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刺激反馈仪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观察

2017-08-23 14:10罗勰林中国武警边防部队总医院妇产科广东深圳518029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盆底肌力产后

罗勰林 中国武警边防部队总医院妇产科 (广东 深圳 518029)

生物刺激反馈仪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观察

罗勰林 中国武警边防部队总医院妇产科 (广东 深圳 518029)

目的:观察生物刺激反馈仪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的产妇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产妇在分娩后,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疗法进行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观察组应用生物刺激反馈仪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进行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盆底肌最大电压和平均电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6.7%,较对照组的35.6%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生物刺激反馈仪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可提高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改善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生物刺激反馈仪 盆底肌训练疗法 产后 盆底肌功能康复

产妇在产后容易出现盆底肌力降低,以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内的器官脱垂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诱发产后抑郁等疾病而危及生命[1-2]。因此,产妇在分娩后需要采取必要的锻炼使盆底肌的功能恢复,在临床中采取盆底肌训练疗法帮助盆底肌功能的恢复,但是效果并不显著[3]。本研究应用生物刺激反馈仪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的产妇90例,选入的产妇均为单胎初次分娩,产前各指标均正常。排除肌肉功能障碍,无法接受生物刺激仪治疗的产妇。90例产妇在随机的分配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29.8±2.4)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0.5)周,新生儿体重2.9~4.3kg,平均(3.5±0.8)kg。观察组中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28.5±2.9)岁,孕周39~42周,平均(40.8±0.7)周,新生儿体重3.1~4.3kg,平均(3.6±0.5)kg。两组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产妇在进行盆底肌功能康复之前,均应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对盆底肌最大肌电压和盆底肌持续收缩1min的平均肌电压进行测定。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后6周采用盆底肌训练疗法进行盆底肌功能的恢复,产妇于平卧位,将双腿屈曲略分开,在吸气的时候保持盆底肌收缩约6s,呼气时舒张,间隔时间为5s。重复训练20min/次,每天2次。观察组应用生物刺激反馈仪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进行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盆底肌训练同对照组,同时应用生物刺激反馈仪治疗,使患者于30度的仰卧位,把阴道电极置于阴道内,通过电流进行刺激,电流强度逐渐增加,当出现盆底肌收缩同时无不适感为度,每次持续治疗15min,每周5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应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对盆底肌最大肌电压和盆底肌持续收缩1min的平均肌电压进行测定,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康复效果。

1.3 评价标准[4]

评价指标包括盆底肌最大肌电压,盆底肌持续收缩1min的平均肌电压和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盆底肌张力分为5各等级,阴道肌肉收缩不大于1s时为Ⅰ级,1~2s为Ⅱ级,2~3 s为Ⅲ级,3~4 s为为Ⅳ级,大于4s为Ⅴ级。等级越高恢复的效果越好。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最大电压和平均电压结果组别 盆底肌最大电压 盆底肌平均电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3.25±1.85 25.06±2.84 10.58±2.31 18.17±2.64对照组 13.54±2.01 16.88±2.14 10.61±1.98 12.36±2.16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测试结果比较组别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观察组 治疗前 0(0) 31(68.9%) 8(17.8%) 4(8.9%) 2(4.4%)治疗后 0(0) 5(11.1%) 6(13.3%) 5(11.1%) 29(64.4%)对照组 治疗前 0(0) 32(71.1%) 9(20.0%) 3(6.7%) 2(4.4%)治疗后 0(0) 25(55.6%) 5(11.1%) 7(8.9%) 8(17.8%)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计量和计数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最大电压和平均电压结果

观察组的盆底肌最大电压和平均电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测试结果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2。

2.3 其他情况

观察组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3例(6.7%),较对照组的16例(35.6%)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盆底肌力障碍是产妇在分娩后常出现的并发症,盆底肌肉与维持子宫,膀胱等盆腔内器官的位置和排尿等生理功能相关,然而在产妇分娩后因为胎儿的压迫和分娩中的损伤等容易诱发盆底肌力降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内器官下垂等临床表现,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会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5-6]。因此,针对产妇在产后的盆底肌力恢复需要给予一定的治疗干预措施,临床中以盆底肌的训练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训练可以帮助患者的盆底肌的功能的恢复,但是需要锻炼的时间较长,患者在治疗中容易出现依从性差的情况,影响治疗的效果。生物刺激反馈仪是一种锻炼盆底肌力的新方法,通过电流对盆底肌肉的刺激,增加肌肉的收缩力,能有效的控制压力性尿失禁,增加膀胱的储存尿能力,能促进盆底肌功能的康复。

本研究中选入的产妇在产后分别经单独的盆底肌力训练治疗和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盆底肌力训练治疗,结果联合治疗后,盆底肌最大电压和平均电压均显著提高,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与单独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联合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较单独训练治疗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见,联合治疗能改善尿失禁,促进盆底肌力功能恢复,治疗方法安全,能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生物刺激反馈仪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显著,能改善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1] 刘慧玲.盆底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产后阴道松弛13例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8):34.

[2] 刘惠琼,何吕琼.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1):1791-1793.

[3] 曹琦.生物电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2):89-90.

[4] 陈玉清,裴慧慧,陈蓓,等.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3):234-237.

[5] 周碧华.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和阴道哑铃训练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6):522-524.

[6] 王菊华.盆底康复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9):170-171.

1006-6586(2017)14-0084-02

R167

A

2017-06-12

猜你喜欢
盆底肌力产后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