篇经典散文时,往往把“项脊轩”看作是一个外在于作者的客观存在的、用来聚焦和引出家庭衰败和表达亲情的物理性空间,过度关注文章所记之事和所写之人,停留在“情”的层面品读。但是笔者在细读原文过程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作者在妻子死之前都称那个被修葺之后的仅容一人居住的百年老屋为“轩”,而妻子死之后涉及到老屋称谓则全部又改回称“室”或“阁”。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表达的变化呢?在关联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9期2020-10-12

  • “居”间深意 “轩”之喜乐
    摘要:《项脊轩志》一文中“可容一人居”“然余居于此”“常居于此”“扃牖而居”“不常居”这五处不断突出“居”的内容,将身居陋室、自觅雅趣,居家悲喜、人情重续,久居生情、坚忍不拔,居静怀远、独乐情致,故居情怀、深情萦绕的五方面喜乐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居”字跟“轩”字密切关联,浑然一体。关键词:“居”;“轩”;核心词《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代表作。归有光在行文中紧紧扣住“居”和“轩”这两个字反复描写,展现了全文的抒情脉络。其中,“可容一人居”“然余居于此”“常居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9期2020-09-12

  •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孙波《项脊轩志》是一篇优秀的回忆性记事散文,为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居所项脊轩为经线,以家中数代人的人事变迁作为纬线,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至亲至爱之人的音容笑貌,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下面,笔者就浅析《项脊轩志》的抒情方式。一、通过状物来抒情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对“项脊轩”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描写:“项脊轩,归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段文字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0年4期2020-09-10

  • 项脊轩志》教学指津
    有风味”。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记述了与项脊轩有关的琐事,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中的细节,如“建筑细节”“人物细节”“景物细节”等,引导学生精读、细读,感受潜藏在细节之中的真情。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一、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建筑细节”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借此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项脊轩是作者的书屋,也是全文感情的凝聚点,围绕项脊轩,作者用“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将全文的内容有序地联系起来,确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0年5期2020-09-10

  • 项脊轩志》的“变”与“常”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散文。黄厚江老师说,读写人记事散文,不仅要关注文章写了什么,更应该关注作者或者说文中的“我”的情感。[1]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项脊轩志》中“我”的情感呢?我们常讲,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理解散文的“神”自然应该从其“形”入手。笔者认为,《项脊轩志》这篇散文所写的“形”都围绕一个“变”字展开。孙绍振老师认为,经典的文本内容既有显性的层面,也有隐性的层面,[2]同样《项脊轩志》的“变”也包括“显性之变”和“隐性之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3期2020-05-06

  • 归有光之“喜”探源
    潘海霞《项脊轩志》是公认的归有光的散文名作,全文围绕项脊轩追叙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者在文中用这样一句话总结了他居住在“室仅方丈”的项脊轩中的情感体会。只是“多可喜”指何事,学界一般根据“然”字所表达的转折语义,认为本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多可喜”承前,“亦多可悲”启后。如此,“多可喜”应指的是文章的第一段,也就是作者对项脊轩居室环境的描写。那么,让作者住着感到“多可喜”的项脊轩到底是一间怎样的书斋呢?修葺前的项脊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0年3期2020-05-06

  • 项脊轩志》的“变”与“常”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散文。黄厚江老师说,读写人记事散文,不仅要关注文章写了什么,更应该关注作者或者说文中的“我”的情感。[1]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项脊轩志》中“我”的情感呢?我们常讲,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理解散文的“神”自然应该从其“形”入手。笔者认为,《项脊轩志》这篇散文所写的“形”都围绕一个“变”字展开。孙绍振老师认为,经典的文本内容既有显性的层面,也有隐性的层面,[2]同样《项脊轩志》的“变”也包括“显性之变”和“隐性之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3期2020-02-23

  • 项脊轩志》中“前辟四窗”的“前”字探究
    杨琛荣《项脊轩志》是一篇传统的课文,文中有“前辟四窗”一语,对句中的“前”,人教版的普通高中《语文》第三册明确注为“前:指阁子的北面,因这个阁子是‘北向的。”另有柳振华在2012年第8期的《语文教学之友》上发表的《“前”指“北墙”还是“南墙”》一文,否定了吴小如在《古文精读举隅》一书中把“前”理解为“南面”的观点,论证“前”指“北墙”。这样看来,好像“前”指“北墙”无疑了。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试做论述。首先,把“前”理解为指“北墙”,原文中的许多表述不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1期2020-02-14

  • 项脊轩志》的三重悲情分析
    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感受作者不事雕琢简朴真实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意蕴,全文笼罩着浓重的悲情氛围,读来让人动容,难掩悲伤。在《项脊轩志》一文中,归有光以书斋“项脊轩”为经线,将看似杂乱的人事有机地串联起来,同时借助“项脊轩”抒发了自己满腹的悲伤,下面将笔者感悟的三重悲情分析如下。首先,家族颓败与振兴是最根本的悲情。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写道:“所为书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通读全文,我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11期2020-01-03

  •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王曰文《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同为明代散文家的黄宗羲说它“一往情深”“使人欲泣”,清代的吴德旋在《初月楼古文绪论》中用“风韻疏淡”“寥寥短章而逼真”来形容它如果有兴趣分析一下诸如此类的评论,可以看出,书评家们大多抓住了文章成功的细节描写,而在笔者看来,这些细节描写,可用“人性美”这个词来形容。短短二百余字的《项脊轩志》,至始至终洋溢着一种浓郁的人性美。文章一开始,写了作为“百年老屋”的项脊轩年久失修,“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不能得日”。

    新高考·语文学习(高一高二) 2019年10期2019-03-02

  •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有这样一句话:“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鲁人版高中必修第三册收录了此文,课下注释对“乳二世”的解释为“给两代人喂过奶。乳,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也曾收录此文,其对“乳二世”的注释为:“给两代人喂过奶。乳,用乳汁喂养。”苏教版必修第五册也收录了此文,其对“乳二世”的注释为“喂养了两代人。乳,喂养。”对“乳”字解释,鲁教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皆为“用乳汁喂养”,苏教版为“喂养”。“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3期2018-08-24

  • 不畏浮云遮望眼 教学相长铸正道
    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也经历了教学《项脊轩志》的三重奏。在默默地探索中,教学《项脊轩志》的三次改动,尤让我受益匪浅,并且时刻欣喜于教学教研之路的曲径通幽、博大精深。一、第一重:隙中窥月记得第一次执教《项脊轩志》,更多的是不安和惶恐。再加上初出茅庐,经验不足,更多的是依赖教学参考书。经过一番琢磨,我確定了以“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话作为中心来教学课文。先是带领同学梳理全文字词,然后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句作为引子展开,按部就班,先分析文章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7期2018-08-23

  • 时间艺术酝酿的味道
    罗王军读《项脊轩志》,总会让人感到一种沧桑变幻、人世无常的悲伤意味,然而作者构建这些意味的方式不是痛心疾首式的呐喊,不是饱含哲理式的议论,也不是面面俱到式的叙述。不论是哪种情感的意味都流露出悠长绵远的韵味,淡淡的忧伤却是深沉的体验,深邃的感悟飘飘忽忽,若隐若现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正是《项脊轩志》独特的魅力,而我们认为它的这种魅力是有艺术支撑的,那就是——时间。读《项脊轩志》,我们能时时刻刻感觉到时间的流转变化,在这个时间的流中,尘世和人事变迁的前后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1期2018-03-06

  • 不畏浮云遮望眼 教学相长铸正道 ——记教学《项脊轩志》的三重奏
    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也经历了教学《项脊轩志》的三重奏。在默默地探索中,教学《项脊轩志》的三次改动,尤让我受益匪浅,并且时刻欣喜于教学教研之路的曲径通幽、博大精深。一、第一重:隙中窥月记得第一次执教《项脊轩志》,更多的是不安和惶恐。再加上初出茅庐,经验不足,更多的是依赖教学参考书。经过一番琢磨,我确定了以“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话作为中心来教学课文。先是带领同学梳理全文字词,然后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句作为引子展开,按部就班,先分析文章

    中学语文 2018年21期2018-02-09

  • 时间艺术酝酿的味道 ——读《项脊轩志》
    罗王军读《项脊轩志》,总会让人感到一种沧桑变幻、人世无常的悲伤意味,然而作者构建这些意味的方式不是痛心疾首式的呐喊,不是饱含哲理式的议论,也不是面面俱到式的叙述。不论是哪种情感的意味都流露出悠长绵远的韵味,淡淡的忧伤却是深沉的体验,深邃的感悟飘飘忽忽,若隐若现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正是《项脊轩志》独特的魅力,而我们认为它的这种魅力是有艺术支撑的,那就是——时间。读《项脊轩志》,我们能时时刻刻感觉到时间的流转变化,在这个时间的流中,尘世和人事变迁的前后关

    中学语文 2018年1期2018-02-09

  • 从《项脊轩志》看中学语文作文如何缘情写作
    选读课本中的《项脊轩志》一文,作为抒情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可以当做我们中学生学习缘情写作的典范学习。下面,我将从《项脊轩志》的三个写作技巧:朴实的记事和对景物的描写、从细节描写入手表达自己的情感、简洁流畅精于炼字的语言入手,分析在中学写作中如何将情感发挥出来。关键词:项脊轩志、中学语文写作、情感、记事、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简洁、精于炼字、语言正文: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文所占的分数比重也是相当大的。提起作文,可能是一个让很多老师和学生都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5期2018-01-29

  • 不要忽视“多可喜”
    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悲喜交集”的散文名作。传统的评论多关注到“悲”的情感,对“喜”的因素则关注不足。其中一个不小的误会是将文中的一个重要过渡句当作了文章由写“喜”转向“悲”的标志。本文通过对文章的情感分析及结构分析,强调了“多可喜”在文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喜”的因素,以及“喜”和“悲”的相互映衬,相互烘托,使文章的悲凉成分显得更加深沉醇厚,感人至深;项脊轩因而也不仅仅是一间充满悲苦记忆的小屋,同时也是一方有充实愉快的读书生活,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甜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1期2018-01-25

  • 一曲读书人的励志
    钱雅勤项脊轩上空的月亮升起又落下,庭中的枇杷树花开又花落,归家也历经潮起潮落悲欢离合,唯一不变的是项脊轩中的琅琅书声。清人梅曾亮说,《项脊轩志》是“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文中的一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似乎成了我们解读这篇传世名作的金钥匙。而我却以为,在看似闲散记录的家庭悲喜中,我们能看到他坚韧不拔的精神源泉,能找到他在科举之路上屡遭挫折依然奋勇前行的精神支柱,《项脊轩志》实则是归有光的一曲励志之歌。“少年心事当拿云”,19岁的归有光踌躇满志,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7年10期2017-11-19

  • 一曲读书人的励志之歌 ——《项脊轩志》课文精读
    志之歌 ——《项脊轩志》课文精读◎钱雅勤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项脊轩上空的月亮升起又落下,庭中的枇杷树花开又花落,归家也历经潮起潮落悲欢离合,唯一不变的是项脊轩中的琅琅书声。清人梅曾亮说,《项脊轩志》是“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文中的一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似乎成了我们解读这篇传世名作的金钥匙。而我却以为,在看似闲散记录的家庭悲喜中,我们能看到他坚韧不拔的精神源泉,能找到他在科举之路上屡遭挫折依然奋勇前行的精神支柱,《项脊轩志》实则是归有光的一

    作文新天地 2017年28期2017-11-09

  • 儒家思想观照下的《项脊轩志》阅读
    建中+高培存《项脊轩志》是归有光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背景下的灵魂审视和思想检讨。他以一间书屋为中心,两种情感为线索,三世变迁为触点,四个女人为依托,回顾读书生活,反观精神世界,体悟不老亲情。一、关于书屋狭小、破旧、昏暗的项脊轩是归有光的第二生命,也是归氏家族的象征。归有光以祖父做官的地名“太仓项脊泾”命名书屋,除了寄托哀思,表明心志,像祖父一样学优而仕之外,还借喻“项脊”二字的深意,渴望成为家族兴盛的中流砥柱。项脊轩还是归有光的精神家园,灵魂栖所。一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7期2017-07-12

  • 言有尽而意无穷
    于言语之外。”项脊轩是归有光青年时代的书斋,它同作者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曾在这里读书休憩,在这里听老妪讲述母亲的故事,在这里听祖母的教诲,在这里同妻子闲谈。这些就是《项脊轩志》一文的主要内容。文章所记述的这些人事并无什么独特的地方,然而恰恰是这样的内容成就了《项脊轩志》被誉为“明文第一”的传奇。阅读此文时,常在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我想本文“明文第一”的荣誉应该就和这份莫名的感动相关吧。感动源自何处?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解读。一、平常的屋子——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9期2016-12-05

  • 意脉、主旨及两个世界中的归有光
    项脊轩志》作为文言传统经典篇目,历来评价甚高,其文学价值得到了诸多肯定。不过,历来论家多从文学特征角度加以评说,对其主旨却鲜有论及。作为教材文言篇目,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均删除其论赞部分;在教学安排上,鲜有教师将论赞部分能否删除作为一个教学的问题提出并加以处理。综合起来看,《项脊轩志》所言之“志”究竟为何?教材删其论赞部分是否合适?教师能否将前述两个问题加以教学的处理?而上述三个问题是否有内在的关联?换言之,能否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6年10期2016-05-30

  • 项脊轩志》拓展教学案例
    知比较有限。《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散文代表作。归有光的散文风格清新古朴,他的文章曾被誉为“明文第一”,而他本人也被时人称为“今之欧阳修”。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笔者曾经多次在课堂上讲授这篇文章。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以教授文言文中涉及的字词翻译和文体形式为主,不注重在课堂上向学生传输作者及整篇文章的情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仅限于对文章意思和字词的把握,没有从根本上领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境,无法通过文章来唤起学生的内在文化情感。此次授课,笔者转变教学思路,提前向学生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2期2016-05-30

  • 须眉男子真性情 至情至爱项脊轩
    却的;小小的‘项脊轩’可以说是作者家庭变异和身世遭遇的见证,那里记录着他的希望与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与悲哀”。【关键词】项脊轩;归有光;亲情【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在漫长的文学历程中,中国传统文人大抵都有自己的文化家园、精神寄托。满目荒凉、遍地疮痍的黄州成了苏轼绽放人生光彩的亮丽舞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凤凰古城成了沈从文诗意、幸福的栖居地;幽静古老、历经沧桑的地坛给了史铁生思考人生、寻求未来的力量。那么,“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的项脊轩

    课外语文·下 2016年3期2016-05-24

  • 项脊轩志》的两个教学切入点
    一”,而他的《项脊轩志》又被姚鼐称为“太仆最盛之文”。作者紧紧围绕项脊轩这座老屋,追忆读书生活以及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往事的回忆,朴实的语言、动人的细节、深切的情感让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为之流泪。若能选取恰当的教学切入点,既可以让课堂达到一线串珠的效果,又能让学生水到渠成地突破文言文的重难点。如何选取这篇文章的教学切入点呢?下面试谈两种方法。一、从题目切入题目中的“志”表明了此文是记叙事物、抒发情感的文章。文章记叙的“物”是“项脊轩”,抒发的是与“项脊轩”有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4期2016-05-14

  • 项脊轩志》的个性化特征探微
    光广为传诵的《项脊轩志》便是一篇独具个性的作品。一、以家庭琐事入文,叙述深婉动人文章写了与轩有关的四件事。一是“诸父分爨”,反映封建大家庭的衰落之悲。“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东犬西吠”,“鸡栖于庭”,满室狼藉,触目伤怀。二是“母问儿寒”,反映作者幼年失怙的身世之悲。作者巧用衬托之法,以母女情映射母子情。当时姊姊尚在襁褓之中,作者尚未出世。每当听到孩子的哭声,母亲就在轩外焦急地询问:“儿寒乎?儿欲食乎?”往事如烟亲情永存。这就使母子之情更铭心刻骨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7期2016-05-14

  • 项脊轩志》接受小议
    25000]《项脊轩志》接受小议⊙戴健[扬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扬州225000]归有光《项脊轩志》的接受契机有二,一是入选《古文辞类纂》而成为代表作,并至清代中叶成为归氏古文的首选佳作;二是在《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中被定位为“情感真挚、平易近人”之作,从而进入文学史叙事。《项脊轩志》在文学史著述中普遍被删节,影响所至,中学语文教材亦非完璧呈现。这种“有选择”的传播造成了文本接受中的原意缩略,而这正折射出当下文学接受观念未能“与时俱进”之弊。《项脊轩志》 文

    名作欣赏 2016年23期2016-03-11

  • 项脊轩志》写作技法浅谈
    52400)《项脊轩志》写作技法浅谈李海娇(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一中学 黑龙江 152400)《项脊轩志》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一篇借记“项脊轩”来叙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过记叙项脊轩这间小书屋,深情地回忆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志趣和生活,由此想起自己和亲人──祖母、母亲、妻子“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表现了物是人亡、世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深的怀念之情。读罢归有光《项脊轩志》,观细节见真意,体真情动人心。这样的写作技法着实让人点赞!项脊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2期2016-03-03

  • 言有尽而意无穷 ——《项脊轩志》内容解读
    意无穷 ——《项脊轩志》内容解读徐培培(合肥北城中学 安徽合肥 231131)明人王锡爵评归有光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项脊轩是归有光青年时代的书斋,它同作者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曾在这里读书休憩,在这里听老妪讲述母亲的故事,在这里听祖母的教诲,在这里同妻子闲谈。这些就是《项脊轩志》一文的主要内容。文章所记述的这些人事并无什么独特的地方,然而恰恰是这样的内容成就了《项脊轩志》被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5期2016-03-01

  • 意脉、主旨及两个世界中的归有光 ——《项脊轩志》的文章学解读
    归有光 ——《项脊轩志》的文章学解读成龙《项脊轩志》作为文言传统经典篇目,历来评价甚高,其文学价值得到了诸多肯定。不过,历来论家多从文学特征角度加以评说,对其主旨却鲜有论及。作为教材文言篇目,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均删除其论赞部分;在教学安排上,鲜有教师将论赞部分能否删除作为一个教学的问题提出并加以处理。综合起来看,《项脊轩志》所言之“志”究竟为何?教材删其论赞部分是否合适?教师能否将前述两个问题加以教学的处理?而上述三个问题是否有内在的

    中学语文 2016年28期2016-02-15

  • 论《项脊轩志》的情感把握方法
    生引入到本课《项脊轩志》的学习中来。可以这样引导:“这是一个特写镜头,几十年来,它打动着每一个读过此文的人的心。亲情就在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缓缓渗透出来,也许在发生的时候,我们尚不能感悟,可我们在事后回忆时,常常会禁不住热泪盈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看一看归有光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对家人的那份深深的眷恋之情的。”如此,教师动情引导,已经初步打动了学生。二、景中含情项脊轩是全文情感的一个载体,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意象,或喜或悲之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1期2016-01-22

  • 项脊轩志》细节的情感张力
    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是这样一篇以情动人的文章。 《项脊轩志》以一阁为线索,睹物思人,串联起对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人的回忆。悼亡追念之情,世事沧桑之感,皆诉诸笔端,可谓情深意切,哀婉动人。《项脊轩志》之所以能产生如此感人肺腑的情感张力,得力于文章对细节的精当处理。归有光特别擅长将生活细节诗化,在看似平淡的娓娓叙述中,再现活生生的物象细节、景象细节和人物细节,并挖掘其动人之处,于是作者的情感就在事无巨细的琐碎中得到了彰显。可以说,抓住了文章的细节,也就抓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0期2015-11-03

  • 语短情长
    项脊轩志》的命运是越来越坏了!当初被编在必修教材里,现在被编在选修教材里,以后会怎样不得而知。但我觉得一个人在闲暇时,读读《项脊轩志》,想想已逝的或健在的亲人,真的是人生必须的情感体验,另外,它还是学生学写记叙文的很好范文呢。概括起来讲,《项脊轩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借鉴。一、感情的真挚。归有光在《项脊轩志》里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写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性:母亲、祖母和妻子。母亲走了,可是,母亲的音容连同她的慈爱留在了项脊轩,使生活在项脊轩的人,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9期2015-09-27

  • 项脊轩
    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意在借归有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让学生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情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上的成长。在文章主旨的引导中,很多参考资料将《项脊轩志》的主旨最终归结到:对项脊轩的亲切情感,也有夫妻深情,亲子之情及对昔日生活的深切怀念,家庭衰败的哀痛。这些概括无疑是准确的,只是这些情感都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而要更好地感受作者心灵的喜怒哀乐,体会情感的酸甜苦辣,让学生从平淡小事的描绘中体味出悠远的意趣,我们须联系作者生平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剖析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8期2015-09-10

  • 项脊轩志》的记叙技巧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围绕项脊轩,以平凡无奇的生活琐事写出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本着以读促写的思想,本文就以《项脊轩志》为例,谈谈该文的记叙技巧。一.抒情之物的选取借物抒情类作品的写作,物的选取是首要的。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要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人物也是较多的,那么选取什么物才能跟所有人都有交集,又能串起来所有故事情节呢?符合这样要求的事物或许很多,但最恰当的或许只有项脊轩。之所以如此说。一者,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7期2015-08-19

  • 细流涓涓,情韵绵远——《项脊轩志》赏析
    安第一中学]《项脊轩志》是明代作家归有光的散文名作。作者托物言志,悼亡念存,写出了青年主人公的襟怀抱负,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挚怀念。文章感情真挚,缠绵悱恻,情韵绵远,如品佳酩,醇香绵绵,余味悠长;又清新淡雅,不事雕饰,自然动人,如行云舒卷,似细流涓涓。《项脊轩志》的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文散意凝从写作时间看,本文并非在一个时期完成。从开头到“殆有神护者”,是作者在18岁时写的;“余既为此志”以下是作者30多岁以后补写的。从内容来看,全文涉及项脊轩整修

    中学语文 2015年10期2015-08-15

  • 项脊轩志》的记叙技巧
    张海元《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围绕项脊轩,以平凡无奇的生活琐事写出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本着以读促写的思想,本文就以《项脊轩志》为例,谈谈该文的记叙技巧。一.抒情之物的选取借物抒情类作品的写作,物的选取是首要的。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要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人物也是较多的,那么选取什么物才能跟所有人都有交集,又能串起来所有故事情节呢?符合这样要求的事物或许很多,但最恰当的或许只有项脊轩。之所以如此说。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19期2015-05-05

  • 细流涓涓,情韵绵远
    何守常《项脊轩志》是明代作家归有光的散文名作。作者托物言志,悼亡念存,写出了青年主人公的襟怀抱负,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挚怀念。文章感情真挚,缠绵悱恻,情韵绵远,如品佳酩,醇香绵绵,余味悠长;又清新淡雅,不事雕饰,自然动人,如行云舒卷,似细流涓涓。 《项脊轩志》的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文散意凝 从写作时间看,本文并非在一个时期完成。从开头到“殆有神护者”,是作者在18岁时写的;“余既为此志”以下是作者30多岁以后补写的。从内容来看,全文涉及项脊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4期2015-04-09

  • 项脊轩志》细节的情感张力
    沈娜《项脊轩志》细节的情感张力沈娜情感是文章的魂魄。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人们将内心涌动的情感波澜投射在文字上,就形成了一篇篇生动可感的文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是这样一篇以情动人的文章。《项脊轩志》以一阁为线索,睹物思人,串联起对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人的回忆。悼亡追念之情,世事沧桑之感,皆诉诸笔端,可谓情深意切,哀婉动人。《项脊轩志》之所以能产生如此感人肺腑的情感张力,得力于文章对细节的精当处理。归有光特别擅长将生活细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10期2015-02-14

  • 我教《项脊轩志》
    起第一次执教《项脊轩志》,是多年前了,那时也刚刚毕业,青涩的年纪,并不记得有什么印象了。更无法预知多年后的今天再教《项脊轩志》时,我竟不禁为之唏嘘不已,几欲落泪。归有光以一间老屋的兴废为线索,记叙了一家三代的人世变迁。文字质朴,家事琐碎,但其情却悱恻动人。想想我们的学生也经常以家庭琐事入文,但大多索然无味。若能取法于此,说不定也能生出动人感人甚至引人入胜的文字。于是我又在想《项脊轩志》这样至性至情的文字,到底有没有方法可循呢?人常说情到深处是不讲究方法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3期2014-08-15

  • 我教《项脊轩志》
    起第一次执教《项脊轩志》,是多年前了,那时也刚刚毕业,青涩的年纪,并不记得有什么印象了。更无法预知多年后的今天再教《项脊轩志》时,我竟不禁为之唏嘘不已,几欲落泪。归有光以一间老屋的兴废为线索,记叙了一家三代的人世变迁。文字质朴,家事琐碎,但其情却悱恻动人。想想我们的学生也经常以家庭琐事入文,但大多索然无味。若能取法于此,说不定也能生出动人感人甚至引人入胜的文字。于是我又在想《项脊轩志》这样至性至情的文字,到底有没有方法可循呢?人常说情到深处是不讲究方法的,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5期2014-07-09

  • 浅析《项脊轩志》的情感层次
    刘兴国《项脊轩志》是归有光借项脊轩的兴废来表达三世变迁、物在人亡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的散文。若能理清《项脊轩志》的情感层次,也就走进了归有光的心灵世界。归有光八岁丧母,十五岁读书,十六岁祖母去世,二十三岁结婚,二十九岁丧妻。三十五岁才中举人,后连续八次考进士不第。到六十岁才中进士,一生郁郁不得志。人生三大不幸遭遇其二,再加上大家庭中道颓败、衰落,家人老死不相往来;自己功名未遂,辜负了祖母的殷切期望。接二连三的悲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如此痛

    语文天地 2014年4期2014-03-12

  • 项脊轩志》文题探析
    南阁子”改成“项脊轩”,或者将文章题目叫做“项脊轩志”,不仅仅是因为它修葺后比原来变得宽敞亮堂、环境优美更适合读书,更是寄予了深层含义:由“希望和梦想”到“自嘲和悲叹"。老师备课时要充分研究文本,尽量将最准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水平。关键词:项脊轩 更名 希望和梦想 自嘲和悲叹《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一直以来都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只是以前是必修内容,近几年列入了选修教材,但因为它是一篇篇幅短小、语颇隽永、结构很有特色

    文学教育 2015年4期2010-11-18

  • 项脊轩志》的结构与抒情艺术
    。他的代表作《项脊轩志》,写对已亡亲人的琐碎回忆,却于平淡中极见真情。一、此文写得随便松散,结构上有没有经过精心安排?读散文,一般从结构分析入手容易把握全篇,但有人认为《项脊轩志》的好处在抒情,不在结构。乍一看,此文写得确实随便松散,它涉及祖孙三代,祖母、母亲、老妪、妻子和作者本人,叙述了项脊轩的破目:庭院的幽静环境,分家后的凌乱不堪,以及老妪对女主人的回忆,祖母对孙儿的希望,亡妻当年的琐事……絮絮道来,若不经意,似无章法可循。其实不然。我们细读之后,便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2期2009-03-25

  • 亲情与挚爱的表达
    明文第一”的《项脊轩志》,借项脊轩的兴衰,写了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家庭变迁的感慨。这篇文章虽然写了不同的时期,在同一时期又叙写了不同琐事,但由于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贯穿全篇,因此,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文章内容可概括为:一个书斋;两种感情;三世变迁;四个女人。1.一个书斋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文中通过“百年老屋”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 2008年9期2008-10-16

  • 《陈情表》与《项脊轩志》赏析
    《陈情表》和《项脊轩志》之后,没有不被这两篇传情佳作所感动。故古人云: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今我谓:读《项脊轩志》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善。我诵读之时,情自心起;掩卷之余,慨叹万端。挥笔写下:至诚至真“陈情表 ”, 又悲又苦 “项脊轩”。《陈情表》是蜀汉降臣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家境的孤苦和祖母对孙子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天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武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同时又申述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4期2006-07-06

  • “项脊泾”与“项脊轩
    锡良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为记事抒情的散文名篇,各种选本大都选录。但对“项脊轩”得名由来有两种不同说法:冯其庸等选注《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六三年版)说:“项脊轩:宋朝归隆道是作者的远祖,曾在江苏太仓县项脊泾居住,项脊轩或许以此取名。”《历代名篇选读》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等均同此说。另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大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说,“项脊轩,作者先祖宋代归道隆居昆山县项

    读书 1984年12期198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