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2017-07-18 11:24王建伟张文生刘世平
陕西中医 2017年7期
关键词:尿潴留恶心经皮

王建伟,张文生,刘世平,庞 军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延安 716000)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王建伟,张文生,刘世平,庞 军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延安 716000)

目的:观察及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当天及术后2 d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进行治疗,对照组在相同穴位粘贴电极片,但不给予电刺激。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72 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物的时间、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物的时间晚于对照组,静脉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1-2]及严重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等病变的最佳选择。此类手术创伤大,加之假体的植入及术后炎症反应等,有可能引起痛觉过敏;且患者多为老年人,疼痛控制不良可影响呼吸功能、诱发心肌缺血等。 有研究表明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具有良好疗效[3],然而静脉泵中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可引起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尿潴留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使患者病情加重、康复进程受阻,因此寻找新的方法有效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有文献证实经皮穴位电针刺激可以抑制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炎症反应,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4],但却鲜有文章报道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于此类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我们进行此课题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前瞻性方法,旨在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是否可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及不良反应。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2例,ASA 分级I-III级,年龄55~75岁,体重50~80 kg。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按1∶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体重指数22.19±1.98,年龄(68.94±6.12)岁,合并高血压11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8例;观察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70.23±5.51)岁,体重指数21.61±2.03,合并高血压10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合并疾病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 治疗方法 试验开始前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入室后监测心率、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建立外周静脉通道,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所有患者选取腰硬联合麻醉。

2.1 手术方法及术后管理:麻醉成功后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术野后铺无菌单。手术取髋关节外侧入路,于股骨小转子上方1.5 cm处垂直股骨颈进行截骨至显露髋臼,之后用锉打磨髋臼致软骨下骨广泛渗血并植入生物型金属假体,再于靠近股骨大转子部位向髓腔方向开槽、扩髓,安装生物型股骨假体及股骨头,复位髋关节后检查其稳定性,确保无脱位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并无菌包扎。

所有患者术后监测生命体征6 h。运动感觉恢复后即指导患者行患肢自主肌肉收缩锻炼。术后2 d拔除引流管。拍射X线片后如果假体位置良好,则鼓励患者扶助行器下床活动,进行关节功能恢复训练。

2.2 经皮穴位电刺激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转回病房后及术后2 d时,用酒精消毒患侧环跳(GB30)、风市(GB31)及足三里(ST36)穴位并粘贴电极片,连接华佗牌经皮穴位电刺激仪及导线后给予刺激(疏密波,6-9mA,2/10Hz),调节强度至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值。对照组患者在相同穴位粘贴电极片但不给予刺激。30 min后,两组患者均撤除电极片。取穴:环跳穴、风市穴。

2.3 补救措施:若术后患者疼痛经镇痛泵追加药物后无明显改善,可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若术后发生严重恶心呕吐,则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 mg,记录补救药物及其用量。

3 观测指标

3.1 首要观测指标:于术后6、12、24、48、72 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进行患者静息疼痛的评估(用数字0-10表示:0为无痛,10为剧痛,数字越大,表示疼痛越剧烈)。

3.2 次要观测指标:记录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物的时间,并于术后6、12、24、48 h记录静脉镇痛药物总使用量。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 果

1 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尿量、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和术后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术后疼痛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12、24和48h的静息痛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术后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相比于对照组恶心呕吐14例、头晕12例、尿潴留3例,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7例、头晕5例、尿潴留0例,不良反应发生均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呼吸抑制的发生。

讨 论

良好的术后疼痛管理有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恢复。虽然目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治疗的方法有多种,包括自控静脉镇痛(PCIA)、硬膜外镇痛及静脉注射等[5]。而阿片类药物仍是这些技术中常用的镇痛药物,但使用阿片药物产生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又会一定程度的影响患者的康复。中医针灸及其相关技术(包括穴位按压、针刺及穴位注射等)可调节阴阳平衡,促使气血通畅,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正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也有大量研究证实针刺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6],这与本试验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这些研究多使用传统的针刺,而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是经皮穴位电刺激仪,它是传统的针刺简化而成,生理干扰小,容易操作且没有传统刺针引起的惧针、感染等现象,因而在临床实施中更加方便。

本研究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严重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6、12、24、48 h)疼痛明显减轻,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也较对照组患者减少,由镇痛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现象的发生也明显减少,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是术后安全且有效的镇痛措施。

针刺产生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疼痛信号的向上传导,释放内啡肽等镇痛物质及释放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此外,还有大麻素系统的参与。经络学说中,环跳和风市隶属足少阳胆经,该经穴主治“骨”方面的疾病,可缓解酸痛,因而选取环跳及风市对术后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中的常选穴位,可调节胃腑功能,增加胃肠蠕动,对于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的防治具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且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偏小,如需推广针刺相关技术对于髋关节术后的镇痛作用,仍需今后进行多中心且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

[1] 叶 华. 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J].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1):74-75.

[2] 姜 伟.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15, 36. DOI: 10.16662/j.cnki.1674-0742.2015.36.041.

[3] 邬子林, 佘守章, 刘继云,等. 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舒芬太尼静脉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可行性[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 26(11):1039-1042.

[4] 尹正录, 孟兆祥, 林舜艳,等. 穴位电刺激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5,(4):1-5.

[5] 兰 飞, 王天龙.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现状及思考[J]. 北京医学, 2010, 32(8):651-654.

[6] 李阳波,田学勇,王 靖. 针刺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5,36(1):100-102.

(收稿:2017-01-23)

穴,环跳 穴,风市 穴,足三里 @经皮穴位电刺激

R687.4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7.076

猜你喜欢
尿潴留恶心经皮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