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双龙湖白天鹅观赏景区规划设计

2017-07-19 10:08代彦满吉仙枝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大天鹅双龙白天鹅

◎代彦满 吉仙枝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食品园林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三门峡双龙湖白天鹅观赏景区规划设计

◎代彦满 吉仙枝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食品园林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对三门峡双龙湖白天鹅观赏景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规划,目的是把湿地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以构建具有生物多样性特征的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内容包括总体布局、功能分区规划、交通系统规划、附属设施和植被景观分区等。结论是通过此规划从宏观、城市整体、生态角度将给三门峡城市带来广阔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可以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三门峡;双龙湖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景观设计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绿水青山就是建设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沿黄河流域,形成了大量湿地自然保护区。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是中国东部平原与西部山地丘陵、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三门峡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就位列其中。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三门峡双龙湖都会吸引数万只大天鹅来这里栖息越冬,三门峡市也因此而赢得了“天鹅之城”的美誉[1]。双龙湖景区是观赏大天鹅最适宜的地点,景区位于三门峡陕州公园以南,快速通道以北,苍龙涧河以东,总占地面积305hm2。随着三门峡城市的发展,将三门峡建设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与物流商贸基地、资源型产业升级示范与新兴产业发展基地、黄河湿地与黄土高原融合的特色生态宜居城市,依据《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要求,将三门峡市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发展总目标的确立。双龙湖白天鹅观赏景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建成一个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景观和谐优美、具有时代特征的精品工程,在不影响大天鹅及其他鸟类栖息的前提下,既能具备城市绿化休闲的功能,又能满足城市居民和外地游客观赏研究大天鹅的功能[2]。

一、项目概况

双龙湖白天鹅观赏景区由苍龙大坝、苍龙湖、青龙大坝、青龙湖、鸡足岛及靠近209国道的高台地(半岛)组成。青龙湖和苍龙湖两个湖水面142hm2,陆地面积163hm2。园内已建成东大门区,双龙桥及东部登山道和东堤、北堤。现状地形高差有50多米。靠近209国道高台地平坦,视野开阔,区内还有一些村落[3],绿化大多为苗田式种植(图1)。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在双龙湖栖息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Cygnus cygnu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金雕(Aquila chrysaetos)、灰鹤(Grus grus)、鸳鸯(Aix galericulata)等鸟类31种,另外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 (Ciconia nigra)、白肩雕(Aquila heliaca)、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白鹤(Ciconia boyciana)、大鸨(Otis tarda)、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玉带海雕(Haliaeetus leucoryphus)等10余种,在大堤及湖岸均能观赏到。向东可以看到我国现存四大回音建筑之——宝轮寺塔(距今已有800余年),西面紧邻黄河,黄河对岸是山西运城的高台地及中条山,景致震撼。

图1 白天鹅观赏景区区位

二、场地分析

(一)水域

双龙湖湿地是在青龙和苍龙两条涧河建坝截流以后形成的,靠黄河水位的升降以二个坝来控制两湖的水位。随着三门峡黄河公园的建成,将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与双龙湖景区连接成一体,黄河三门峡大坝库区控制流域面积68.8万平方公里的流域内,形成平静的水面,按照《湿地公约》的定义分类属于水库和湖泊型湿地,库区周边沼泽地和浅水岸边,有丰富一二年生植物的草籽、水生植物的根茎和鱼虾,以及沿岸黄河滩地农民秋收落下的大豆、向日葵和玉米等,在地势上背风向阳,成为候鸟生存、栖息提供了极佳的环境。据河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统计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33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圣洁的大天鹅,数量可达7000多只,圣洁的大天鹅为寂寥的黄河增添了一道美丽动人的风景。

(二)地形地貌

靠近快速路为半岛形状的黄土台地,最高处高出水面55米。半岛东侧已开辟了一个入口。鸡足岛位于北部靠近双龙坝中部,岛上种满雪松等树木。半岛与鸡足岛之间有一座桥相连。冬季在苍龙、青龙两坝处有许多大天鹅栖息。从大坝也可以观看到黄河中的大天鹅。

基于对现状场地的调查,目前双龙湖景区已经进行的规划和建设,停留在一般性的水平上。有许多不当之处。例如,入口广场过大、硬质化不生态化、交通组织欠缺、车辆出入不方便、绿化手法单一,种植目的不明确等问题,另外现有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质量及艺术性较低。总之,是正在起步和建设之中,还有较大可调整的空间。

三、景区规划

(一)总体布局

双龙湖白天鹅观赏景区规划设计的核心是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保护好景区的动物和植物,尤其是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观察欣赏鸟类是建立在健全、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中,坚持以保护景区内湿地生态环境和水禽鸟类为中心,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鸟类的干扰。

对三门峡双龙湖白天鹅观赏景区进行总体规划,要以园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为保护对象,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结合景区内自然环境分布状况和重要程度,在利用生物资源,同时又不降低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普及科学知识,达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景区规划总平面图如图2所示。

(二)规划设计内容

1.景区区划范围和方法

区划的指导思想是在对湿地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展生态旅游,进行多种经营,提高保护区的自养能力。在白天鹅观赏期,为大天鹅及其他侯鸟的栖息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服水库和湖泊型湿地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设施,使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双龙湖白天鹅观赏景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建成一个以珍稀濒危水禽鸟类和湿地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生态示范工程。做到保护优先、容量限制、分区规划、环境管理的原则[2]。根据这些原则,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强调崇尚自然,不对原有自然环境进行大规模改造,尽量保留原有自然风貌,旅游活动设计要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以自然体验为主,生态旅游充分重视科普和环境教育。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景区内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及历史遗迹保护。

(2)从保护、拯救和发展水禽及其珍稀生物种群出发,划定保护对象的具体范围,为保护对象提供适宜的生长、越冬、栖息环境和条件。试验区、缓冲区都必须服从服务于核心区。

(3)按照保护的要求,遵照自然区划为主,人工区划为辅的原则。有明显的界线和标志,一般以自然地势为分界,采用以自然区划为主,人工区划为辅,兼顾自然和人工相结合的区划方法,其分区应力求规整,具有整体性和适应性。

(4)从全局和实际出发,景区设施必须坚持工程建设的整体性和长远性,长短结合,全面考虑,科学合理组织各项活动的组织,发挥景区的效益与功能。

2.功能分区与布局

功能分区的原则是为濒危湿地水禽(大天鹅及其他鸟类)留出足够的空间,保证大天鹅及其他鸟类的生活环境不受影响。另外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天鹅及其他鸟类在此停留栖息,专门为大天鹅开辟合适的湿地,种植大天鹅及其他鸟类最喜爱的树木[4]。

图2 双龙湖白天鹅观赏景区规划总平面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等有关规定,按照2014年公布《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文件,充分发挥三门峡市自然、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和交通枢纽的优势,把三门峡市建设成“黄河旅游核心城市,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寓古文明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的发展目标。结合双龙湖白天鹅观赏景区建设性质、保护对象,以及景区内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分布状况和重要程度,通过实地考察,按照保护功能的要求,双龙湖白天鹅观赏景区属于黄河湿地系统中的缓冲区,按照湿地系统中缓冲区的功能要求,划定外围保护功能区,沿规划边界线的保护区,将土地划分为生态保护区和游人活动区(图3)。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天鹅和鸟类,必须给它们留出尽可能多的空间作为生态保护区,游客和科研人员只能在游人活动区活动,发挥湿地系统中缓冲区的功能。通过此规划把湿地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构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生态旅游相结合。

图3 功能分区与交通系统

3.交通系统

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有133种候鸟在此栖息,是白天鹅观赏景区最佳观赏季。因此景区外环路、大堤路与城市干道相通的道路,在此期间实施交通管制,这些道路上不能有汽车,游人以步行为主,对体力不足和行动不便的游客,在景区可以乘坐电瓶车。

景区内汽车停车场有两处,分别设在外环路的主入口处,可停百余辆车,电瓶车站一处,自行车停车2处—3处。南部高台与湖岸高差相差60米—70米。建议修200米长的一条缆车道。为了不破坏环境景观,要在隐蔽之处,用高树遮挡(图3)。

(三)绿化种植设计

观赏区处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植物种类丰富,黄河沿岸大堤一带以人工防护林为主,观赏区的景观林以秋冬季观赏树木为主,另外还可以满足游人的需要栽植行道树、水生植物、湖边绿化、专类植物园等类型。种植形式分为行列种植、树丛、树群、孤植等形式。

(1)观天鹅是我们的核心价值。天鹅是冬季迁徙到三门峡。游人活动在冬季,所以冬季的植物景观要创造特色。常绿植物是冬天的主角,本地乡土树雪松生长势较好,种植的也比较多,但显得单一,所以应当增加白皮松、油松、桧柏等针叶类常绿树种,在植物配置上选石楠、构骨、大叶黄杨、胶东卫矛等常绿阔叶树,不能显得萧条、阴森。落叶大乔木选择冬季枝条优美的树种,如:毛白杨、千头椿、金枝垂柳、金枝槐、杨槐、龙爪槐等,落叶灌木配置红瑞木、棣棠等植物。常绿与落叶树种搭配起来,形成冬季景观林显得十分壮观。在冬季,红瑞木枝条呈鲜红色,棣棠的枝条呈绿色,金枝垂柳、金枝槐的枝条呈金黄色[7]。天鹅湖景区经过合理植物配置,在冬季形成景区一大亮点。

(2)天鹅湖景区由于绿地面积比较大,冬季彩叶树可以多种,如:金叶水杉、红叶李、红枫、金叶国槐等;片植秋色叶树种,配植南天竹、三角枫、银杏、栾树、马褂木、火炬树、黄栌等,给景区带来绚丽多姿的色彩。

(3)为了吸引更多的鸟类迁徙,为鸟类提供的充足食物,种植结果树有:山楂、海棠、枣、火棘、柿树、枸杞、蔷薇等树种;在浅水区、岸边、滩岛以挺水植物芦苇、菖蒲、蓼、芦竹、香蒲等为主,为鸟禽提供越冬、繁殖的地点[6]。

(四)服务设施

作为以满足游客观赏、科学研究和普及科学知识的开放性的景区,应有配套服务设施,包括景区管理室、餐饮服务、二维码导游图、停车场、厕所、标牌等都应分布在景区(见图2)。

(五)沿路科普宣传廊设计

从主入口至游人观赏天鹅的活动区有数百米的路程,沿途设置一些景区指示牌、景区解说牌、交通信息标志牌、景区提示牌、文化宣传标志牌,标示牌下方设置二维码,游客通过扫二维码一方面了解大天鹅及鸟类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引导游人继续向前。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已然形成,以上的设计充分挖掘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在保护古迹、湿地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完善景区外观和内容,处理设计景区与周边环境关系,发挥最佳的生产效益,建成一个集湿地保护、生态旅游、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8],为人类提供优美的生态旅游场所。另外这种既打造城市品牌,又为大天鹅、鸟类创造适宜的环境,吸引更多的鸟类来栖息。无论从宏观、从城市整体、从生态角度都将给城市带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

[1]王建,王秀荣.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植物应用[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6(02):24-26.

[2]张慧,李智.中国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2016(1):103-107.

[3]代彦满.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J].陕西农业科学,2010(4):111-114.

[4]李玉凤,刘红玉.湿地分类和湿地景观分类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2014(1):102-108.

[5]周虹宏等.贵州山地公园景观设计探讨——以习水县箐山森林公园主入口区景观设计为例[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5,34(6):73-78.

[6]河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23-26.

[7]代彦满.三门峡黄河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与效益评价[D].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8]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6-56.

(责任编辑 卞建宁)

Sanmenxia Shuanglong Lake Scenery Planning and Design

DAI Yanman JI Xianzhi
(Sanmenxia Polytechnic,Sanmenxia 472000,China)

TU983

A

1671-9123(2017)02-0035-05

2016-11-10

代彦满(1978-),男,陕西商洛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园林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植物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大天鹅双龙白天鹅
金华远方·双龙宾馆
双龙集团有限公司
守候
三门峡市黄河公园大天鹅日间越冬行为研究
三湾黄河湿地:一群大天鹅在湖面振翅起飞
我的白天鹅
我的白天鹅
“华龙”“玲龙”——中核集团“双龙出海”
桃花源里的白天鹅
双龙争霸阿含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