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肩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17-08-23 14:10王飞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骨科辽宁沈阳11003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肱骨关节镜肩关节

王飞 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骨科 (辽宁 沈阳 110034)

关节镜下肩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王飞 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骨科 (辽宁 沈阳 11003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行关节镜技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关节稳定性评分及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疼痛评分。结果:术后病人Biglian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关节稳定性、活动性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5),患者VAS评分经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能有效复位关节,伤口创面小,降低手术风险,临床治疗较为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关节镜 肩关节脱位 治疗效果

肩关节脱位属于常见骨科疾病,脱位原因与肩关节生理特点密切相关。肩关节脱位临床表现有脱位肩部疼痛难忍,且躯干向患侧倾斜[1];近距离观察可发现患者方肩畸形,肩三角肌明显下陷等。临床中治疗肩关节脱位主要采用手法复位技术及手术技术,手法复位技术仅针对病情较轻患者,手术复位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随医疗设备及手术治疗不断的改进,现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关节脱位病人,对此将本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肩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连续收治的5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6.21±4.25)岁,病程1~5d,平均病程(3.25±0.14)d,脱位次数12~18次,平均脱位次数(16.25±0.58)次。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诊断,肱骨头与肩胛盂间隙明显增大,且间缝>6mm;②无手术禁忌症患者;③轻中度全层撕裂患者;④外伤病史明确患者。排除标准:①陈旧性脱位患者;②关节软骨病变患者;③合并其他炎症患者;④手法复位有效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患者选取侧卧位,肩关节成外展角30˚,使用5kg重物悬吊牵引肩关节。关节镜后入肩关节(开口2cm)组织内,使用刨削器清除关节内粘连组织。放置关节镜鞘芯,将镜鞘远端缓慢推入肱骨头下缘;联合关节盂成立三角支点,缓慢用力,撬动脱位关节,帮助其复位。医生根据患者肩关节损伤严重程度,给以不同枚数铆钉固定。清理散碎组织,缝合手术创口,缝合时由下而上,牵线提拉;进行创口消毒。术后第7个月回访。

1.4 评价指标

对比患者术前、术后关节稳定性评分及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疼痛评分。关节稳定性评分参照Bigliani肩关节不稳定手术修复后稳定性评分指标,分数越高,代表肩关节稳定性越好。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参照Bankart手术治疗肩关节脱位后Rowe评分系统评分标准,分数越高,代表肩关节活动越好。疼痛评分参照(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标准,分数越高,代表痛感越强。

1.5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1.0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结果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Bigliani肩关节不稳定手术修复后稳定性评分比较

术后回访发现,患者Bigliani总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Rowe肩关节评分比较

术后回访发现,患者Rowe总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患者VAS评分为(6.85±0.25)分,治疗后患者VAS评分为(3.55±0.15)分,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3.讨论

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年人群,且前关节脱位多于后关节脱位。临床采用X线诊断,结果常显示阴性,但其X片可发现以下几点特征:①片内肱骨颈消失或者变小,大小关节影像严重重叠;②肱骨头与肩胛盂未成水平对称形态,一侧出现了偏高或者偏低现象。确诊后,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医生酌情采用手术复位或者手法复位治疗。病情严重且骨内粘连情况较多的患者,均要采用手术措施治疗[2-3]。

表1. 患者治疗前后Bigliani肩关节不稳定手术修复后稳定性评分比较(±s,分)项目 术后(n=50) 术前(n=50) P疼痛 3.31±0.06 2.25±0.91 <0.05活动范围 1.31±0.65 0.31±0.83 <0.05活动水平 1.65±0.71 0.92±0.62 <0.05总分 6.21±0.15 3.95±1.92 <0.05

关节镜手术与常规切开手术相比,有着不可超越的优点:①手术创口较小,降低感染,手术效果更美观,满足了患者爱美心理;②无需切断肩胛下肌腱,缩短了恢复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③术中可以直接使用关节镜鞘远端作为杆撬,直接帮助脱位关节复位,降低患者应激反应;④可直接使用关节镜清理关节疤痕组织,减少其他手术器械介入。传统的手术复位治疗措施多是在肩部前方入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需要全切开肩胛下肌肌腱,延长了手术时间及恢复时间,较大的创伤面也增加了感染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节镜技术成功应用于肩关节复位治疗中。曹远飞[4]介绍了关节镜下治疗肩关节后脱位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与剧烈疼痛等并发症。本院对50例不能通过手法复位的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复位率为100.0%。且术后回访发现,患者Bigliani总评分、Rowe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说明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由此,我们认为在关节镜下直接进行手术,操作技术相对简单,在改善关节稳定性同时避免了肩关节其他部位伤害。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说明关节镜手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减轻患者肩关节疼痛;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关节镜治疗肩关节脱位,治疗效果明确,感染较少,不易复发。术中创口较小,可降低对患者应激反应,减少治疗时间,提高痊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表2. 治疗前后Rowe肩关节评分比较(±s,分)组别 例数(n)Rowe肩关节评分稳定性 活动性 功能 总分术后 50 26.58±2.01 17.25±1.25 22.58±0.85 75.58±1.78术前 50 37.35±1.81 13.58±1.74 13.58±2.01 54.28±2.11

[1] 李奉龙,姜春岩,鲁谊,等.肩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术与切开改良Weaver-Dunn 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7(2):253-257.

[2] 潘昭勋,钟彬,孙超,等.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全关节镜下与切开术式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6):515-520.

[3] 丁超,王敏,熊怀风.关节镜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近期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28-1329.

[4] 曹远飞.全关节镜下双纽扣钢板固定技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37-238.

1006-6586(2017)14-0096-02

R683.4

A

2017-06-06

猜你喜欢
肱骨关节镜肩关节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肩关节手术的神经保护