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风痰上扰夹瘀型脑卒中后失眠症疗效观察

2017-07-18 11:24林悦佳马朝晖江敏青
陕西中医 2017年7期
关键词:压豆失眠症耳穴

林悦佳,马朝晖,沈 虹,江敏青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20)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风痰上扰夹瘀型脑卒中后失眠症疗效观察

林悦佳,马朝晖,沈 虹,江敏青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20)

目的:探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风痰上扰夹瘀型脑卒中后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5例风痰上扰夹瘀型脑卒中后失眠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予西药联合耳穴压豆,观察组予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夜间睡眠时间,治疗前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并评估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夜间睡眠时间>6 h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 h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风痰上扰夹瘀型脑卒中后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延长夜间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脑卒中后失眠症严重阻碍患者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康复进度,从而大大降低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康复造成严重发面影响,甚至增加脑卒中风险[1-2]。基于此,本文以我院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风痰上扰夹瘀型脑卒中后失眠症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风痰上扰夹瘀型脑卒中后失眠症患者85例,均符合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2-4],年龄≤80岁,其中男49例,女36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64.32±4.07)岁;病程4~12周,平均平均(8.26±2.17)周, 将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0),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依据临床实际予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与心理疏导、肢体康复训练[3-4]。①对照组睡前服用阿普唑仑(国药准字H11020890)0.4 mg/次;耳穴压豆:以脑、神门、皮质下、内分泌等穴为主穴,并根据患者实际适当加穴;以耳穴探测器按压上述穴位,取明显痛点,用酒精擦拭行局部消毒后,用弹性、透气性较好的胶布粘上王不留行对准耳穴贴敷,并按压贴合,按压尽量使耳穴局部产生酸、麻、胀、痛、发热感,3~5 min/次,3~5次/d,双耳交替,连续治疗21 d。②观察组给予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自拟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汤方:白术15 g,法半夏、茯苓、桃仁、红花各10 g,橘红、地龙各6 g;温水煎服,1 剂/d,连续治疗21 d;耳穴压豆治疗同对照组。

3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拟定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失眠症疗效标准[5]。痊愈:睡眠时间与同龄正常人相比无异常,夜间睡眠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6 h),睡眠深沉,醒后精力旺盛且无相关症状;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3 h(且夜间睡眠时间<6 h),睡眠深度、相关症状改善;有效: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但≤3 h),且相关症状好转;无效:睡眠时间和质量均无明显改善,相关症状未见好转甚或加重。

4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采用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其包括18个条目组成的7个因子(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等),按等级计分,每个因子0~3分,总分0~21分,得分越低即睡眠质量越好[6]。②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内容包含进餐、进出厕所、洗澡、上下楼梯等基本日常活动,≤20分为生活完全依赖,≥60分为基本自理,100分为正常,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能力越强[7]。③安全性评估,常规行血、尿、肝、肾功能检查,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所出现的症状、体征。

结 果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7.5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两组治疗后夜间睡眠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夜间睡眠时间>6h的患者占比显著较高,<3h的患者占比显著较低(P<0.05),见表2。

3 两组PSQI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PSQI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后夜间睡眠时间比较[例(%)]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PSQI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安全性评价 观察组出现1例胃脘不适、1例腹泻,对照组出现乏力1例,日间嗜睡2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脑卒中后失眠症属中医学“中风”、“不寐”范畴,又称“中风后不寐”, 风邪入中、痰滞血瘀、气血失和、络脉瘀阻均可致此病,故临床大多表现为风痰上扰夹瘀型。

耳穴压豆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王不留行籽具有显著的通经活络与活血祛瘀功效,以王不留行籽按耳穴位置埋在压痛点处固定,可刺激耳廓上穴位,药物经经络传导,发挥调整其脏腑功能及平衡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最终达到防治失眠症的目的,尤其是脑、神门处穴位的刺激可镇静、安眠[7-8]。

我院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以往治疗经验,自拟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汤方,其主要由白术、法半夏、茯苓、桃仁、红花、橘红、地龙7味中药材组成,其中以法半夏、白术为君,法半夏,性温,味辛,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风散结;白术性温,味苦、甘,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二者有熄风化痰,燥湿利水之效。以桃仁、红花为君,桃仁性平,味苦、甘,活血祛痰,润肠通便;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二者配伍具有活血通络、散瘀祛痰之功。另加茯苓利水渗湿,安神宁心;橘红散寒燥湿,利气消痰;地龙清热息风,清热解痉,利水通络。全方共奏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清热散瘀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明显,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高,且夜间睡眠时间>6h的患者48.89%显著高于对照组,<3h的患者8.89%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我院自拟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汤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风痰上扰夹瘀型脑卒中后失眠症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夜间睡眠时间,改善失眠症状。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在改善患者失眠障碍的同时可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可能与患者睡眠质量得到大幅改善促进精神状态改善有关。

[1] 吴 洁,徐 勇.健脾化痰活血针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47(7):238-240.

[2] 黄延超,曹 晓.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7):97-98.

[3] 汪 昆.盐酸帕罗西汀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作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4):490-491.

[4] 丁 翔.温胆汤加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3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2):45.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6] 黄建民,王凯华.针药合用治疗脑卒中后失眠30例[J].陕西中医,2011,32(9):1227-1228.

[7] 陈俊玲,吴晗芳,邵一萍,等. 耳穴埋豆联合中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失眠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5):1025-1027.

[8] 孙志英,韩淑凯,曹文杰,等.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对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痉挛状态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3,34(8):1004-1006.

(收稿:2016-09-20)

脑卒中/并发症 失眠/针刺疗法 祛痰剂/治疗应用

R743.3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7.019

猜你喜欢
压豆失眠症耳穴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