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作文,为农村儿童展开写作的翅膀

2017-07-27 19:11李芳葵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7期
关键词:写作

李芳葵

【摘 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消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1.新派作文,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话说”;2.新派作文以“说”促“写”,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3.新派作文,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觉得通过这样的作文课写作,学生写出来的文字一定会真实生动。

【关键词】新派作文;思维发散;写作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边远乡村,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很多,由此而产生的留守儿童占学校学生总数的80%左右。留守儿童因为远离父母,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他们的临时监护人一般文化程度偏低,对于他们的教育,以吃饱、安全为主,很少关心他们的学业,更谈不上关心他们的写作能力了。

一、农村留守儿童写作的现状

我所在的小学是村级中心校,五六年级集中本学区7个行政村的学生进行寄宿办学,而我一直担任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这两年,五年级学生一入学,我就对他们的作文能力作摸底,通过摸底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学生一写作文就无从下手,在作文课上抓耳挠腮、啃咬笔头、无话可写。勉强写成一篇作文的,大多是东拼西凑,内容空洞。

我让他们把怕写作文的原因写出来,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无话可写,这类学生占60%;二是有话说但不会表达,这类学生占30%;三是不懂怎么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突出中心,这类学生占10%。通过调查分析,我认为,农村学生作文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见得少,听得少,读得也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生活内容单一,造成作文题材少。加上他们不善于积累,没有养成多看、多听、多想、多记的良好习惯。许多可以也应该作为作文素材的事情,虽已经发生,也从他们的眼前闪过,但由于他们不注意观察积累,就使眼前的一切转瞬即逝,作文时他们头脑中自然是一片空白,无话可说无素材可写。所以,一提及作文便产生害怕、厌烦的情绪,也就谈不上对作文产生兴趣了。

第二,农村儿童普遍阅读面窄。现在即使是城市的家长,给孩子买儿童少年读物的都极少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基本上是上课、做作业,在家的时间不出去疯玩能做些家务已经很不错了,爷爷奶奶这些隔代抚养的临时监护人,更不可能买少儿读物给他们阅读了。这样直接的后果是造成学生表达能力有限,不懂如何进行适当的过度来衔接上下文;不知道如何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无法采取适当的修辞手法来使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吸引人。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转,很多学生写作文是抄袭作文书,或者在找到范文后只做稍微的改动便依样画瓢,直接借鉴。由于不是亲身经历,所以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真实感,毫无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使作文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读起来乏而无味。

第三,教师无法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大多数教师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讲例文、讲要求,学生先看后听最后写,这样不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作文教学模式,很不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拓,也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牵制,个性发展遭到制约。有的老师在学生作文前,从选题到开头到结尾,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每个环节都作了指导,可最后换来的还是学生干巴巴的文字。还有就是作文批改缺少反馈交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交给老师,似乎就是完成任务了。大部分教师也只是对交上来的作文打个成绩,大概地写几句评语,发还给学生,就算是一次作文结束了,这样当然提不起学生作文的兴趣。

根据上述原因,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消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二、新派作文,为留守儿童展开作文翅膀

1.新派作文,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话说”。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能力,而创造离不开想象。新派作文的思维发散模式,在写作前,都要求学生先画思维发散图,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是打开写作之门的重要途径。

比如低年级写老师,可以通过一级思维发散,写老师对自己的表扬、写老师对自己的批评,写老师给自己送伞,再从一级发散中选择一方面进行二级发散,如老师表扬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自己的感受......高年级写老师,可以通过一级思维发散,写与老师相关的人、事、物......再进行二级发散,比如从“事”发散出老師上课、吃饭、骑车、锻炼、比赛......再进行三级发散,比如从“比赛”发散出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感受......其中的每一点还可以再次发散。

分级思维发散,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素材,促进学生写作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解决学生“有得写”的问题。

2.新派作文以“说”促“写”,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新派作文就是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新派作文要求教师为孩子创造说的机会。在思维发散的步骤,学生“自由讲话”进行一级、二级、三级发散,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感,凡是他们想到的都可以说。通过这个活动的坚持开展,即使比较内向的学生都会敢说、有话说,新派作文的说,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新派作文,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014年11月初,我在岑溪体育馆第一次听新派作文课,就深受震撼,我完全相信,新派作文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法宝。我回顾一个例子:

北流市李树斌老师在授课老师简介中这样描述自己:年过而立,忘记了自己是萌宠二哥,还是纯情的村姑,还是那千娇百媚的中国小姐,他只记得作文就是他的符号!就是他的最爱!。简短的文字,勾起了大家的好奇。这时,衣着打扮时尚的李老师(男),扭着腰身走进课堂,娇滴滴的语言和美丽的兰花指一下抓牢了所有人的眼球。举手投足,声音媚眼,都生动形象地将人物特点——“娘”,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说一说李老师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接着让学生明白一个有特点的人,除了性格特点外,还可以从爱好、习惯、兴趣等方面来写。最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点写片段。从展示赏析中,我们看到大部分学生把李老师“娘”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课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亮点不断,精彩不断。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的工具,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让习作课快乐无限。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我就能肯定,学生肯定觉得这样的作文课真有趣,学生写出来的文字一定会真实生动。这样的新派作文,能不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吗?

猜你喜欢
写作
走出高中作文教学的误区
小学生求真写作初探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