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临床效果研究

2017-08-23 14:10胡海平侯旭东宋国涛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骨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孔镜腰椎间盘出血量

胡海平 侯旭东 宋国涛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骨外科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临床效果研究

胡海平 侯旭东 宋国涛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骨外科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将所有患者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切口的VAS评分,观察时间为手术后24h、48h、72h与手术后96h。患者出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跟踪随访,应用功能障碍指数(OSW)对两组术后患者进行基本生活能力评定[1]。时间为手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长度、手术进行时间、术时患者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期手术切口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术期手术切口VAS评分在不同时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传统手术治疗,经皮椎间孔镜在治疗老年腰椎间盘患者时,在术后切口长度、手术进行时间、术时患者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合临床治疗推广。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临床治疗 VAS评分

目前,我国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依旧以传统手术治疗为主,但传统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切口长,手术进行时间长,术时患者出血量偏多,痊愈时间长等缺点[2]。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经皮椎间孔镜在手术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的效果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次研究就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临床效果进行具体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将所有患者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使用CT扫描方式检测,证实患者确实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排除由软组织滑落而产生疼痛的患者。观察组38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对照组38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9例,所有患者平均年龄(64.13±2.75)岁,平均病程(10.36±1.71)年。两组在基础资料(年龄、性别、病程)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椎间孔镜进行治疗,治疗时患者采用侧卧位,使用X 平片核对手术间隙,使用1%利多卡西将患者局部麻醉,通过后椎板间隙往椎间孔进行穿刺,在椎间盘内注射亚甲蓝,使椎间盘髓核变成蓝色,并对椎间盘进行X线造影。采用工作套管在内镜观察下取出患者椎间盘髓核组织,对患者使用减压神经根,且行纤维环成型[3]。治疗后1d不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2d引导患者下床活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治疗时患者采用俯卧位,对患者全身进行麻醉,在患者病变区域取一条大概7cm长的切口,观察患者椎管宽窄程度、椎间盘病变范围,切除黄韧带与半椎板,将髓核摘除。手术后使用引流管引流,1d后摘除引流管。手术后1~2d予以患者抗生素治疗,手术后2周可在护理人员陪同下下床活动。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期观察指标对比(±s)组别 n 切口长度(cm) 进行时间(min) 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8 0.71±0.21 58.45±11.67 12.48±1.97 3.45±0.97对照组 38 5.01±0.36 71.64±17.98 84.56±17.64 8.44±2.31 χ212.037 5.124 16.845 11.378 P<0.01 <0.05 <0.01 <0.01

表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对比(±s)组别 n 24h 48h 72h 96h观察组 38 3.44±1.01 2.45±1.21 1.53±0.91 0.71±0.55对照组 38 7.12±2.54 5.84±1.87 4.41±1.63 3.33±1.04 χ28.612 8.164 6.784 9.451 P<0.01 <0.01 <0.01 <0.01

1.3 判断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长度、手术进行时间、术时患者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切口的VA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期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长度、手术进行时间、术时患者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VA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术期手术切口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术期手术切口VAS评分在不同时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今社会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主要是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组织表现不同程度退化性。腰椎间盘各部分受到外力因素,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相邻的脊神经根受到较强的压迫和刺激,从而使患者产生腰痛的症状[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为老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患有该病症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该病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腰椎间盘患者对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5]。

本次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切口长度、手术进行时间、术时患者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传统手术都具有一定优势[6]。同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较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疼痛程度,手术后3d左右,患者疼痛感基本消失。

综上所述,对比传统手术治疗,经皮椎间孔镜在治疗老年腰椎间盘患者时,在术后切口长度、手术进行时间、术时患者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合临床治疗推广。

[1] 周颖兰,汤路飞,张杨,等.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探讨[J].饮食保健,2016,3(8):184-185.

[2] 拓淑金,张银红.小儿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14,6(24):253-254.

[3] 黄仲甜.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9):90-91.

[4] 李莹莹,赵淑玲,陈虹宇,等.浅谈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5):94-95.

[5] 周艳霞.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4(5):139-140.

[6] 李秀华.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8):13-14.

1006-6586(2017)14-0058-02

R687.3

A

2017-04-20

猜你喜欢
孔镜腰椎间盘出血量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