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函谷关周边遗迹调查分析

2017-07-19 10:08郭九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基址函谷关夯土

◎孙 辉 郭九行

(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 灵宝 472500)

灵宝函谷关周边遗迹调查分析

◎孙 辉 郭九行

(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 灵宝 472500)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通过调查,对函谷关故城的历史年代、关楼附近的文化层堆积和文物分布情况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研究函谷关提供了翔实资料。

古关楼基址;古道路基;函谷关故城;古水井;古瞭望台;故城城墙

函谷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是崤函古道中的咽喉,因深险如函而得名。这里自春秋时期建关以来,直到汉代,不仅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而且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灵宝函谷关故城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城北15公里的函谷关镇北王垛村。《大明一统志·河南府》卷二十九记载:“函谷旧关在灵宝县南十一里,老聃西度、田文东出皆此关,左右有望气台,鸡鸣台遗址。”[1]《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2]与调查关城情况基本一致。除此之外,在关城东门南侧发现竖井式箭库一个,在关门北侧发现汉时铸钱的陶钱范、冶炼遗址。另外在关内还发现铜箭镞、瓦当、铜剑、封泥等重要文物,证实了这里的确是周秦时期的函谷关城。

2007年中旬至2008年,经省、市文物主管部门同意,由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织技术人员,对函谷关附近的地上、地下文物再次进行细致调查,还对函谷关故城城墙开挖探沟,进行地层情况的揭露和剖析(图1)。

一、对古关楼基址的调查

图1 灵宝函谷关文物分布平面示意

函谷关古关楼在《太平寰宇记》等历史文献中都曾有记载,特别是1981年《文物》杂志介绍的“四川青羊宫发现函谷关东城门的画像砖”上的图案,为修建函谷关东城楼提供了参考模式。函谷关古关楼基址是这次考古调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调查中,工作组访问了张好顺、黄卯利等十多名土生土长并熟悉情况的居民,但都没有了解到古关楼基址具体位置的新线索,可见古关楼基址被淹埋或遭破坏的年代已很久远,现在已没有人能够说清。古关楼基址的位置应与函关故城东城墙向北的延长线和古道路的交叉点相差不会太远,所以一直把新关楼外距新关楼30米—40米之间作为探寻古关楼基址的重点范围,并在这里进行粗略的地下钻探,但没有发现任何所要找的对象。由于这里的地面已做全部硬化,不便于进行普探和试掘,对寻找古关楼基址的任务还需今后再做更多更细的工作。

在实地勘查中,工作组对古道沟出口处断崖上的地层中的包含物进行了仔细观察和分析。这里的地层中,包含有大量的古代砖瓦碎片,有的活土坑几乎全被砖瓦碎片填满。在断崖下一个长1.5米,宽0.5米—0.6米未被扰动过的活土坑内,清理出砖瓦碎片500多块。出土的瓦片主要是战国和汉代时期的板瓦和筒瓦,其中战国时期的瓦片不但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显然不是出自同一个窑口。在该活土坑内,还出土有瓦当、花纹方砖、陶质排水管道残片和封泥等。另外还有群众反映20世纪60、70年代,在函谷关附近的地里干活,大块的板瓦、筒瓦及瓦当随处都可以捡到。1991年6月,北京国家农业展览馆张玉通、贾文忠等人到函谷关参观,看到地里有许多古代大瓦片信手可得,找来大纸箱,装了满满两箱,还捡到了几个完好的汉代瓦当。这些成堆成层的瓦片,多分布在古关楼基址附近,这些建筑构件很可能是属古关楼的遗物。从宽大而厚重的板瓦、直径为16厘米的圆形瓦当可以想象,古关楼的建筑规模应是宏伟壮观的。形式多样的板瓦、筒瓦,说明了古关楼在沿用历程中已经过多次修复。

在西城墙北端向西25米的沟下半腰处,有一由南侧向沟内突出的土台,台顶至沟底通高14米。土台顶部筑有1.5米厚的夯土,夯土下为6米厚的淤土层,淤土层下为原生土。土台东西长10米,宽4.5米。土台上野草丛生,还栽有树木,夯土层风化严重,质地松散。由于土台顶部面积很小,土层又薄,不便于进行剖析,对夯土的结构、夯层、夯窝及包含物等都不能搞清。因此,对该夯土台的年代和用途还不能确定。因为该土台伸向沟内,位置突出,与西城墙的北端基本相对应,台顶之上又筑有夯土,所以人们都把这座土台看做是函谷关西关楼基址。由于与该土台对应的古道北侧壁面比较陡峭,看不出任何迹象,这里夯土的年代还未能确定,所以对该土台是否是西关楼基址,还有待今后更多的考证发现来证明。

二、对古道路基的调查

灵宝函谷古道位于一处沟深坡陡而且距离较长的大峡谷谷底,东自关楼开始,西至古道沟接近西端的第二级断崖处,东西总长2800多米,两侧多为悬崖峭壁。据粗略测算,在峡谷中部的沟面宽为95米—130米,底宽2米—5米,垂直深度50米—70米。峡谷东端出口处沟面较中部宽,两壁的坡度地略有减缓。当年的函谷古道就是在这峡谷之中。从这里的地形可以看出,每年雨季这里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沟底被洪水冲刷继续加深或被淤泥淹埋,每年都在不断变化,沟内多处由淤土形成的台地和断崖。

在古道沟的西段北侧有一“裤裆沟”,壁陡而深险,过去曾有不少人认为函谷古道可能是经过此沟走出关的。工作组特意对裤裆沟内进行了钻探和调查,但没有发现古道路的踪迹。

古道沟最西端西寨村东145米处,在东西相距只有25米的间距中,前后形成了两道横向断崖,阻断了古道沟向西的延伸。第一道断崖距西寨村170米,崖壁相对较高,崖壁面积不整齐。就在这处平时极不引人注意的壁面上,发现了被深埋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函谷古道路基。[3]这里崖面宽30米,高10米,崖壁上沿距地表深2.5米。路土层出现在崖壁中部偏南的位置,厚1米,宽3米,北距沟边11米,南距沟边5.5米,上距崖壁上沿3.5米,下距沟底6.5米。为了解地下路基的情况和去向,工作组对西寨村东的空地进行了钻探,发现地下路基一直向西延伸,与南侧的一条乡间水泥路基本平行。压在路基上的土层自东向西逐渐加深,由东面断崖边的深6米延伸到西寨村边深为7米多(图2)。

三、对函谷关故城遗址的调查

函谷关故城位于函谷古道的南侧,西依上院和南头自然村,东临由函谷关通往灵宝的公路,南至油瓶沟沟边。城内地势西高东低,呈半陡坡状。除了城址北边临古道沟边未设城墙外,在东、南、西三面都分别筑有夯土墙。城墙多是依地形地势而筑,城址北宽南窄,呈楔形。[4]东城墙因紧临公路和居民住宅区,受破坏严重,除在北、南两端还残存有少量夯土墙基外,其他地段已无迹可寻。东城墙的北端暴露在关楼东南部的断崖上,可清楚看出古城墙与现在地面的层位关系。夯土向南被压在居民的宅院下,经钻探了解,这里残存的墙基长20米,宽6米,夯土层厚1.5米。城墙南端现仅剩下一段高出地表的小夯土台,位置在油瓶沟出口向北45米处。土台南北长19米,宽4米,高2.7米,夯土筑在生土台上。下部生土台高1.5米,上部夯土共9层,每层厚0.08米—0.11米,夯土总厚度为1.2米,东城墙总长约780米。南城墙主要是沿油瓶沟北沿东西筑成,东起油瓶沟口向西延伸总长约200米,西端向北拐角处略有残损,残损长度不得而知。南城墙保存较好的有东、西两段,这两段夯土墙基都是叠压在原生土上,夯土底层都高出地平面,形成两处高土台。东面土台距墙基东端向北拐角处27米,东西长15米,宽5米,高2.6米。夯土总厚度1.4米,共四层,每层厚0.08米—0.1米。西面土台在城墙的最西端,东西长65米,宽6米—9米,土台高4.4米。这里夯土也是叠压在生土之上,底层夯土已在地面之上。夯土和生土紧密地连在一起,略受侵蚀和风化,保存较好。从土台北侧的一个小窑洞内可以清楚看出夯土的层次和结构。还可以看出布满夯窝的夯土层面。夯土共有17层,总厚度1.4米,每层厚0.08米—0.11米。夯土中包含有少量的仰韶时期的碎陶片。

图2 函谷古道路基

西城墙的北端在古道南侧的沟边,东距东城墙北端约600米,西距高速公路引线90米。墙基由此向南穿过南头村和上院村,再向南延伸,与南城墙衔接,总长775米,间隔有175米,这里的墙基全被破坏。上院村到南城墙间的170多米地段,因群众建民房导致墙基被破坏。保存较好的墙基主要在地势略高而且比较平缓的上院村和南头村下,这里的夯土墙基全部被湮埋在地下。经钻探发现,此处墙基宽11米,夯土总厚度为0.75米。函谷关故城夯土墙基的特点是:城北面没有墙基,西面墙基全被湮埋在地下,南面墙基全部暴露在地面之上,东面的墙基北端被埋在地下,南端暴露在地面之上。

调查发现,函谷关故城内,东侧和中部,特别是靠近关楼附近,地层堆积比较复杂,南部和西北部较为简单。一般文化层厚为1米—3米,其中含有大量的砖瓦碎片,生活器皿的陶片较少。

在鸡鸣台和望气台附近,钻探出面积较大的夯土建筑基址。夯土面积东西宽10米,南北长17.5米,夯土层总厚1.7米。夯土中包含有零星的烧土和碎陶片,还在地层中采集到剪边铜钱一枚。望气台西侧20米处,发现夯土基址,夯土面积南北长16米,东西宽3.5米,夯土厚度为1.6米。

排水管道和铸钱币遗址的探寻位置,都是按照熟悉情况的人所指定的地点去勘查和钻探的,但既没有找到排水管道,也没有发现炼铜渣层,这里的文化层可能都已受到破坏。在寻找排水管道的过程中,从附近一个活土坑内,清理出陶质排水管道残片一块,纹饰和质地都和早期出土的排水管道相同,这也进一步证明这里原来铺设的排水管道已不复存在。铸钱币遗址的炼渣层虽未找到,但也小有收获。据调查了解,王垛村村民李明生,1996年在函谷关附近干活时挖到一块铜锭,大约长30厘米,宽18厘米,厚5厘米,重14.6斤。他说,铜块应属生铜,铸造很粗糙,外表锈迹斑斑,内有许多蜂窝状细孔,还缺损一个角,如果完整无损,至少有16斤重。南头村村民张建祥说,2004年,他在函谷关附近干活时,亲眼看见推土机推出许多汉代五铢钱,钱币出土时都是成串成串连在一起,没有散乱。这里出土的铜锭和铜钱都是与铸钱币遗址有密切关系的珍贵文物。

封泥的发现地点位于函谷关箭库东南方100多米的土崖下。封泥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用胶质黏土封缄于竹木简牍文书、进贡物品的包装之上,然后在封缄之黏土上盖上印章,以防泄密,备检核。接收人割断绳索后开封并保存封泥,最后作废处理。函谷关既是秦汉时期的军事要冲,又是汉武帝设立弘农郡后的郡治所在,因此至今保存有大量的秦汉文化堆积层,多处沟岸断层可见有大量的陶片、砖瓦残片,封泥即发现于土崖底部的堆积层夹杂有砖瓦残片的土层里。函谷关封泥的发现,对研究汉代弘农郡的官制和行政设置、中国秦汉时期的书法和篆刻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实物证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四、对函谷关古水井的调查

灵宝函谷关景区管理处在弘农涧河滩湖面拦截施工中,发现古砖等文物。其中,古水井位于故城东城墙东部,大部分在弘农涧河河滩里,通过调查发现比较完整的古井有十余口。下面介绍几种典型水井筑砌方法及水井中出土器物残片。

第一类型:1#井,位于函谷关景区山门通往河滩临时道路河道段西部北侧。该井平面近圆形,井上部已破坏,下部用弧形大板瓦和蓝砖筑砌而成。其砌法为:在井外边沿用弧形大板瓦筑砌一周,井底部再用小板瓦在内部筑砌一周,两层板瓦之间用黄土、碎陶片、黑炭灰、小石子混合填充,井壁坚固异常。该井出土陶器残片较多,有陶缸和陶盆,陶罐居多。罐均为素面、卷沿、细径、鼓腹;缸、盆为平沿直壁(图3)。

第二类型:3#井,该井是本次调查中发现最深的井,井东部及上部已破坏,但还是能看清井平面为圆形。筑砌法为:井上部用蓝砖侧卧横砌一周,下层用同样的方法错缝筑砌,虽然仅用一砖厚筑砌,但井壁比较坚固,井下部靠水位高0.7米用弧形大板瓦筑砌一周(图4)。

第三类型:7#井,位于1#井北部,该井平面呈圆形,上部已破坏。筑砌法:井壁用蓝砖竖向筑砌错缝叠压呈圆形井,靠近水位再用蓝砖筑砌内外双层井壁,井底为凹形(图5)。

图3 函谷关古水井第一类型

图4 函谷关古水井第二类型

图5 函谷关古水井第三类型

第四类型:9#井,该井以方木构筑成平面呈长方形水池井,深0.5米,木质保存比较完好,在清理该井时,出土有大量灰陶罐、大口缸、红陶罐以及白釉瓷,白瓷片为碗,已残,底部完整,在底部上用墨写一“杨”字(图6)。

根据以上几口井类型,笔者认为这些井最少可以追溯至汉代或者更早,第一、二类型为早期使用,从井中使用的大板瓦(应该是专门设计)特征及出土陶器残片可以看出。第三类型从井结构及蓝砖尺寸看最少为康熙时期,江繁重修时所修建的井,《灵宝县志》记的比较清楚。第四类型明显为近代井,根据出土遗物和筑井的方式及材料,最早是同治十二年周淦重修函谷关时所修。通过这次调查函谷关河滩发现的众多水井,证明函谷关在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均为人口众多和外来流动人员较多的战略要地及重要城镇之一,反映出当时函谷关社会进步、文化先进、经济繁荣的现状,也为研究函谷关历史提供了可靠翔实的资料。

五、对函谷关故城城墙地层情况的揭露和剖析

对函谷关故城的西城墙北段开挖探沟,进行地层情况揭露和剖析。探沟的位置在南头村南31米处的打麦场内,北距函谷关古道沟南沟沿279米。探沟西面紧临断崖边,断崖下有已经坍塌而被废弃的土窑洞,从窑洞顶部尚能看到暴露的夯土层。探沟的面积为2米×9米,方向正东西,与西城墙的走向基本相垂直。这里地层堆积非常简单,耕土层下就是城墙夯土。上层夯土除被三个树窝打破外,其他地方都保存尚好。城墙总宽(厚)8.45米—8.6米。墙体分主墙和附加墙两部分组成(图7、图8)。

主体墙在西(外)侧,厚6.4米,上下共有12层夯土,现存高度1.9米。其中基槽以上有夯土6层,残高1.1米,夯层厚0.1米—0.2米。基槽深0.8米,槽内填夯土6层,夯层厚0.1米—0.15米,最底层夯土厚0.3米。主墙体最上部有5层夯土,土色是以红、黄二色为主,土质比较疏松,夯层分界也不很明显。下部7层夯土颜色比较单纯,为灰褐色,夯层厚薄均匀,层次分明,而且非常坚实,在局部夯面上还能看到有零星的夯窝,夯窝直径为0.05米—0.06米。夯土中含有大量的砖、瓦碎片,其中大部分为战国时期的瓦片。

附加墙体在主墙体的东侧,是后来修复城墙时另外加宽的部分。墙体宽2.05米—2.2米,残高1.25米—1.45米,夯土上下共12层,其中地下基槽深0.45米,槽内填夯土两层,最下层夯土层0.35米。地上墙体残高0.8米—1.0米,夯土有10层,每层厚0.06米—0.14米。夯土为浅灰色,非常坚实,夯面平整光洁无夯窝。夯土中含有大量的汉代砖瓦碎片。值得一提的是在附加墙体东侧的地基旁边,清出陶罐一件。陶罐端放,罐口上扣盖一个略微残损的筒瓦。陶罐为宽平沿、细颈、广肩、大平底。罐的肩部以下和底部都涂抹有硃砂,并写有墨色文字。腹部的文字为竖行,共29行,每行有9个字。底部的文字是由外向内旋转书写。文字共4周,最外一周文字为篆体,字体较大,向内均为楷书,字体逐渐缩小。由于陶罐表面结有土锈,也有部分墨色脱落,许多字迹已模糊不清,无法通畅识读,所以对文字的内容还未全部搞清,但根据陶罐放置的位置和书写文字中的部分字句推测,该陶罐应为修复城墙举行奠基或祭祀典礼所用之物。陶罐的器形特征属东汉晚期,因此这也应是附加墙体的筑造年代(图9)。

图6 函谷关古水井第四类型

图7 城墙探沟全景

图8 城墙文化层

图9 出土陶罐

图10 关东瞭望台

图11 西瞭望台

该城墙分主墙体和附加墙体两部分组成。附加墙体为后期重修所筑,可反映出该城墙沿用的年代比较久远,后经重修又第二次施用。筑城墙夯土中含杂质较多,不仅含有砂粒、铁片、兽骨等,还出有许多大的石头和砖瓦碎片。城墙的基槽都开挖在含有大量战国时期瓦片的文化层中,说明了早在筑城墙之前这里就已经有不少人生活居住,并且已有瓦房建筑。因此推断,主体墙的筑造年代应为西汉早、中期。附加墙体,根据出土陶罐的特征判断应为东汉晚期。

六、对古瞭望台遗址的调查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由中原通往关中、西域的唯一主要通道,也是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塞。对古关楼基址、古道路、古城址进行调查的同时,还对与函谷关有重要关系的两处古瞭望台遗址进行了调查。

关东瞭望台是用夯筑起的一座土台,位置在东关楼西北215米处的高岗上,这里是附近岭坡的制高点,而且夯土是筑在生土台上,站在台上可以对弘农涧河的东开阔地带一览无余,是函谷关东大门唯一的重要哨所。夯土台底座近似方形,围长约30米,顶部有小平台,根据附近发现有大量的陶片判断,该土台上原来应有建筑设施。夯土表面风化比较严重,土台的时代应为汉代(图10)。

关西瞭望台的位置在函谷关西西寨村的西北部210米的高地上。瞭望台系夯土筑成,台体略呈圆锥状,顶高5.5米,底部周长25米,合体四周损坏比较严重,夯土中含杂质较多,质地不甚坚实。夯土层厚0.08米—0.1米,台体周围遗有较多的背部饰有绳纹的板瓦碎片,根据包含器物特征判断,土台应为汉代所筑。该土台的位置在函谷关古道向西出关后的转弯处,这里地形复杂,道路曲折。土台设在这里的致高点上,视野开阔,黄河两岸及转折后的曲折路段尽收眼底。因此这座瞭望台应是函谷关西端的前沿哨所(图11)。

通过这次调查,对函谷关故城的历史年代、关楼附近的文化层堆积和文物分布情况等都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为研究函谷关提供了翔实资料。

[1]李贤,彭时.大明一统志·河南府:卷二十九[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2]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胡小平,郭九行.灵宝函谷关发现古道遗迹[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4]胡小平,宁建民.灵宝市文物志:卷7[Z].内部刊物,2005.

(责任编辑 卞建宁)

K878

A

1671-9123(2017)02-0024-06

2017-01-28

孙辉(1979-),男,河南灵宝人,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基址函谷关夯土
现代夯土建筑材料特性及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新莽时期“函谷关门”画像砖研究
河南偃师商城囷仓遗址
江苏盱眙泗州城遗址出土紫砂器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夯土材料的分析研究
竹筋夯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睢宁九女墩汉墓“老子西出函谷关图”考
汉函谷关遗址考古 千年古关露真容
商代西北方国的文明遗珍 山西吕梁高红商代夯土基址
洛阳瞿家屯战国建筑基址与东周“周赧王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