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hs-CRP、IL-8、IL-12及TNF-α的影响*

2017-07-18 11:24黄彩虹
陕西中医 2017年7期
关键词:酪酸梭菌活菌

白 进,黄彩虹 ,张 斌

1.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儿科(榆林 719000),2.西安市中医医院 (西安710021)

小儿腹泻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hs-CRP、IL-8、IL-12及TNF-α的影响*

白 进1,黄彩虹1,张 斌2

1.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儿科(榆林 719000),2.西安市中医医院 (西安710021)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对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hs-CRP、IL-8、IL-12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儿腹泻散治疗,疗程均为2周。评价各组疗效;观察各组患儿发热、恶心、腹泻、呕吐症状缓解时间;检测患儿外周血hs-CRP、IL-8、IL-12及TNF-α含量;治疗期间观察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P<0.05);观察组各类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IL-8、IL-12及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腹泻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较好。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Infantile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IAAD)是指小儿经过抗生素治疗后,肠道菌群出现紊乱而导致的药源性腹泻[1]。IAAD可造成患儿肠道正常菌群数量降低,致病菌大量增殖,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引发伪膜性结肠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2]。中西医结合治疗IAAD常较单一西药治疗具有更优的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好[3-4]。我院利用小儿腹泻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用于治疗IAAD,并对治疗前后患儿血清中hs-CRP、IL-8、IL-12及TNF-α含量进行检测,为临床优化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112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IAA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其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5]中诊断标准,年龄0.5~6岁,且进行抗生素治疗前均未出现腹泻。观察组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2~8岁,平均(3.1±1.1)岁;使用第一代头孢10例,第三代头孢41例,青霉素5例;轻中度腹泻51例,重度腹泻5例;基础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29例,急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1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9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2~9岁,平均(3.3±1.2)岁;使用第一代头孢12例,第三代头孢38例,青霉素6例;轻中度腹泻52例,重度腹泻4例;基础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27例,急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19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腹泻严重程度、抗生素种类、和基础疾病等一般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止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口服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国药准字S20040088;规格:500 mg/袋,酪酸梭菌活菌数1.5×107CFU/g),3次/d,1袋/次,用温开水送服。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口服给予小儿腹泻散(国药准字Z11020050,主要配方肉豆蔻、广藿香、赤石脂、丁香、伏龙肝、地榆、石榴皮及寒水石),3次/d,1周岁以内1 g/次,1岁至4岁2 g/次,4岁以上6 g/次。所有患儿疗程均为2周。

3 观察指标 ①症状缓解情况观察:治疗期间,对各组患儿发热、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的缓解时间进行观察。②各组患儿炎性因子检测:治疗前后各抽取患儿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其中hs-CRP(超敏C反应蛋白)、IL-8(白介素-8)、IL-12(白介素-12)及TNF-α(肿瘤抑制因子-α)含量进行检测。③各组患儿不良反应观察: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儿症状消失,大便成形且次数≤3次/d;有效:治疗后症状部分消失,大便次数≤3次/d;无效:患儿症状未改善,大便次数≥3次/d。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结 果

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治疗后,各组组间分别相比较,△P<0.05

2 各组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热、恶心、腹泻、呕吐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5),见表2。

3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比较 各组治疗前血清hs-CRP、IL-8、IL-12及TNF-α含量均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上述炎性因子含量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全部112例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讨 论

中医认为,泄泻主要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造成体内之水液代谢紊乱所致,泄泻主责之于脾、亦责之于湿[6]。IAAD主要由于脾胃虚弱,内伤乳食并感外邪所致,或由于脾胃虚寒造成脾胃运化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故治疗之法主要在于理气化浊、运脾温阳[7]。小儿腹泻散具有健脾止泻及温中固肠之功效,主要由肉豆蔻、广藿香、赤石脂、丁香、伏龙肝、地榆、石榴皮及寒水石等药材组成。方中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广藿香可开胃止呕、芳香化浊;赤石脂收敛生肌、涩肠止泻;丁香暖肾、温中且降逆;伏龙肝收敛止血、止呕;地榆消肿、凉血、清毒;石榴皮收敛止血、涩肠止泻;寒水石可清热泻火。诸药共奏理气化浊、运脾温阳、散寒燥湿及消食止泻之效。酪酸梭菌活菌散为微生态制剂,主要成分为酪酸梭菌活菌菌粉,具有修复胃黏膜损伤、调节胃肠道菌群、促进毒素排出及改善免疫力等药理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腹泻,发热、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的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小儿腹泻散的使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儿症状。进一步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IL-8、IL-12及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小儿腹泻散可更有效的改善患儿机体炎症水平,其中主要机制在于该方剂的健脾滋肾、振奋脾阳及收涩止泻作用可有效缓解患儿相关症状,加速患儿自身炎症反应的缓解,对于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1] Luzina E , Lareva N.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in clinical practice [J]. Ter Arkh,2013, 85(2):85-88.

[2] Plotnikova E, Zakharova Y. Place of probiotic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J]. Ter Arkh, 2015, 87(5):127-131.

[3] 崔志军. 小儿腹泻病并发惊厥1例 [J]. 陕西医学杂志, 2014, 43(1): 127-128.

[4] Avery L , Zempel M, Weiss E. Case of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caus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colitis [J]. Am J Health Syst Pharm,2015, 72(11):943-951.

[5]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6): 381.

[6] 董欣敏,张 剑,齐桂玲. 布拉氏酵母菌在预防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疗效观察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12(8): 1329-1330..

[7] 牛俊岩,张 磊. 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脾虚湿热型急性腹泻60例 [J]. 陕西中医,2016, 37(1): 21-22.

(收稿:2016-11-16)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研课题(13-JC008)

腹泻/中西医结合疗法 儿童 酪酸梭菌/治疗应用 @小儿腹泻散

R725.7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7.011

猜你喜欢
酪酸梭菌活菌
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运用OD值法快速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的研究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两种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研究
一种富含酪酸菌发酵豆粕的制备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