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祥:书写大爱的人

2017-07-18 11:21姚有林
中国民政 2017年11期
关键词:灵武市安祥福利院

◎ 姚有林

王安祥:书写大爱的人

◎ 姚有林

有这样一位民营企业家,投资1.1亿元为素不相识的人养老,不但不给子女留一分钱,而且动员全家投入到这项善举中来;他曾任灵武市崇兴镇中北村党支部书记、灵武市人大代表、“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他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民族综合福利院院长王安祥。

现年59岁的王安祥,个头不高,身材微胖,皮肤黝黑,慈眉善目,一口地道的宁夏方言,那沙哑的声音印证着这位西北汉子的耿直和爽快。

寒门之子办起了幸福院

贫穷,是王安祥记忆中最深刻的痛。王安祥出身贫寒,直到十几岁,他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他不怕吃苦,14岁开始跟着村里的钢筋工、木工当帮手,17岁时盯上了生产队跑运输的大车,软磨硬缠跟着司机师傅学开车。

1982年,24岁的王安祥用2600多元买了一辆拖拉机,拉石头、搞运输,收羊皮、羊骨头、废铜烂铁,卖给工厂;再后来,他又花2万多元买了辆大客车,从灵武到银川搞起了客运……一晃十年,王安祥一路打拼,先后创办了4家企业,每家公司年利润都在1000万元以上,当年连肚子都填不饱的王安祥,成了当地有名的人物。

王安祥家住崇兴镇中北村,村里400亩地位于灌溉渠的末梢,每逢农时,群众就因为浇地难到处上访。2007年的一天,老村长马天成和老人们找到王安祥。当年,他当选中北村党支部书记,制定发展规划,推行村务公开,短短一年就带领村民建了幼儿园、全村通了水泥路,协调项目资金58万元,新建了扬水泵站。“我们想请你带领大伙一起致富。”“只要大伙信任我,我豁出去也要试一试。”

由于长期的贫困,很多家庭并不宽裕,政府为老人发放的低保金、养老金等,基本上成了全家的“补贴”,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王安祥建起幸福院,办起了“老年饭桌”,为村里老人免费供餐和日间照料,60多名老人成了“老年饭桌”的常客。

一次特殊家庭会议

王安祥(左)认真了解老人需求

一天,王安祥和老伴把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叫到跟前开家庭会议。为了生计,女儿12岁就在加油站卖油,两个儿子14岁开始就跟他学开车、跑运输……想起这些,王安祥就会愧疚不已。会上,王安祥给子女每人分了一个公司,煤炭营销公司仍由自己经营。他向全家人提出,要倾其全部积蓄,创办一个福利院。孰料,三个子女一致鼓掌赞同!

就这样,一家人一边经营公司,一边邀请设计院的专家,赴北京、去上海、到江浙,详细考察学习养老机构的建设、运营和服务管理;请民政部门负责养老的同志提意见建议。儿子儿媳齐上阵,忙征地、办手续、招人才……

2009年,灵武市民族综合福利院破土动工。第二期工程近半时,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急需4000万资金。王安祥以养老地产作抵押、跑银行贷款,银行给养老院的评估为:养老行业前景不好,风险较大,没有高回报利润,即便贷款,利率也要高出其他类贷款。

万般无奈,王安祥只好用加油站和正在跑运输的85辆大货车抵押贷款,并给子女下命令:每个公司先拿出200万救急,以后每年都要如数缴。很快,钱筹齐了,工程继续施工。

如今,福利院已投资1.1亿,3.24万平方米的大楼拔地而起,共设置床位960张,并成为灵武市西湖公园湖畔一个新坐标。

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2014年6月,福利院投入运营,从养老设施、行业服务标准到管理规范等,王安祥边学习边探索。为方便老人看病,他以“免费提供医疗场所、全免水电费”的赔本买卖,引入灵武市医院医疗团队,成功建起了灵武市颐阳康复护理中心,福利院也成了全市首家“医养结合”的民营养老机构。

为了改善福利院老人的伙食,王安祥的老伴马月琴把自己饲养的80多只羊,全部赶到福利院附近一处空地,天天看护,饲养繁殖,数量增加了好几倍,全都无偿地捐给福利院,老人改善伙食,保证老人每天都能吃上一顿鲜美的羊肉……

崭新的大楼,优美的环境,尽管每个老人都住单间,月收费仅1480元,残疾老人更是低至400元。但2014年入住的只有16人,2015年37人。

灵武市煤矿退休老人78岁的孙玉美2015年入院时身患癌症,多次化疗。因子女在外地上班无人照料,王安祥二话没说,立即安排工作人员精心照顾。可好景不长,孙玉美在房间内摔倒,腿部骨折。王安祥专门把她送到市医院治疗,并每月拿出5000元聘请一名医护人员照料,前后花了十多万元。

福利院每月的电费、消防、医疗、职工工资和用餐等是一大笔开销,特别是宁夏长达半年的冬季取暖,王安祥每月要倒贴13万之多。这种倒贴钱的“生意”很快传遍了十里八乡,很多人虽然不理解,却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

对王安祥来说,老人满意就是标准,看到老人入住福利院安度晚年,他心里很满足、很幸福。但谈起福利院面临的困境,他眉头紧蹙。“特别是福利院还处于摸索运营阶段,面临护理、医疗人才匮乏,缺少政府政策、行业标准等诸多方面的扶持,老人的医保还没有纳入进来。”

仁爱之心感人至深

2015年,白土岗乡86岁高龄的马玉良老人因家里穷交不起钱,想离开福利院。王安祥得知后,悄悄来到马老的房间,掏出一个信封塞到老人手里。马老眼含热泪,紧紧抱住王安祥久久不愿松开……

“人老了,生活习惯跟年轻人不同,再说孩子们工作忙也没时间照顾我们,我就和老伴住到老年公寓来,这里环境好、服务周到,感觉比家好。”86岁的周银老人第一个入住灵武市民族综合福利院,他对新家的生活很满意。

82岁的天津籍老人杨秀英,因儿子在银川工作,她2016年入住养老院。她的儿子觉得面子上不好看,决定把她接回家。当他来到福利院后,看到设施温馨如家,老人生活有规律,生活得非常开心、幸福,于是主动放弃了接回家的念头。

78岁的上海籍老人黄家庆,说起福利院直竖大拇指,他握着王安祥的手,满含热泪地说:“这里比家还好,收费很低,服务很周到,我特别幸福,特别感谢王院长!”

福利院副院长王立诚说:“我原是灵武市人大专委会主任,被王安祥的精神所感动,2013年退休后,毅然加入到养老福利事业中来,像他那样为更多的老人尽孝……”

爱的付出是最好的广告。2017年春,福利院常住老人达到了84人,托管老人200多人次。“我就是想做点好事、善事,没有想着回报,人应该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王安祥十分淡然地说,“做人一定要有知足心、感恩心,一定要有一副好心肠、热心肠,关爱身边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未来的自己!”

(作者单位:民政部老干部局)

王安祥在认真研究养老工作

猜你喜欢
灵武市安祥福利院
高血压误诊误治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青少年科技博览杯”科幻画选登
父亲走了
防瘟老衲
福利院的孩子
BABY,COME BACK
浅析如何壮大灵武市村集体经济
灵武市水污染防治的实践与目标
张安祥
顾秀莲与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共度“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